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 2013年大河劇《八重櫻》劇集 報導16---百年老店“一澤帆布”
京都的一澤帆布,對日本流行產業熟悉的人想必並不陌生,他是使用船帆的帆布來製造帆布包,一澤帆布於1905年創業至今,歷經四代已有百餘年。
第一代的一澤喜兵衛,先做過洗衣店、樂團等工作,明治末年開始從事帆布的加工,進入到大正時期,自行車在日本大為流行,一些掛在自行車把手上的道具袋因應而生,第二代的一澤常次郎在此基礎上,將帆布運用到藥店、牛奶店、菸酒店等送貨員需要的袋子,二戰後,商品又擴展到背包、帳篷、甚至各種的水電工、泥水工等職匠用的專業袋子。
第三代的一澤信夫與弟弟一澤恒三郎,碰到日本戰後的神武景氣(前所未見的經濟熱潮)業績大幅成長,一澤信夫的四男喜久夫,又將一澤帆布的標籤給縫在袋子上,有了這樣的新嘗試,使得該店的帆布商品更加有名,1980年三男的信三郎,自朝日新聞離職回到家業的一澤帆布上班,三年後擔任社長。1996年四男喜久夫由於身體狀況上的理由離開公司。
除了以前累積的名氣之外,熟知媒體無遠弗屆力量的信三郎,從1989年起強力推介自家商品,參加各種設計單位主辦的比賽,多次入選設計獎項,一澤帆布的商品於是愈加炙手可熱。
2001年第三代老社長去世,一澤帆布則開始進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的繼承訴訟,長男信太郎、四男喜久夫為一組,與三男信三郎夫婦這一組,大打真假遺書的羅生門事件,將近十年的時間,一澤帆布繼承官司成為日本茶餘飯後的話題。(對繼承官司有興趣的人,請自行上網查看。)
一澤帆布做的帆布袋,原料採用棉、麻混紡這些厚的材料,超群的耐久性再加上實用性高的設計、變化豐富的顏色,無論老少,在他們眼裡都是銘品中的銘品,因此取代大眾風格的名牌包,且也成為自我風格的個人包。
每天的店門未開,店舖外已有人龍般的客人在等待,客人當看到喜歡的商品,都得先牢牢拿在手上再繼續慢慢挑選,因為那擺的吊的都是限量商品,如果稍一猶豫等說回來再決定的話,肯定是“下次請早,以免向偶”!
(信三郎最困難的時候 與他同學的同志社大學校長情義相挺 在2006年新設立的同志社小學校 學生所使用的書包 即選用一澤信三郎製作的帆布書包)
一澤帆布之所以誕生,其實又與前幾篇報導過的“土倉家族”有關連。當初用帆布改作各種包包的發想,據說是京都大學的登山社,拜託該店能否用帆布製作裝牛奶罐的袋子開始。而這位委託人叫做土倉久三,他是土倉庄三郎的孫子、土倉鶴松的兒子,久三在日本的登山探險界非常著名,除了二戰前參加過大興安嶺的探險外,在蒙古也流浪過許久的時間,二戰後,亦參加過庫頁島、不丹 、尼泊爾等地的探險隊。
總之,興趣與需要,久三與第一代的喜兵衛兩人反覆懇談許久,研究登山搬運牛奶罐的帆布袋,必要的堅固耐用,遂啟發了一澤帆布開始做帆布袋的主意。
京都有許多老舖底蘊確實不凡,歷經數代而不墜,細究延續下來的原因不勝枚舉,但最重要的我想是:使命感,插枝法,能創新的這三項。
使命感,我想大家都知道這代表的涵義,即便接下家業這也要能糊口才有所謂的使命感。
插枝法,沒有兒子或兒子不接棒、不成材的,很多是以招贅改姓的方式來延續招牌。在日本,被招贅是項光榮的事情,有才幹有才能的男人才獲青睞雀屏中選。
能創新,百年傳統全新感受,要的是符合潮流、領導潮流,如果材料、工法、用途、宣傳等落後潮流,勢必被淘汰出局無法在古都立足。
接掌父母經營大半輩子的店鋪,延續百年家業,目前在日本也成為了經營學的一種顯學,一些學校因此開設了『次代交棒經營學』『傳統產業革新塾』等這樣的課程,不僅子女要上連父母也要讀,讓他們做足了準備續營一百年。
不然,要是碰到像一澤帆布的例子,是福還是禍?沒那能力才幹,是禍還真的很難躲得過啊!
(同志社創校136年(2011年)的校友返校日上 供校友選購的“我覓雅給”(土產) 即選用校友一澤信三郎提供的校徽花樣限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