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3 17:46:50凌台大

那些年的回聲 ─為台灣女生留學手記(二)作序

 

 西元2000年,在我拿到公費、即將出國留學的前夕,一位相識多年的學長告訴我:「妳就要出國了,我想送妳一本書,裡面有許多是我從前社團學姐或朋友所寫的故事,希望對妳有幫助。」學長是一個低調、默默關心朋友的人,我感謝地接過了書、迅速看完,心情卻澎湃不已,那本書叫做「台灣女生留學手記」,記述著90年代台灣女生們遠渡重洋,求取知識的點點滴滴。我闔上書,嚮往著未來留學生活的各種可能與際遇,心中有著「有為者、亦若是」的壯志豪情。

 

我沒有想到在出國後,會依循這本書所造就的因緣,加入了北美台灣查某社團,成為幹部,還主辦了2003年的巡迴演講;我也沒想到後來那位送我書的學長,也拿到公費出國唸書,並且與我相戀,成為我的丈夫;我更加沒想到我學成返國、成為大學教師,而我的許多學生們竟也依循著這樣的軌跡,加入台灣查某社團,並籌畫出版「台灣女生留學手記的part II」。

 

「台灣女生留學手記」陪我度過了五年的留學時光,讀書焦慮時,我翻看其中有類似經驗的學姐們的分享,心情難過時,我從裡面得到正面的鼓勵,不論性別議題、家族國族認同,這本書彷彿成了我隻身在外的聖經寶典,在那些我需要的時刻,給我力量。我學成歸國,這本書也隨我返回家鄉,至今仍在我的案頭佇立。因此,當我翻看著這本留學手記的續集初稿時,那些曾經有過的辛酸甜美、刻苦歡樂、自慚驕傲、又再次湧現,蕩漾成聲聲入耳的回音,繞樑不絕,想到離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竟已整整十年過去,光陰如此催人,又想到自己在法學教育及性別議題上總算稍有貢獻與所成,我的學生都已經學成歸國,成為新一代的台灣查某,一時真讓我悲欣交集,難以言喻。

 

續集中,我們看到大量個人化、生活化的經驗書寫,包括自身於異鄉懷孕生產或生病的經驗、面臨朋友的自殺的挫折、讀書的憂鬱要如何減輕、以他者身份在異文化裡的社交活動、對親情愛情的反省等等,相異於首部曲中所著重的學術性、或涉及國族、性別認同等大開大闔的論述。十年來,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的衝突與平衡,後現代女性主義拆解結構的實踐,在這一本續集裡,在在都可以看到不同的身影。相較於第一集的留學女生,以學術圈、教育圈為主,許多女性出國攻讀博士,續集中,體驗外國文化的方式更為多元:留學、讀碩士或博士、遊學、交換學生、長期的壯遊、短期的自助旅行,我們看到各種各樣女性出走的可能。過去女人的行動受到拘束,要出國、且長期居留外國,可能得有個「讀博士」的正當理由,但如今,女性的移動不但被肯定,甚至被讚美,移動能量比過去更強大便利,不再需要以讀博士的理由出國居留,就這個角度觀察,也可謂是一種性別平權的進步。

 

然而,在這樣的進步後面,仍存有許多難解的性別議題,包括跨國人口移動可能造成的問題、包括台灣高等教育中女性教師學者的比例仍然偏低,包括在「經濟大和解」後與中國仍存在的矛盾與衝突,包括同志議題及同志權益,在在都等待著新一代台灣查某的投入。因此,在個人化與後現代的浪潮中,在議題取決與抗爭上,某些程度的團結與一致,恐怕仍是必要的。但無論如何,台灣查某們,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看得更廣,總是一件好事。因此,我對續集以及再續集,都有深深的期待,期待這一本曾陪伴我多年的聖經寶典,一樣成為妳的案頭書,激勵妳的鬥志、安撫妳的心靈、減輕妳的痛楚、分享妳的成就。也趁此機會,感謝那些年來,我的台灣查某的道友們,不論妳們現今在何方,祝福妳們一切都好,喜樂平安。

 

Sophia 2011-01-27 03:08:38

I am working on my dissertation now somewhere in Europe! It's the final stage now. I happen to come across this post, which somehow encourage me to go on and get my degree as soon as possible. Thank you!

reneejen 2010-09-22 22:44:00

謝謝老師的回覆。我會仔細想想的。

凌台大 2010-09-19 14:38:57

出國念LLM需要一個法律學位,因此如果大學不是法律系,當然要唸完科法所才能申請。至於唸完科法所後是否要工作幾年,我覺得工作經驗是很重要也難能可貴的,尤其出國成本這麼高,如果工作一段時間,會比較清楚自己擅長與弱勢,也比較瞭解出國後應該專精在哪一個領域。

工作時間其實無需太長,我覺得科法所畢業能工作一到兩年,然後再出國進修,是相當理想的時間。

以科法所各位的年紀來計算,即便男生當完兵,27歲拿科法所碩士,19歲出國,30歲學成,也是很有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