2005-08-07 01:48:38佛洛依德
點燃 生命之海 + 我的相關論點
先說說題外話
我並不是天生反骨
打大三開始因為家人生病突然的想法,我開始思考生命的權利與義務
(與我厭惡假借教條限制思想的系主任無關,也與無法溝通的宗教制式化,無法解釋之物都歸於上帝無關)
我大三上寫了個劇本,敘述兩個人經由一個特殊的組織重新思考如何正確的為生而死
而這兩個人,一個是對於自己自私的活著感到無意義,活著的選擇太多卻只是在拖累其他人的生命
另一個是對於生命感到很失望,對於生命的不選擇追求著選擇失去生命
兩個人相遇都譏笑對方尋死的理由很可笑...
兩人分別在不同的場景,想像著自己可以依場景的死去(例如:站在橋上,然後就往外一跳,摔成泥,然後現實中出現一個爛番茄掉在地上)
跳下樓的那一秒之間,是一整個蒙太奇的實驗,我其實還滿想說”自殺的人不是想死,只是不知道怎麼為活而活”
當然,我寫劇本的時候,我的用意是點出人都有自由意志的存在,就像是路總是不會限制人在上面走著;而自殺只是不選擇走路,不選擇走路那又怎麼能說活著是痛苦無意義的,”不知生焉知死”
後來被腦殘的老妖婆打壓,在連劇本的沒看過的情況下,變調成諷刺想自殺的人看起來都還滿拔辣的...然後勸導別人不要自殺的話語也會變的滿拔辣的...
被打壓我很不服氣
誰叫我是天主教學校的混學生
我想,把我的劇本跟Alejandro Amenabar的作品比起來,真的是懶覺比雞腿了
我一直覺得,這部片有點像紀錄片的味道.所以這部片不會氾著濫情的味道騙小女生的淚水,倒是騙走了很常常在思考有的沒的問題的我
導演的原始觀點應該是認同生命是種權利,所以選擇失去生命是自由的表現
不過片中出現了很多不同圍繞著主角的不同觀點,而主角也並沒有跟好萊嗚電影一樣選擇了一般人認為的光明道路
但是這部片並不嚴肅,反而時而帶點幽默的台詞,讓人看完電影還回味再三
死亡似乎被敘述的一點也不可怕
這部片重點我想不是在說明自殺的美好
自由的表現在自身選擇生命的權利,而不是別人給予別人期望的生命
劇中的各種觀點其實也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從主角勒蒙不願意坐輪椅來看,坐上輪椅便等於接受這樣[對他而言]不完整的人生
沒錯,可能會有跟他一樣慘的人選擇接受這樣的人生,然後依舊快樂依舊[樂觀]。
而我們不能明白他們如何去定義怎樣才是樂觀,就像我會想說[這樣死了也好]是樂觀的想法,別人卻認為是悲觀的想法
我們健康的人會認為:勒蒙既然活著就不該浪費生命
但對勒蒙來說無法出自自身意識的所有行為,連擁抱都無法做出,那生命便只剩下了軀殼,就像是玩具一樣不能動
勒蒙與神父隔層樓對話那段
我想導演的手法,把觀眾帶向了導演要強調對天主教制式化的詬病
(看的我還滿爽的)
”我不知道你們誰說的是對的,我不知道你的話是不是真的,你說生命屬於上帝不屬於我們...但有件事我非常清楚,你真的很大嘴巴”
強迫別人聽著善惡的區分,這段實在的讓我想到了Clockwork Orange
以同樣類似的遭遇,來要求別人看齊.其實劇中的神父表現了一股自認智慧的優越感,不但以委身拯救愚昧的知識體驗者姿態來說服別人以證明(很抱歉我真的對某部分宗教形象很反感),就像有人會說”葡萄酒不好喝因為我喝過更烈的高粱酒”一樣好笑.
”犧牲生命換來的自由不是自由”
”犧牲自由換來的生命不是生命”
為什麼我會很有感觸呢??
其實我們的生活有時候會跟勒蒙很相似
失去了一般人活著所能享受的許多權利
勒蒙認為活下去只是在延長壽命的過日子,而不是真實的活著
有人認為人沒有目標也能活下去,我不怎麼認同,至少我認為人都需要大大小小可及不可及的目標來支持下一個活著的動作.沒有目標只是逃避現實的藉口,真正會產生選擇放棄活著的原因,我想應該是對目標失去幻想的慾望.
例如說,我今天還是可以說我想當咖啡店老闆,或是說我想做部舞台劇...etc,但當我跳開一歩想,我做這些做什麼??一切的一切,結果都只是為了存在大腦裡的感官情緒變化而已.
一張白紙,可以畫出不同風格的不同主題畫;但是失去主題靈感,白紙與色彩元素似乎也沒有意義.
也許就會有人如劇中人一樣,以健康人之姿說著鼓舞的話.
當然他們說的話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常忘記了我們所說出口的話,並不會像魔法依樣變成實際的動作.
如果硬將個人所謂”光明”的想法植到他人身上,那我們都該像工廠的製品依樣規格化品質.
甚至一般許多人會以權威式的口吻來強迫他人而說是為別人好,就如同劇中勒蒙的哥哥:我直覺便想到了許多家長對子女的管教,責罵子女的用詞被扭曲了,違背父母心意被醜化成人人得以達罰的壞事.把狗關在籠子裡,不管籠子有幾坪大飲食多無缺,只要那隻狗無法自由進出選擇飲食,那他依舊是隻[寵物].
話說到什麼是樂觀??一心尋死是悲觀亦或是無法接受死是悲觀??
我依舊覺得這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如果身旁有人想死,我會要他想清楚,甚至會要他看過這部片想想為何死,進而想想身旁的人為何與他意見分歧;
選擇不死是否還會有很多很多機會??我現在說不出什麼說教的範例,最好提的就是為感情自殺,那是我認為最失去死亡意義的死去.
但若有人說他一生只追求一個真愛,如今這個真愛不愛他了,所以這一生的追求沒了,如果真有人思想狹窄,那是勸也勸不聽的.
為情自殺的人是自己把眼睛閉上不願好好看這世界,與眼睛有問題無法看這世界的人本就不該是一樣的...但是本質上都是看不見這世界,所以這世界的人對死依舊是不好清楚掌握的.
自殺未遂的人似乎也不會被判刑,那是否代表自殺無罪??
像勒蒙那樣連自殺都無法自己實行的人,需要他人的幫忙,是否代表自殺並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因為你自殺一定會麻煩了其他人,一定會讓其他人傷心流淚氣憤
我支持自殺也是個人選擇的自由表現,但誰能保證自己是冷靜分析過嚐試別人的意見後很長很長時間後才決定只剩下自殺這條路是”活著”的呢?
其實電影的最後,似乎就解釋了主要的可能性.有人會選擇反抗,有人會選擇接受,有人會選擇不接受(逃避亦或是超脫)也許Kurt也是不願接受但來不及反抗,也無力無自信去反抗了,所以才選擇了扣下板機了吧~
我並不是天生反骨
打大三開始因為家人生病突然的想法,我開始思考生命的權利與義務
(與我厭惡假借教條限制思想的系主任無關,也與無法溝通的宗教制式化,無法解釋之物都歸於上帝無關)
我大三上寫了個劇本,敘述兩個人經由一個特殊的組織重新思考如何正確的為生而死
而這兩個人,一個是對於自己自私的活著感到無意義,活著的選擇太多卻只是在拖累其他人的生命
另一個是對於生命感到很失望,對於生命的不選擇追求著選擇失去生命
兩個人相遇都譏笑對方尋死的理由很可笑...
兩人分別在不同的場景,想像著自己可以依場景的死去(例如:站在橋上,然後就往外一跳,摔成泥,然後現實中出現一個爛番茄掉在地上)
跳下樓的那一秒之間,是一整個蒙太奇的實驗,我其實還滿想說”自殺的人不是想死,只是不知道怎麼為活而活”
當然,我寫劇本的時候,我的用意是點出人都有自由意志的存在,就像是路總是不會限制人在上面走著;而自殺只是不選擇走路,不選擇走路那又怎麼能說活著是痛苦無意義的,”不知生焉知死”
後來被腦殘的老妖婆打壓,在連劇本的沒看過的情況下,變調成諷刺想自殺的人看起來都還滿拔辣的...然後勸導別人不要自殺的話語也會變的滿拔辣的...
被打壓我很不服氣
誰叫我是天主教學校的混學生
我想,把我的劇本跟Alejandro Amenabar的作品比起來,真的是懶覺比雞腿了
我一直覺得,這部片有點像紀錄片的味道.所以這部片不會氾著濫情的味道騙小女生的淚水,倒是騙走了很常常在思考有的沒的問題的我
導演的原始觀點應該是認同生命是種權利,所以選擇失去生命是自由的表現
不過片中出現了很多不同圍繞著主角的不同觀點,而主角也並沒有跟好萊嗚電影一樣選擇了一般人認為的光明道路
但是這部片並不嚴肅,反而時而帶點幽默的台詞,讓人看完電影還回味再三
死亡似乎被敘述的一點也不可怕
這部片重點我想不是在說明自殺的美好
自由的表現在自身選擇生命的權利,而不是別人給予別人期望的生命
劇中的各種觀點其實也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從主角勒蒙不願意坐輪椅來看,坐上輪椅便等於接受這樣[對他而言]不完整的人生
沒錯,可能會有跟他一樣慘的人選擇接受這樣的人生,然後依舊快樂依舊[樂觀]。
而我們不能明白他們如何去定義怎樣才是樂觀,就像我會想說[這樣死了也好]是樂觀的想法,別人卻認為是悲觀的想法
我們健康的人會認為:勒蒙既然活著就不該浪費生命
但對勒蒙來說無法出自自身意識的所有行為,連擁抱都無法做出,那生命便只剩下了軀殼,就像是玩具一樣不能動
勒蒙與神父隔層樓對話那段
我想導演的手法,把觀眾帶向了導演要強調對天主教制式化的詬病
(看的我還滿爽的)
”我不知道你們誰說的是對的,我不知道你的話是不是真的,你說生命屬於上帝不屬於我們...但有件事我非常清楚,你真的很大嘴巴”
強迫別人聽著善惡的區分,這段實在的讓我想到了Clockwork Orange
以同樣類似的遭遇,來要求別人看齊.其實劇中的神父表現了一股自認智慧的優越感,不但以委身拯救愚昧的知識體驗者姿態來說服別人以證明(很抱歉我真的對某部分宗教形象很反感),就像有人會說”葡萄酒不好喝因為我喝過更烈的高粱酒”一樣好笑.
”犧牲生命換來的自由不是自由”
”犧牲自由換來的生命不是生命”
為什麼我會很有感觸呢??
其實我們的生活有時候會跟勒蒙很相似
失去了一般人活著所能享受的許多權利
勒蒙認為活下去只是在延長壽命的過日子,而不是真實的活著
有人認為人沒有目標也能活下去,我不怎麼認同,至少我認為人都需要大大小小可及不可及的目標來支持下一個活著的動作.沒有目標只是逃避現實的藉口,真正會產生選擇放棄活著的原因,我想應該是對目標失去幻想的慾望.
例如說,我今天還是可以說我想當咖啡店老闆,或是說我想做部舞台劇...etc,但當我跳開一歩想,我做這些做什麼??一切的一切,結果都只是為了存在大腦裡的感官情緒變化而已.
一張白紙,可以畫出不同風格的不同主題畫;但是失去主題靈感,白紙與色彩元素似乎也沒有意義.
也許就會有人如劇中人一樣,以健康人之姿說著鼓舞的話.
當然他們說的話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常忘記了我們所說出口的話,並不會像魔法依樣變成實際的動作.
如果硬將個人所謂”光明”的想法植到他人身上,那我們都該像工廠的製品依樣規格化品質.
甚至一般許多人會以權威式的口吻來強迫他人而說是為別人好,就如同劇中勒蒙的哥哥:我直覺便想到了許多家長對子女的管教,責罵子女的用詞被扭曲了,違背父母心意被醜化成人人得以達罰的壞事.把狗關在籠子裡,不管籠子有幾坪大飲食多無缺,只要那隻狗無法自由進出選擇飲食,那他依舊是隻[寵物].
話說到什麼是樂觀??一心尋死是悲觀亦或是無法接受死是悲觀??
我依舊覺得這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如果身旁有人想死,我會要他想清楚,甚至會要他看過這部片想想為何死,進而想想身旁的人為何與他意見分歧;
選擇不死是否還會有很多很多機會??我現在說不出什麼說教的範例,最好提的就是為感情自殺,那是我認為最失去死亡意義的死去.
但若有人說他一生只追求一個真愛,如今這個真愛不愛他了,所以這一生的追求沒了,如果真有人思想狹窄,那是勸也勸不聽的.
為情自殺的人是自己把眼睛閉上不願好好看這世界,與眼睛有問題無法看這世界的人本就不該是一樣的...但是本質上都是看不見這世界,所以這世界的人對死依舊是不好清楚掌握的.
自殺未遂的人似乎也不會被判刑,那是否代表自殺無罪??
像勒蒙那樣連自殺都無法自己實行的人,需要他人的幫忙,是否代表自殺並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因為你自殺一定會麻煩了其他人,一定會讓其他人傷心流淚氣憤
我支持自殺也是個人選擇的自由表現,但誰能保證自己是冷靜分析過嚐試別人的意見後很長很長時間後才決定只剩下自殺這條路是”活著”的呢?
其實電影的最後,似乎就解釋了主要的可能性.有人會選擇反抗,有人會選擇接受,有人會選擇不接受(逃避亦或是超脫)也許Kurt也是不願接受但來不及反抗,也無力無自信去反抗了,所以才選擇了扣下板機了吧~
上一篇:[絕地再生]就是麥可貝囉...
下一篇:軍火之王 Lord of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