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4 09:33:01Captain C

如何讚美孩子


很多親子教養文章上都指出讚美能給予孩子向上的力量,鼓勵孩子繼續前進等等諸多正面的能量;然而,或許也有人聽過,科學報導指出過度讚美或不當讚美,反而會使孩子成為自我中心,或自我膨脹,或自私傲慢。父母對於孩子好的行為應該給予正面回饋,當然也就是口頭上的支持,那麼,如何讚美,或讚賞孩子,技巧和尺度的拿捏就是很重要的議題。同樣地,當孩子做錯的時候,如何給予回饋,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信大家都常聽到父母對小孩說「你好棒喔!」,或「XX好乖!」,但這樣是好的讚賞方式嗎? 如果指出哪個細節,或孩子在完成這件任務時的特點,或孩子某項比較優異的特質等等,也就是舉出細項或重點,而不是籠統地讚美,是比較好的。比方說,才四、五歲的孩子畫了一幅圖畫,興沖沖的給媽媽看,就是想博得媽媽的讚賞,媽媽應該怎麼說才是最有效的讚賞方式呢?「寶貝!你這幅圖畫用的顏色好棒啊!都是你最喜歡的顏色,看起來好可愛!媽媽看了好開心!」這麼說,比「寶貝,你畫的好棒!」來得好,因為讚賞者指出了特質「顏色」,而且孩子從中知道媽媽不是隨便看看,隨口說說,媽媽真的注意到了細節,而且指出這個細節我做得很好,因此孩子就會知道這個細節可能是我的強項,以後會特別留意能發揮的機會。


這種讚賞,有長遠的正向作用。如果只是籠統地帶過一句,「寶貝,你畫得真棒!」孩子當下當然還是很開心,可是幾次以後,可能會發生幾種情形,一是孩子覺得媽媽不是很仔細地看,所以這個讚美的增強效果就遞減了,第二種可能是孩子不知道哪裡做得好,所以原本應該發揮的色彩天分,因為沒有得到增強,反而得不到應有的練習與重視,孩子的天分就這樣得不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第三種可能是,孩子覺得自己畫得很不錯,慢慢地也不在乎練習與否,因為只要拿出成品,都會得到大人的誇讚,原本的讚賞也就失去了意義。最後,也是最不樂見的情形,是孩子因此覺得自己畫得比別人好,媽媽也沒在自己面前誇讚別人的畫,久而久之,就自我膨脹了起來,忽略了求進步的努力。

 

讚賞孩子有幾個細節要留意,一、指出特質,上例已舉出實證。二、如有別的作品,要指出別人的特色,引導孩子留心觀察。觀察的能力是引導孩子自省與改進的動力,同時,也是引導孩子客觀批評的良方。三、如果孩子做得仍有缺失,也應該指出,讓孩子有努力的目標。四、要表達為人父母的情感,如以孩子為傲,看到孩子這麼努力讓媽媽好感動等。很多高成就的西方名人,在講起自己努力過程的時候,都會提到「I want to make my parents proud.」我想讓父母以我為傲,就是因為西方父母不吝於在孩子面前表達自己的情感,當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些小小成就,即便是順利地講完故事,也要說「I’m so proud of you. You told a great story.()讓孩子知道,父母在意她,她的所有表現,父母都看在眼裡。這麼做,以後孩子行事也會以讓父母驕傲為優先考慮。

 

再舉一例,較大的孩子就常有比賽或競爭,如果孩子得了第三名,父母會有甚麼樣的言語回饋呢? 當然,也得看孩子過去的表現與父母的期望。如果這是個得來不易的成績,父母當然要給予讚賞,比方說跑步好了,「寶貝,你真是太棒了!媽咪以你為榮,你一面跑媽咪一面為你加油,跑完了媽咪都哭了」(不要吝於表達情感),「你這次這麼努力練習,媽咪看了好心疼,但是也好開心,因為你真的進步了很多,而且雖然有人超過了你,你也不放棄,還是堅持自己的速度到終點。」(指出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與細節,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如果父母對孩子有更高的期望,也不要馬上說出,在比賽激情過後,比方說幾天後再提出,例如三天過後,吃飯時可以說「爸爸看到跑第二名的,她起跑的姿勢很好,一開始就領先大家很多,所以雖然跑得不很快,也拿到了第二名。」父母提出自己客觀的觀察,而非批評孩子起跑姿勢有問題,能讓孩子觀察到別人的特質,藉此提醒自己,成為日後努力的目標。為什麼不要在比賽結束時提出呢? 因為孩子的成就需要鼓勵,就讓孩子享受一下自己努力的成果與驕傲吧!還有,父母當場提出的話,等於澆熄了孩子的興奮與熱情,反而會讓孩子馬上警覺,父母是否對我的努力或成績不滿意呢?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不會注意到別人的特質,或將此列為日後努力的目標了。

 

讚美孩子,不是隨便說說的。

 

 

 

 

他,從不曾讚美過孩子,只有批評。更別提讚賞我了!

所以,妹妹也是這樣的ACID TONGUE,口中只有負面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