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11:51:03福哥

三字經先天解:「三光者 日月星」



三字經先天解: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三才者 天地人」

光是導引與主導,一切萬物皆趨光而向,只有少數是怕光的。光使這個世界更美麗,更有意義。三字經說:宇宙中會發光的有三種日(太陽)、月(月亮)、星(星辰),太陽本身是自性體,自己燃燒發亮,月亮和星星是依附體,依附著太陽的照射,產生反射作用而產生光亮,導引著迷途羔羊。

宇宙中的太陽系是我們居住的星系,萬物人們都居住在地球上,太陽主導引導者一切萬物的生命,沒有太陽的能量,陽光空氣,萬物就不能生生不息,大地就死寂一片,簡單說太陽是生命的泉源,沒有太陽萬物不生。

月亮雖是依附體,本身不會發亮,靠著大陽光的照射,起了反射作用而產生了光亮。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環遶著地球,月亮與地球的引力,使得地球有了潮汐,潮滿潮退,潮汐一進一退及月亮的圓缺,影響著女性的生理,古人把大陽象徵男性或父親,月亮太陰象徵女性或媽媽。

一貫道把太陽象徵著 師尊(火精子),月亮象徵著 師母(水精子),日月合明,為三期應運出世的大道明師,主導引導著眾生離苦得樂,超生了死,永證菩提,護庇眾生懺悔佛前,引領眾生作彌勒
眷屬以證無生。

師尊師母功圓果滿已歸天,但天命永在人間,領命的點傳師及前人輩在世界各國開荒闡道,開創道務,如同星星在黑暗的天空裏,導引著遊子,敢快回家與老 相聚,返回理天。
論語云: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辰就是北斗星,眾星拱遶之。指引著回家的方向。

三光日月星,
四方得明亮,
五湖映光輝,
六畜普興旺。

有一種光卻可照遍宇宙各個角落而沒有障礙,那就是「燈的佛光」。我們常說燈(佛光)普照,可是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呢?那要怪自己的心地不夠清淨光明(妙智慧),想要照見,參與法會,必須把心鏡清淨,淨化三業,入戒定慧。現在我們雖然看不見卻感受得到,卻常蒙燈佛光慈護而不知呢!


備註:

北斗七星是由大熊座的七顆明亮的恆星組成。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常被當作指示方向和認識星座的重要標誌。因為這七顆星較易被觀星者辨認出來,所以成為一個明顯且重要的星群。

北斗七星之名始見於漢代緯書《春秋運斗樞》:「第一天樞,第二天璇,第三天機,第四天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

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斗。」。

北斗七星的中國星名由斗口至斗杓連線順序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前四顆稱「斗魁」,有稱「璇璣」;後三顆稱「斗杓」。現代星名則命名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通過斗口的兩顆星連線,朝斗口方向延長5倍可以找到北極星,這兩顆也稱作「指極星」。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北斗七星,《甘石星經》:「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皇帝坐著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把北斗星斗柄方向的變化作為判斷季節的標誌之一。
古籍《鶡冠子》記載:「斗杓東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古代視北極星為皇帝的象徵,而北斗則是皇帝出巡天下所駕的御輦,一年由春開始,而此時北斗在東,所以帝出乎震,從東方開始巡視,故《易。傳》:「帝出乎震」,震卦在東。

通過北斗七星,我們可以找到許多知名天體。沿天璇、天樞方向,可以找到北極星,沿天權、天樞方向,可以找到五車二,沿天權、天璇方向,可以找到北河二,沿天權、天璣方向,可以找到軒轅十四,沿「勺柄」往外方向,可以找到大角星,沿天璣、天權方向,可以找到織女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說: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一般認為月亮形成於約45億年前,地球出現後的不長時間。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最被普遍認可的解釋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

它的自轉與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正面標記著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間夾雜著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顯目的隕石坑。它是天空中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語言、曆法、藝術和神話等產生重大影響。月球的引力影響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時間延長。月球現在與地球的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而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在日食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