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飾
薄物圓形,帶著缺口的「玦」為耳飾的雛形,下僅在上古的中原出土物中發現,在新石器時代的臺灣卑南文化(台東長濱的沿海山脈,距今約5000至2000年以前)和中古的曲冰文化(南投仁愛鄉萬豐村地區,距今約2000至1000年前)的原住民們,都有佩戴此種耳飾的習俗。材質採用軟玉、或是當地出產的板岩,做成圓形和長方形,素樣或刻紋的耳飾。
(銀鍍金點翠嵌珠寶盒業耳墜)
開始佩戴時,無法將那邊框甚寬的玦塞進,是逐步更換漸大的耳飾,來加大耳孔。耳垂肉具有彈性的厚度,就把玦的缺口給填抵住。東南亞地區的原住民們,目前還留有此種耳飾習俗,男女都有佩戴。至於中國的西南諸省,曾經有過為了防止婦女逃走,遂加重耳環數量的野蠻習俗,後來逐漸失去原本的意義,才普遍成為增添俏麗的裝飾。
不穿耳打洞的耳飾, 則有一種稱作「瑱」的,形制為短粗杆狀,杆上有孔可供系繩。帝王諸侯戴著前述的冕冠時,冕板兩側垂下的彩帶,即是將瑱懸掛在耳孔前,像是個耳塞子,但不直接塞入耳內,只是用來象徵。又稱「充耳」的此種耳飾,帝王用玉諸侯用石,作用是提醒勿聽讒言。
同曲冰文化大略同時期的中原各代,受到西北諸民族的入侵或者交流,遊牧民族特有的耳飾習俗,流行於漢、唐諸代。尤其是遼、金、元代的耳飾,插吊或環扣的耳飾,不僅女子,男子亦都戴耳環,金環或金環上勾吊珍珠寶石的,是豪邁男子的裝飾。
清代的宮廷后妃們,則在耳朵左右戴著三付六個的珍珠耳墜,為目前愛炫耀的酷哥辣妹的耳飾先驅。耳飾由於有嬌媚的裝飾效果,在當時僅次於簪釵,成了眾多女性必備的飾物。
一耳一鉗是姐姐,
一耳二鉗是格格,
一耳三鉗是娘娘,
虔嵌繾綣牽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