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袋中國結
昨晚看劉青雲演的《危城》不知思緒怎麼的飄到14年前發生的那場”SARS”世紀大災難。
當時在天津的我目睹了整個小區的情況是,禍從天降朝不保夕,人人自危大難臨頭。遠在台灣的好友千里迢迢寄來口罩,台商偶而的問候或一天幾次的海聊,都是倍感溫馨;但有些聚落不准陌生人等進入,或社會不讓醫院康復的病患出去,人性的光明面人性的黑暗面都有!
當然在那幾個月裡,也有好比不畏軍閥少帥的劉所飾演之楊團長,拚了自己的命一心一意要搶救病患的醫護人員,真可謂的是“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
《情深天津珠寶店》書中女主角的孫心對中國結大外行的情況下,從「造辦處」製作販賣的”香花包”得到靈感,非典時期拿中國結與香草袋”有了香包袋,百毒不利害”的廣招宣傳而大發利市。其實此是天津當地的”津酒”趁著外地所有酒商,因為疫病偃旗息鼓之際,加大力度,擴大版圖,終獲成功的案例改編而成。
在歐洲黑暗時期(大致從西元500年至1000年)他們有所謂的Pomander此一詞,是被用來特別專指散發蒸氣的方法,另一是一束花或加了香料串成的水果,有時也指芳香的花草被裝在一道具裡頭,如編織的麥草袋或織品袋甚至小盒裡。如今則成了香盒或香袋的用詞。
這樣的東西在中世紀,除被做為一種裝身具純粹追求美的事物外,又是一種身分的表徵,特別是重新支配社會、政治基督教之心靈世界,往往是以金屬做成小橘子或西洋梨形狀再填入香料。多數的人們因此想自這多重束縛裡給解脫出來,私下我怎不能帶個屬於自己的有創意的這種東西呢?結果,加入香料的胸針、玫瑰念珠(拉丁語Rosarium、葡萄牙語Rosário,天主教徒對聖母瑪利亞祈禱重複誦經時所用的念珠) …裝飾品的東西被實用品化之後遂開始流行起來。
(圖片網路摘錄)
台灣在端午節掛香包的習俗來自中原,端字的意思為「初」或「開端」夏季剛要蚊蟲瘟疫滋生前,於中國"衛生節"這一天做好消毒工作。小時候在以前清水鄉下每到端午節,記得阿嬤都會買”香馨”(用香料做成實心動物形狀的有公雞、老虎)給孫子們戴,結婚後老婆則將她們家高雄掛艾草、洗艾草水的習俗給帶來,再平常不過的戴香包反而被”她”給消滅了!
噯呀!雖說新例無設也說舊例無滅,在《情深天津珠寶店》小說章節裡運用香草袋與中國結做結合,是反映著「危機即是轉機,待機莫如創機」所以怎麼揉合舊東西添入新用意,無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毛呼龜粿粽紅包隨你送,萬變不離其宗,粽(總)是這樣的呀!
延伸閱讀
http://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26372226
攜香首飾
(圖片網路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