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30 10:45:13蔡蟳

南歐與北歐的珠寶故事



    歐洲的珠寶飾品,南歐的義大利和西班牙首飾以顏色豐富華麗著稱,北歐的瑞典、挪威、丹麥、芬蘭這幾個國家,表現多是自然美和機能美的設計居多。

 

  素材來說,前者拿有色寶石與琺瑯工藝呈現熱情洋溢的趣味,後者多用鑽石和貴金屬組合,表現出冷豔的高貴美感為主流。

 

  發揮南歐珠寶首飾特色要屬領導者的拉丁民族,在義大利西北的米蘭附近有個名叫瓦倫扎 (Valenza) 的珠寶城町,這裡集合了許多的首飾業者、珠寶學校、國家級展示場…稱此城町為「珠寶藝術聖地」也毫不為過!業界佼佼者寶格麗的製造大本營即設於瓦倫扎。此地,據說不僅影響著巴黎的珠寶流行趨勢,對於美國的首飾市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大家無不隨著珠寶重鎮瓦倫扎的風向來起舞。

 

(圖片摘錄自網頁:喬治傑生一百多年前設計至今依然長銷的茶壺。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說起拉丁系統,更不得不提及對近代繪畫藝術帶來革命性影響的兩位人物---西班牙的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和法國的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他們都也切入珠寶藝術作品的這塊領域。在此之前,居於支配地位的宮廷文化孕育出相對稱之古典設計和新藝術風格的設計,他們倆人則給此傳統市場帶來莫大的刺激與衝擊。達利的設計尤甚著名,像是羅列兩排的紅寶石,再用珍珠象徵牙齒的嘴巴的作品,以及將鑽石鑲成人們的眼眶,內置時鐘的眼球供作別針之用。許多新穎的設計,以一言蔽之---令人大吃一驚,用一眼視之---讓人瞠乎其後,達利確實擘劃出珠寶業界不同往常的革命性思維。

 

  北歐的珠寶首飾,能夠做到量產再又行銷至世界各地的,想必您我都知道此位丹麥銀器佼佼者的喬治傑生(Georg Jensen),其所設計的銀飾於珠寶世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真可說是一位新銀器的開創性人物。

 

  古時候,人們對於銀要比金來得更加重視。要知道從自然銀提煉分離出純銀的技術,絕對比分離出金子來得困難許多。之後,自中世紀的德國起,以及十六世紀開始一直到發現美國新大陸,大量的銀陸續被開挖出來,此才真正確立了銀的冶煉技術,大量的銀被製成宗教上的燭台等祭典用具,宮廷和貴族世家拿來當作食器的器皿。

 

  如此採用銀所做成的實用品,一般統稱之為銀器(SILVERWARE),擅長製作銀器及銀飾的喬治・傑生年輕時遊歷義、法,他自古典藝術獲得不少的靈感和知識。1904年以本名設立公司,接著從自然造型取得靈感設計出優雅的飾品,像是花朵、昆蟲之類的主題,配以不需要高額資金的琥珀、孔雀石、月長石、蛋白石等平實的寶石,異於當下流行過度講究的新藝術設計,此才將銀為主材料的銀器、銀飾給融入到平常百姓家裡,獲得中流階層廣大的歡迎。



(圖片摘錄自網頁:大阪舉行的 G20剛結束,東道主送給男性來賓的禮物是錫器茶罐,此表面也用黑色銀いぶし銀技法,被煙塵遮蓋表面光澤的Ibushigin的另層語意是指,才華深藏不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他的作品特徵到底有何不同之處?

 

  比如1905年的設計的茶壺,單看鏡面的壺身與線條外觀就很大器,再者,壺蓋上的壺鈕花樣與壺底三短足的獸腳,是給具象之感添加了不少的人間味,冷峻的銀器也變得柔和起來。還有,當您親自體驗該只茶壺時,銀壺厚度帶來的敦實感覺很不一般,自己的動作瞬間跟著也高尚優雅起來了呢!

 

  凹凸不平的銀器先經硫化處理過,後再輕加研磨,可見硫化(可用硫磺燻黑等法)導致銀飾凹處殘留的黑色部分,銀表面處理則也成了他的另一項特徵。而此項黑色銀器「いぶし銀」(Ibushigin)的技法,據說是學自日本當年銷往歐洲的鎧甲、小藥盒、小印盒等銀器,而得到啟發。

 

  位處南北歐中間的瑞士素為手錶王國,但是鐘錶的顧客往往也珠寶的顧客,所以像是伯爵錶之類的珠寶名錶設計人才濟濟,至於開發出世界首只無縫訂婚戒指的MEISTER,始終都是嚮往婚姻之男女的首選,集名錶、珠寶銷售和寶石鑑定權威的古柏林集團馳名世界。另外,像是瑞士珠寶研究院(SSEFSchweizerische Stiftung für Edelsteinforschung),業界年度盛事的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都起到了珠寶業界相互幫襯的作用,無怪乎瑞士的珠寶業的陣容如此之堅強。



(圖片摘錄自網頁:瑞士日內瓦銷售婚戒最是著名的ME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