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1 13:59:04蔡蟳

萬華愛愛院與淡水施家古厝

  萬華大理街巷內的「愛愛院」早期人們稱呼它為「乞丐療」,那時候的台北仍有不少流浪漢以乞討為生,居於社會底層被視為賤民的這一些人,大家普遍的觀念都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有一位來自淡水任職於總督府殖產局名叫施乾的青年,奉派調查進而產生理解,極富大愛的他後遂辭職變賣家產,往舊名艋舺的萬華建立一所專門收容乞丐,關懷並輔導他們生活技藝的「愛愛寮」。

 

  施乾與他的妻子清水照子和子女們無怨無悔地投入私財收容丐民並清潔敷藥餵食,教育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導各項的謀生技能,讓這些乞丐能早日再投入到社會自立生活。

 

  與創立百餘年愛愛院咫尺之遙台北製糖所」業主的台糖,1997年曾經想把這一荒煙漫草的大片土地出租給西園醫院興建老人療養院。消息經過披露,此除遭到附近居民的大力反對外,又經古蹟專家鑑識被認定為產業的歷史建築,雙管齊下,才有了目前的「糖廍文化園區」。

(相片資料來自新北市圖書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施乾的伯父施坤山對愛愛寮」的籌設,多次免費投入不少木料裨益房舍的興建,記得有次向我岳母提及她的同宗且同業的「木材大王」此一話題,老岳母那時是豎起拇指讚譽。

 

  淡水施家的「崎仔頂施家古厝」位在中正路與重建街交叉口附近重建街舊名九崁街係清嘉慶時期與淡水一水之隔的對岸遭逢天災,許多八里的居民遷來此重建家園而得名。

 

  近年來觀光客每逢假日大批湧入,導致依山傍水的這裡交通大亂動彈不得,自鎮公所時代即構想怎麼拓寬上述此條六號計畫道路。果真如此,勢必得拆毀不少重建街的古民居,好比:街口專賣金香紙的「許順記」、中醫師陳其宗的行醫之處、創作《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歌曲的王昶雄醫師宅、李登輝讀淡水公學校時寄宿之保正張媽振的家、以及淡水僅存三合院的施家古厝。

 

  自「福佑宮」起沿著崎仔頂山脊接城仔口、水碓,不僅是近一、二百年來淡水河岸碼頭往北淡水農村聚落必經之商業街道,且還是淡水僅存十九世紀滬尾商貿榮景的「淡水山城第一街」

 

  十餘年來經過當地居民及志工團體的努力和疾呼,官民仍處於紛爭情況的六號線倒底開不開闢,民宅保不保留,一度陷在僵局之中!雙方的「重建」不知何時才能露出曙光?

 

  令關心人士望斷脖子的六號計畫道路,被擱置停止六年後,新北市政府總算在20198做出決定,將停頓修復的「崎仔頂施家古厝」重啟復工,希望未來能給淡水觀光注入新的亮點

(相片資料來自雅虎奇摩網頁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延伸閱讀

https://aiai.org.tw/?FID=44

臺灣乞丐之父~施乾

https://aiai.org.tw/?FID=16####

施乾與清水照子的深情大愛盡託艋舺

http://tamsui.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6%B7%A1%E6%B0%B4%E5%B4%8E%E4%BB%94%E9%A0%82%E6%96%BD%E5%AE%B6%E5%8F%A4%E5%8E%9D

淡水維基館---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29717063

同志社台灣校友的足跡探訪之旅---2淡水施合發古厝的施金水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