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30 02:59:11.ira

我的『家』





這陣子,PCHOME新聞台社群在吵著留言版字數及留言則數限制的問題,對於每則留言只能限制在1000個字以下,留言版留言數不能超過1000則的規定,我也不贊同。 雖然,理性地來想,PCHOME主機容量有其限制,對於流量的管制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但,留言版就像是這裡每個站台的到訪日記一般,除了有許多訪客與站長間的交流互動外,也包含了一些有用的資訊在裡面,若要砍掉早期的留言,對於苦心經營站台的台長們,真的是很不『人道』的一件事。

但,若PCHOME真的會如此做,也沒辦法反抗,只能想辦法備份舊的留言了。就當做為一種回憶也好,不想看著那些往來的紀錄消逝不見。



於是,我從最近的留言開始,一則一則往回翻,隨著瀏覽的過程,近兩年來經營新聞台的一切,宛如回甘茶湯的滋味,點滴浮現在心裡。



突然看到一則自己在去年二月時的留言:

『元宵節要到了,不知道你們有什麼計畫呢?(當然是先過情人節了,我知道 !),我這兒有一些關於提燈等的故事可寫,可是那些都是跨世代的享樂故事,現在的年輕人能體會得了嗎?……』


想到小時候做燈籠的過程。



***********



小學的生活是我求學生涯裡最難忘及懷念的一段。 很照顧我的老師,好玩有趣的同學,隨隨便便的讀書考試,及多采多姿的課外活動,合起來就是那些快樂甜蜜的童年時光。



從小一還是小二開始,制式化的,每年寒假作業必定會有『燈籠』這一項。做簡單的燈籠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要做一個好看夠炫的燈籠就很困難了,特別是對於一個小學生而言。


我做過幾個燈籠,印象中最特別的是我父母親幫我完成的第一個手工燈籠,一個『家』的燈籠。



那年我因為貪玩,寒假特別懶散,除了快樂過年外,就是玩遍各式鞭炮及一年一度的自製厚紙板火箭,玩瘋的結果是,寒假結束前,必須連幾天趕作業的慘況。 對於從小『聰明的』我來說,一般筆記本的作業是很好解決的,反正只要拼命寫就是了,二十一天的日記可以在一天內掰出來,且這日記還是上面必須要畫圖的那種。不知情的老師在批改時,還會加個紅字:『良,寒假生活很充實!』。
(這『良』可不是我的名字,它是指『優良』的意思。)


寒假最後一天的晚上,在其他紙上功課都趕完後,我看著筆記本上老師交代的最後一項作業:燈籠….,心理開始發愁。 糟啦,什麼色紙都沒有準備,那麼晚了又沒有地方可以買,該怎麼辦才好…..。 小朋友有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法總是找爸媽,我也不例外。 我還記得好像是我母親跟我說,家裡也沒有色紙,『這個油紙可不可以?』,她在廚房的抽屜裡翻出一疊紙出來。 那紙看起來是米白色略顯透明,紙身彷彿還有一絲油光似的,有一點亮亮閃閃。 沒有選擇,好吧,就拿來做吧,用這至少比用報紙好看,這是那時的想法。


我和爸媽先把竹子劈成細條,再將竹條一根根用細鐵線綁起來,成為一間兒童畫裡常見的標準『我的家』模樣,因為這是好做但又不會簡單得太難看的燈籠型。 完成的骨架,正面看起來是正方體上面有個梯形做為屋頂,側面看則是正方體上面加個三角形,簡單講就是個一個小房子的模樣。 骨架做好後,在糊上紙之前,還有一樣重要的事不能忘記,就是在房子骨架內的底部,額外加一個竹橫條,竹條正中央並反釘入一個小的釘子,小小的釘子即可,讓釘子的尖端突出,那是做為將來插上蠟燭的地方 --- 燈籠就是要插上蠟燭才有味道!


完成骨架及蠟燭釘後,小心地將『油紙』一張張糊在骨架上,將這個燈籠的外衣,仔細地披上去,然後一個米白色的『類』房子的燈籠模樣就出現。 這還不算做好,用色筆加上賦予生命的門、窗戶、屋頂等等,又在房子上側竹架的重心旋上細鐵線,鐵線末端綁在竹棒上,一個可以提的手工燈籠才算正式完成。 不過在正式插上蠟燭前,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將燈籠頂正對蠟燭釘的部位剪個適當大小的開口,這是最最關鍵的地方。沒有剪開開口的紙燈籠,就像是沒有開光的佛像一樣,是不能用的。 因為那開口是為了讓蠟燭的熱氣散出,不會『火燒燈』。 (其實,火燒燈是那時候每個小孩手工燈籠的宿命。)




***********




那是第一次自己做的手工紙燈籠。

當我提著這米白色的怪燈籠在家的附近『試燈』的時候,覺得既驕傲又得意。 從巷口走到巷尾,從巷尾走到旁邊的菜園,腳步是慢慢的,但心卻彷彿要飛起來似的,高興極了。


越是簡單直接的快樂,越能讓人一輩子記得。


單薄的蠟燭,透過油亮的紙,暈散出暖暖淺淺的白光。
這光芒雖然微小,但對走在黑暗草地上的一個小小孩子而言,卻是最安全明亮、最怡人溫暖的光芒。









Canon 10D
EF17-40mm F4L
里昂中世紀美術館

上一篇:時間

下一篇: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