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6 19:27:50福哥

論語-八佾篇-第二章



《論語》-八佾篇-第二章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讀論語心得

魯國三家孟孫、叔孫、季孫在家廟舉行祭祀,典禮最後撤除祭品時,歌頌起雍詩,這是違背禮教的規範,人類的生存在生活中,依循著「禮」教的規範而有序不亂。孔子感慨地說:「雍詩中說:『祭祀時,站在天子身旁,有輔助的諸侯、卿大夫們。天子的威儀恭敬肅穆,是多麼的美好呀!』」像這樣的詩,為何會出現在三家的廟堂呢?」

「八佾」是天子舉行祭祀時的禮樂,而季氏只是魯國的一個大 夫,他在祭祀時,不用合乎自己身份的禮樂儀軌,卻僭禮用天子 祭祀的八佾舞樂,所以孔老夫子才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句話,古人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對季氏這樣的做法,如果能夠容忍,還有什麼不能容忍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像這種僭禮的事,別人都不敢做,也不忍心做,季氏居然做了,而且心裡不會覺得慚愧,那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不管是那一種,我們可以從自己所相應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任何人的行為, 一定要合乎「禮」的原則。所以孔老夫子對季氏僭禮的這件事,深深嘆息,同時也是在教誡弟子們。

三家就是魯國大夫--孟孫、叔孫、季孫;「雍」是《詩經》的篇名,是天子在祭祀祖先最後要撤祭品時歌頌的詩句,而現在三家大夫也在家祭的最後如此唱頌。「相維辟公,天子穆穆」,這是雍詩上說:「天子在祭祠時,諸侯來助祭,儀容莊嚴肅穆。」原本是天子在祭祀的場合下才歌頌雍詩,而現在三家竟然在自己的家堂上唱雍詩,不僅是僭禮而且狂妄。

本章撤饌時,所唱的雍詩,正是讚嘆天子莊嚴祭祀的辭句!周朝的國勢已漸漸地衰頹,魯國三家孟孫、叔孫、季孫在家廟舉行祭祀,典禮最後撤除祭品時,歌頌起原本是天子在祭祀的場合下才歌頌《詩經》的雍詩,不僅是無知而且擺明是僭禮,目無法紀外,亦是自抬身份的傲慢行為。孔子感慨地說:「雍詩中說:『祭祀時,站在天子身旁,有輔助的諸侯、卿大夫們。天子的威儀恭敬肅穆,是多麼的美好呀!』」像這樣的詩,為何會出現在三家的廟堂呢?」

編輯心得結論分享

儒家是一全面性的哲學體系,不但論述了人與動物,也說明了人的價值、道德價值的根源、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等等。儒學有強烈的內部一貫性,是可以運用一貫之道來回應一切問題的學說“因此,人與動物的關係不可能抽離孔孟論說道德的的禮門義路的根源,和人之為人的價值所在。而且正是通過孔孟對人之為人的價值和仁的定位,我們才能夠明確掌握儒家對人畜動物的價值分判與定位。

我們求道時要立十條大愿一. 誠心抱守。二. 實心修煉(懺悔)。三. 不虛心假意。四. 不退縮不前。五. 不欺師滅祖。六. 不藐視前人。七. 遵守佛規。 八. 不洩露天機。九. 不匿道不現。十. 量力而為。

是因為立了這十條大愿,才傳給我們萬古不輕傳的大道。現在我們得道了,立了愿,這個愿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照這去做,就是了我們的使命,這個愿就是我們的責任。不可背愿僭禮,不欺師滅祖,藐視前人,自主門戶。

循[禮]為修辦道之儀則。

  朱子曰:「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中原幾千年來,被稱為禮義之邦,就是人人守禮。但隨著時代變遷,歐風美雨侵蝕了中原的傳統道德觀念,禮節已逐漸受人忽視,道場就是要維護傳統,故此禮不可廢,大小禮節也分別在不同禮典下應用,而我們也因此更認識周公制禮,古聖崇禮之原因。

  師尊慈悲:「先王之道,以正心修身為本;聖人之教,以禮門義路為先。禮之為用,關係至為重大,故古人冠諸四維之首。」聖人用禮約束身心,孔聖曰克己復禮,就是防非止惡,國無禮刞亂賊起而亡其國;身無禮則情欲勝而喪其身。看今日社會動亂,人慾橫流,就是最好明証。

  常行之禮可分為:

  (一)禮儀—禮之大也。聖人本人性而作經禮,其經常不易之文。用於整體行動,例如國家典禮。道場上所有大小典禮也是,其中講求整體合作性,如獻供、請壇者均是。

  (二)威儀—禮之小也。週旋進退之節。屬於個人行為,如進退、升降、俯仰、揖讓等。聖言君子不重則不威是也。

道場中因各負責任不同,而規則亦可分為下列四種。

  1. 點師之規則:作為點師應團結一致,為公益,去成見,讒言不入,巖牆不立,鞏固基礎而立萬八之基業。更應熟習禮節佛規,否則己亦不明,何以教人。一言一動,一行一止,均為人所注意,思此更應謹慎小心,時加警惕。

  2. 壇主之規則:作為壇主應以敬天禮神,尊師重道,恭敬前人為準繩,首先以身作則,以為道親之表率。應明白天理人情,公私分清、先後之節、應循步驟、各當知悉,庶不受人所愚,己亦免增愆過。而壇主乃一壇之主,對於內外一切,招待道親等等,均須負責,作個標杆以啟後人。

  3. 引保之規則:身家清白,品行端正,方可引其入道;須保得其真道,并非左道旁門,誆騙錢財。

  4. 道親之規則: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抱守五倫八德。道親對聽講經訓規則、乾坤道親到佛堂規則、勸道行功規則等皆應明瞭。

  除以上四點規則以外,同修於回到佛堂的時候,更有下列禮節需要遵從和認識:

  ※燒香叩頭禮、※參駕辭駕禮、※謝恩禮、※接駕送駕禮、※大典暨年節禮、※紀念禮※獻供、請壇禮、※辦道禮、※婚喪禮……等都是我們需要循行並深入了解的禮節。

  佛規禮節雖是束縛,卻也是雕塑,造就每一個人的上乘佛法,一定要嚴格遵守,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將之表現得宜,才是道的顯露與實踐。而佛規禮節,莊嚴道場,護法道場,不可不遵。但城都鄉市環境不同,儀式祭品,難使劃一,必須因人以施用,因地而制宜。故此師尊遵 皇申慈諭修訂佛規,也僅以「暫訂佛規」為名,修道者貴乎誠心,不以形式拘人,一切不過取其至誠無息,念念不忘而已。故聖言:「無誠無敬,不能回應天之尊嚴。」大道雖然寶貴,但卻是無形無象,要我們一班學道者以身示道,方能彰顯,故此,我們在行持佛規禮節之時,並不可以單憑身行,必須要有一顆誠敬之心,才能配合道之尊貴。

(悄悄話) 2017-01-11 14: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