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浮世繪》,我們都在其中
片名:《紐約浮世繪》 Synecdoche, New York
導演/編劇:Charlie Kaufman
演員:Philip Seymour Hoffman、Catherine Keener、Michelle Williams、Samantha Morton、Dianne Wiest
看完《紐約浮世繪》心情變得很差,忘記電影演到那一段的時候,突然有種透不過氣、心臟快要從喉嚨跳出來的感覺,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觀影情況。 並不是因為電影內容多悲慘沉悶,而是故事隱約透出的慌亂調調就是讓我沒法放鬆,覺得自己快要跟男主角一樣悶死在紐約某處,邊看邊想抱頭跑開。
電影節奏掌控很巧妙,我一直以為劇情時間點固定在男主角中年時期,接下來的發展頂多以一天或一週來區分,但等到台詞出現:「那是一年前的事。」或「大家已經等了17年!」 我才驚覺從片子中段開始,故事速度偷偷加快,這時也方發覺男主角容貌轉變並非疾病,而是基於逐漸年邁。
雖然不知道這樣解讀對不對,個人覺得編導安排時間線快速躍進,同時不令觀眾察覺,其實是想藉此表現人們生活態度的隨意、漫不經心。 即便職業不同(主角為劇作家),很多人和男主角本質相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明知一腳踏入泥沼,仍舊繼續往沼澤深處走去,隨之痛苦煩惱自己到底在幹嘛啊,卻同時把旁人一塊拉下水。 結果生命就在犯錯與懊悔不斷循環中消耗殆盡,天真以為是昨天才發生的事,事實上已經陷在泥濘中個把月毫無自覺。
等到旁人一句:「17年!」才了解多少歲月已然流逝不見。
劇作家表現的比較龜毛瑣碎些,不過類似經驗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我有過,你可能也有過,或許沒有十幾年這麼誇張,但原地踏步總是有過。
此外,劇情以『解構』的方式為重要角色深入剖析,劇作家找山米來扮演他的角色;找譚美演出他助理海瑟…… 當他和海瑟現實生活發生什麼事或有過怎樣對話,不久便由山米與譚美重新排練演出,劇作家則和海瑟站在一旁觀察審視扮演他們的演員之表現,明明是他們兩人真實經歷,劇作家還會針對戲中的「劇作家」角色評論並要求台詞變動。
之後,戲碼越排越擴張,劇作家又找了其他人扮演山米、譚美以及其他圍繞在主角身邊的相關角色,漸漸地,演員們不知道是在做自己還是在演別人,情緒反應對得亂七八糟,我也搞不清楚誰是誰,畫面上看起來有好多海瑟跟山米…… 最後某些角色還被扮演自己的演員吐槽或心理分析,到底孰為真孰為假? 好像連真正活著的人皆比不上虛構的角色扮演。
劇作家或許想藉此表現手法將他生命真實部份搬上舞台,以便讓觀眾充分了解他的想法與創作,然而,他以為自己以創作者身份跳脫現實,站在排戲者背後審視戲碼運作,事實上並沒有完全跳出,他也變成戲的一部份,不是真實世界的導演,而是那齣戲中「扮成導演的演員」。
那麼,我也不是真實世界的觀眾,只是《紐約浮世繪》片中扮演觀眾的小角色罷了。
上一篇:誰是誰不重要,看《熱舞騷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