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珍珠研發隊的一員---藤田昌世
前文知道,集日本養珠大成的藤田昌世(Masayo Fujita)採用之技術,與見瀨辰平(Tatsuhei Mise)的有幾分相似,以手術將種貝給切開,接著把大粒珠核插入置於內臟部。又拿構成珍珠囊需要之細胞,即外套膜的外側上皮細胞對照實驗確認無誤的藤田按著珍珠成形原理,實用變為可能,業界稱呼此法為「實用細胞小片式」。
因有西川藤吉(Tokichi Nishikawa)和見瀨辰平的專利之故,藤田沒再申請,倒是他與西川的兒子真吉訂立契約,一邊付出高額的專利費用一邊在宿毛灣從事養殖。
藤田生產的珍珠以5mm為主,至於6mm的極少。當時,能賣出這般整齊大顆的真圓珍珠未曾有過,確實震驚了日本珍珠業者被當成一大事件來看。不過,高知宿毛灣剛一萌芽的真圓珍珠,算是告終!
無途的藤田轉往各地養殖場指導,且以「實用細胞小片式」賺取技術費,普及西川的專利。1921年也到御木本的珍珠養殖場進行指導,御木本雖有「全卷式」方法,但與藤田「實用細胞小片式」大顆粒真圓珍珠的產出效率兩相比較,後者確實優異許多。
御木本看藤田擁有不凡的技術想挽留他擔任專職,遭到拒絕,對海水養殖珍珠覺得再也沒啥意思的藤田,決意轉往琵琶湖研發新的淡水珍珠。
「人工既然可以養出珍珠」那麼擁有琵琶湖豐富水源的滋賀人們,對於御木本的成功同樣抱以高度注目,挺自然做著「如果海水可以養,難道淡水不行嗎」類比的思考。當時,前後幾任知事(縣長)不遺餘力也推動著此種事業,御木本雖然派來養殖技師,試圖實現養殖淡水珍珠的夢想,可惜竹籃子撈月一場空。
藤田接受滋賀名士吉田虎之助(曾任村長、國會議員)的邀請來到琵琶湖,從尋找養殖合宜的蚌貝不管是最小的笹葉貝、褶紋冠蚌(烏貝)、背角無齒蚌…自基礎著手進行。
屢遭碰壁的藤田曾一度喪氣的說出:「問題不在蚌貝,恐怕是出在這兒的水質不行!」下過如此結論。
(琵琶湖當地土生土長的”笹葉貝”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可不死心的吉田(時任滋賀縣水產組合長)依舊不放過藤田:「琵琶湖能否產出珍珠,對本地生計有著莫大的關係,假如沒適合的場所,我再給你找更好的地方不就行啦?」然後將草津市志那町自己擁有的平湖,供給藤田無償使用。為報答吉田知遇之恩的藤田拼命努力研究,光僅收集足夠試驗的各類蚌貝,一年得要花上千萬元。藤田失望脫口而出:「真傷腦筋啊!這種無利可圖的事業…」而好些安耐不住的人們嘲笑說出:「褶紋冠蚌、背角無齒蚌哪能養出珍珠來,豈不是在做白日夢嗎?」的風涼話不絕于耳
虎之助反倒安慰藤田:「沒事!錢的事情全交給我好了。」他賣掉祖先留下的大片煙草田,甚至成立”真珠養殖研究會”進行集資推廣,好讓藤田的研發沒有後顧之憂,背水一戰。花費好長時間,他們終於弄懂原來不是水的問題,拿來當培育的蚌貝此才是絕對之關鍵。
1930年冬天平湖上空烏雲密布,蘆葦間的湖水全都給凍成了冰,站在岸邊的藤田忍不住地大叫著:「吉田先生成功啦!」三角帆蚌(池蝶貝)為親貝的淡水珍珠總算開花結果了。琵琶湖的珍珠於二戰後冠名統稱琵琶珍珠,此些「琵琶湖寶石」往印度、中東或歐洲銷售,也曾得到非常不錯的評價。
(滋賀県立琵琶湖文化館內,掛有一幅吉田虎之助「湖魚圖」畫作,知道他與藤田兩人惺惺相惜同為淡水珍珠打拼的故事後,突然對”鯉魚躍龍門”的想法,有著”沒有登龍門的命,就要有鑽狗洞的勁”另一層的見解,看官您說呢?)
業界爾後對藤田尊稱「淡水珍珠之父」真可說是實至名歸。
延伸閱讀:
http://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79440900
養殖珍珠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