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16 15:11:39貓同學

苦中一點甜

 

不經不覺,原來已經走到一個要顧慮「健康配額」這問題的年齡。一月的時候,動了一個小手術,卻要臥床兩星期,若時光倒流兩年,一星期應已能完全康復。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心中有數,本打算農曆年後看看中醫調理身子,可是當我完成手術後的西藥療程後,口腔內的痱滋尤如「雨後春筍般綻放」,一發不可收拾,走投無路,唯有早投中醫懷抱。

 

總覺得中醫比西醫高明得多,睇中醫,病人可一句話也不說,醫師便能靠把脈這少得不能再少的身體接觸,得知病人的健康狀況;而且中醫診症比較全面,並不如西醫那麼短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下是Doreen女醫師對我的診斷:

醫師:「哇!你個人好熱喎!」

貓:「係呀,我成日都覺得好熱,無端端都會好似飲完紅酒咁慶」

醫師自言自語:「真係好熱喎,點解呢?」

貓:「係啦係啦,點解呢?」

 

醫師:「你個腸胃好唔得喎!」

貓:「係呀,超唔掂,仲成日好多胃氣」

醫師:「更係啦,你條腸都唔識郁嘅。」

貓:「咁大鑊?」

 

醫師:「好濕熱,好濕熱」

貓:「之前睇過嘅中醫師都話我好濕熱,叫我得閒去食吓龜苓膏,飲吓廿四味,其實有無用呢?」

突然,醫師從書叢中找出一份筆記,讓我看龜苓膏及廿四味的藥方。看罷,除了知道它們都是最涼的藥材及有些廿四味其實是由廿八種藥材烹成以外,我對筆記上的藥材依然一無所知,亦猜不到醫師給我看的用意何在。

 

把脈完畢,醫師:「可能你食得太涼,涼親個腎,個腎hold唔住度火,所以d火就谷晒上嚟。你食住四日藥先,睇吓情況點。」

貓:「醫師,有咩唔食得呀?」

醫師:「煎炸嘢、多士、餅乾、朱古力,仲有即溶麥皮/麥片!」

 

醫師說的最後六個字如雷貫耳,零碎的片斷自動在腦海中湊拼出一個大概。去年十一月尾、十二月頭開始,大部份時間都留在公司,不用外出工作。另外,因為腸胃不太好,加上辦公室附近的早餐也吃膩了,所以在超巿買了兩大盒「即溶麥片」,放在辦公室當早餐。到十二月中,「痱滋」及「喉嚨發炎」開始輪流探訪,加上傷風感冒,基本上十二至一月都是藥不離身。現在回想,小手術的元兇也可能是那可惡的「即溶麥片」

 

生病食藥,固然苦澀,但患上有藥可治的病,再加上風趣幽默的中醫師,絕對是苦中一點甜!

 

  

班長 2010-02-17 22:37:53

喂,北京填鴨好鬼熱氣,你明晚食少件啦。
虎年虎虎生威龍精虎猛呀

小玉同學 2010-02-17 10:48:23

哈哈, 我就"醒"呢

見到個牌有 GOD ...

版主回應
無錯,低能係無得醫架! 2010-02-17 13:49:33
阿俊 2010-02-17 01:05:49

幅相的中醫名真係你睇個中醫的真名??

版主回應
更係唔係啦,笨厘!我個女中醫師叫Doreen.... 2010-02-17 09: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