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 13:04:57蔡蟳

同志社許寸金大前輩

  許寸金前輩字慕陶號霽堂雲林北港人赴日考取同志社中學校(S2),後入同志社大學預科,再轉考東京醫科大學。畢業返台後於台南清井醫院新樓醫院服務後往高雄鳳山創立信安堂醫院

 

(全家福照片)

 

  日據時期許前輩因反對皇民化運動,昭和18(32)發生鳳山、東港事件而被捕入獄,臺灣光復他和多名醫師、律師等同志,方才獲釋。後他被選為高雄縣醫師公會副會長、會長多任,縣參議會議員,並參與建立恆春、旗山、鳳山等醫院及各鄉鎮醫療衛生事務,以及多項義務性的公職。許前輩是虔誠的基督徒,熱心侍奉上帝並參與禮拜堂獻建。

 

  許前輩生平極好吟詩,著有慕陶小輯》一、二輯寫有家庭交友醫事、遊記…當然又有他最喜歡的一些詩詞作品。

  

 

  對於應酬交往「詩詞」在那時是一種極佳的載體,從報章、書籍之記載可知,無論日據初期或國府軍來台,政要與本土文人,得以寫下幾段漢詩彼此能夠吟哦幾句,比什麼小白球是來得有用多了。而這一情事個人往台大圖書館的杜聰明資料庫台灣第一博士捐給母校的藏書中獲得印證。文庫裡除他本身所學的醫學等書籍外,詩詞書籍亦收藏不少,方才窺得其中之奧義

 

(《鯤南詩苑》、《台灣詩選》上面一本賈今可編輯林熊祥校閱的《台灣詩選》編輯者親筆題字送給杜聰明的詩選其實林熊祥與杜聰明兩人是兒女親家)

 

  有關許前輩回憶年少時期在京都求學的經歷,由民國48年付梓的第一輯之十三台灣省政府日本醫藥行政考察團47頁提及,他與京大人文科學研究所的上野校友造訪母校同志社:

 

  「同志社自創以來,歷經幾次滄桑,校祖新島 襄先生犯了鎖國之禁,密航美州求學,歸朝即是明治維新初期,在海外對遣外使臣貢獻建樹甚鉅,若就政界,高官顯要易如反掌,但創設私立學校,尤其是在日本佛教發祥地大本營之京都,設立洋教之耶穌學校,故其蒙受打擊迫害之烈,可想而知。余在學之大正末期時代,尚有餘燼未退,生徒聚眾教室增加,但學校夾在前御所(舊皇宮),後勅賜相國寺之間,完全無容伸腳出手之餘地,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強霸東亞,唯我獨尊之時期,自由民主之同志社,則陷入最苦境之中,同志社能維持到今天,實賴於師生之奮鬥精神及上帝之恩寵所致,俟日本戰敗,美軍進駐之時,該屬同志社之黃金時代。但今日來到此地,甚難見其蹤跡,原來同志社雖外援若非淨財亦不盲取,何況借戰勝者美軍之威去擴張學校,乃其所不屑為也…昔時鼾睡在中學校門左側的華族會館,已被本校接收,改作同志社校友會俱樂部,余在此享受茶點與闊別三十年僅存的加藤,柳島兩老師敘談,殊覺無限懷念。」

 

  「二人再往御所,仿學生時代,臥在老松蔭下青草地上,靜觀半空悠悠白雲去來,不知置異身域,回想少年時代,不禁感概繫之。」、「京都乃筆者年青時代僑居五年之地,如今無物不在懷念之中。」

 

  民國55年排印第二輯的「懷雪」篇中,寫著往京都東山若王子祭拜校祖新島 襄,清晨大家手持蠟燭,踏破無痕的晨雪上山,於新島墓前追念遺德並讚美基督的寵惠。另篇「佳城」每逢校祖新島 襄的誕辰、忌日,學生會往創辦人在山上的墓地做祈禱會,無限感懷學生那一時代的生活教育。(若王子山上的同志社共葬墓地,葬著30位早先對同志社建校的功勞者)

 

 (許前輩寫的《清水岩攬勝》「鳳鼻山頭景色優,清遊此日爽吟眸,觀音寺畔停車望,渺渺孤帆眼底收清水巖位於林園區潭頭村鳳山丘陵,整個區域遍佈珊瑚礁奇岩景觀,地底下因為常見自然湧出的泉水,源源不絕,也造就了清水巖「清水」之名,日本時代以來即是高雄八景之一)

  金門勞軍行敘說與同學多年不見的情誼民國五十二年六月醫師團體往金門勞軍無奈日期拖延二日滯留北部餘出兩天時間他遂往新竹拜訪聖經書院以及探望同志社中學校的同窗好友范松炎范氏在新竹地藏王廟對面開設齒科醫院,昔日在京都范氏夫婦與許寸金同賃一處,闊別三十載同學再次相見,又是盛宴招待又是名勝嚮導,懷舊友情多年未散

 

  後來我查了下《校友會便覽》原來許、范兩人是昭和2年同志社中學校畢業的同窗好友說出他校不能敘述的校友故事,寫出他校無法紀錄的校友歷史報導如上。

 

(山上往下遠望可見連接林園與新園的雙園大橋,許前輩的墓園「慕陶臺」即設於清水巖此一山麓。探訪致意過後的我,再詢問一旁唱歌喝茶的一群老人們,居然大家異口同聲都不知道「慕陶臺」葬者為誰?)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1110463

校友的結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