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3 17:53:35草包族
上海出差自助行_用身體去體驗
上次到過上海,知道上海交通的繁忙和無所顧忌的行車制序;見識了上海地鐵的人潮和爭先恐後的惶恐。短短二天的體驗,認識的只是最粗淺的大陸現況,隱藏在繁華的背後,還有更多更多的生存之道,屬於大陸,屬於上海的生存之道。就像台灣自有台灣的規則和成俗的約定。而這些獨特屬於各別所有,用身體親自去體會,獨自的體會,會感受格外的深刻。
初出茅蘆的駕駛者,行進在上海的街上,結局往往是寸步難行。除了一台台如狼似虎般的各式車輛,始終惡狠狠的找尋一絲絲可以進攻的空隙,就像是在找尋獵物一般,除了等待,他們還試著去製造機會,製造可以攻擊的機會。和當地的司機聊天中提到,靜靜在後面跟車,向來都不是他們的風格,除了威脅式喇叭聲,閃爍的超車燈、左右不斷橫移,企圖超車的挑釁動作,這種種作為都是他們進逼的武器,而且不限於大路小路,車多或是車少。只是坐在後座,都會宛如正在參加一場公路賽車,雖然沒有方格旗,也沒有名次獎勵,但似乎提早五分鐘到達目的地,這就是他們最高的榮耀。上次在上海,沒有見證過任何交通事故的產生,但這次就親眼看到因為爭道而產生的擦撞,我不知道最後會花多久時間解決這一次的糾紛,但肯定不小於五分鐘。積極爭先,多爭取那一秒鐘,一個排隊順位的心態,隨處可見。即使把出入通道阻塞,阻塞通道的計程車不是被要求離開,那似乎是另一件事情,與現況不相干,在當地最佳的作法是逆向行車,只要把車逆向行駛出阻塞區,就解決了這一件事情,這是在法制之下的另一種個案式作法,還是通則?
因為大陸人多,所以主要的大眾運輸,人也會多,無法避免,也無從解決。即使班次的安排其實已經很密集了,但為了搶得先機,只要能先衝進車廂當中,就像是贏得了這一次的戰役,至於在車廂當中的人能不能出來,出不出的來,這從來不是他們所要顧慮的。只是百思不得其解,在地鐵的最終站,車輛已經不可能再往前走,候車的旅客也沒有多到將整個列車塞滿,讓人無法上車,究竟是為了什麼,或是有別的理由,不讓抵達終點站,必須要下車的我們先下車呢?每次搭乘大陸地鐵,一直有很大的壓力存在,用台灣捷運的習慣,自然的等候下車旅客先離開,後面總是施予強大的壓迫感,往前不斷推擠的壓迫感和無聲注視,催促往前的壓迫感。雖然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總是一直奮勇爭先的上海人,唯有在手扶梯上,他們倒是顯得宜然自得。即使有指標指示“左側行進”,但站在左側的人,不動如山依然不動如山,台灣捷運文化的養成,似乎快的嚇人,只是或許因為上海人實在太多,如果落實左側行走,或許危險性比台北高更多,就像達爾文所說的:適者生存,這也是在環境中自然形成的生存之道,並不是人為操作可以輕易改變的。
大陸的夜生活或說上海的夜晚,也是美麗的足以吸引人,但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在台北的夜晚,雖然滿街佈滿裝飾的燈泡,有著濃濃的聖誕味,雖然有著比台灣更壯麗的百貨和飯店,雖然在新天地也不輸香榭大道的氣氛,但我卻在當中找不到屬於我的棲身之所。滿是陪酒小姐充斥的KTV,不時前來搭訕的公關人員,以外國人為主體的PUB,有些貧乏和不知所謂的街頭表演,除了偶爾走進千篇一律的百貨商城,在上海的夜晚,除了用餐之外,竟然找不到一絲絲的樂趣。即使是用餐,也對煎的過老的牛肉,發出連聲的抱怨,或許實在是零度的氣溫,讓我急著想回去找尋溫暖,但其實只要有間書店,能讓我靜靜看書,只要有個夜景街道,能讓我輕輕漫步,這就夠了。要求太多了嗎?
上一篇:大陸出差行_建設
下一篇:上海出差自助行_水都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