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佛院遊記-第一回:無影山前頒諭旨 申賜天音遊佛院。之4
三畏遵守五德行 天喚有緣速收情
主宰勿亂養本性 考磨無動觀明燈 吾乃
三天主考 茂田師兄 隨侍
備註:
三天主考
三天主考:三天者,指理氣象三天;主者,指主理;考者,指考魔,乃吾人歷劫所作諸業而成之魔障,應緣而發,而上天則因應吾人之發心,作了如是巧妙之安排,藉考題而助吾人了愿了業也;全意乃指主理理氣象三天之考試官。 考試院長:乃 院長大人之佛號;考試者,指國家試驗人才;全意乃言 院長大人乃藉考試而指導吾人於學道修行中,令性心身得以正常且健康而成長也。
為何真道尚且有考?真道逆行,順行成鬼,逆行成仙。古云:「修道如同上高杆,下來容易上去難。」活佛云:「大法大隱有大顯,真道真考見真心。」語云:「玉不琢,不成器,金不煉,不值錢。」道家講文烹武煉,儒家講切磋琢磨,考者考驗其志而已。孔子厄於陳蔡,曰:「不登高山,不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泉,不知沉溺之患,不臨大海,不知風波之患;芝蘭生於幽林,不因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困窮而敗節。」既解於厄,孔子顧二三子曰:「陳蔡之間,丘之幸也,二三子皆幸也。」當知刺激乃發奮之始,成之者,豈不在斯乎!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考者,上天之成全也;比喻省府之甄別縣長,投考者,限之以資格,不得任何人皆能投考。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佛緣深厚之人,上天考之,苟非其人,豈皆能成天考耶!
上天借人、物、事等各種因緣來考驗也。〔佛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一切皆眾因緣和合而成,眾因緣分散而毀,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是也,故明因方可了緣者也。〕
其試題有:內考、外考、氣考、奇考、順考、逆考、顛倒考、道考等。〔此乃言考之範圍內容〕
考驗乃給吾人:分真偽、消冤孽、化稟性、增定力、開智慧、定品蓮;由此可知考驗即成全,實使吾人增益其所不能也。〔此乃言考之成效〕
故吾人應要知考、備考、避考、被考、化考。〔此乃言應考之方法。〕
化考必遵循三畏九思
畏三畏 思九思 言行相顧
遵三省 守四勿 方是賢真
遵訓行 登聖域 極樂長享
不遵守 任己意 地獄安身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畏天命,天理之使命,遵天運。諸佛菩薩、聖賢、仙真,降世領命渡化世人,修道君子必須敬畏,尊敬其天命,因,故大德必受命,大德者博愛之心,如悲心與慈心的大德前賢,因遵循天理,荷擔天命,修道君子必敬重遵循之。
畏大人,大人者,人得一,是明心見性的人,有浩然正氣,有志向愿力的人,犧牲奉獻的人,大人之行都是天命的實踐者,值得我們敬重遵循之。
畏聖人之言,聖人之言「真理」也,「正法」也,聖人所說的話、經典,都是真理,有聖人之身教和聖人之言教,修道君子必敬重遵循之。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九思,有一定的程式,不能顛倒。茲先列表,講明動作次第,然後九思的意義便容易明白。
修道君子待人接物,開頭即有物件,這是第一步,名為「對境」。怎麼知道有這對象,即由視聽而知。眼看對方的形象,耳聽對方的聲音,皆是對境。視聽確實,則第二步即是「表態」。態是態度,包括面部顏色與容貌而言。顏色有青黃赤白黑,如羞恥則面紅,怒則面色發青。容貌屬於肌肉動態,如笑則解頤,怒則張目等。表態就是表現自己的顏色容貌等態度,君子必須自省。然後第三步就是「出動」辦事。動是動作,不外言事二者。言是言語,事是行為。事情辦完之後,有無過失,必須預防,所以最後是「防非」。這是九思最後的三條,疑、忿、得。疑而不決,來自愚癡,忿恨來自瞋心,得來自貪心。這三條都是過失,必須防範。
君子是求學的人,九思的思字,說文作睿字講,引尚書洪范:「思曰睿」。
依六書總要,則作「念、慮、繹理」講。即依心念,經過考慮,抽繹出合理者,就叫做思。
依內典百法明門論所講的「作意、觸、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則知「思」在「想」後,思的意義就是「令心造作」。
禮記中庸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經過思辨,始能正確實行。足見思字非常重要,所以求學的君子必須有九思。
視思明,聽思聰:君子面對外境時,要思慮自己的眼是否看得明白,耳是否聽得清楚,視聽皆不能錯誤。例如孔子在衛國擊磬,有人一聽,即知孔子的心理,這就是耳聰。
色思溫,貌思恭:君子與人相見,要思慮自己的臉色必須溫和,容貌必須謙恭。
中庸引毛詩大雅皇矣篇:「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這就是講溫和之道。又如貌思恭,朋友見面,可以有笑容,如見長輩,必須肅敬,笑則失禮。依禮,長輩可以笑容接待晚輩,晚輩則不可以笑容對長輩。長輩見晚輩,應該低頭看,是「俯而親之」之義,晚輩見長輩,應該仰面看,是「仰而敬之」之義。
言思忠,事思敬:君子與人接洽事務,應當思慮自己所說的話必須忠實,又須思慮辦事必須認真。敬與恭不同,恭從心,誠於中,形於外,敬字在此處講,就是辦事毫不苟且,應該辦到十分,就須辦到十分,差一分就不算敬。
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三者是防非,事情辦完以後,自己反省,往往有不少過失。防非就是防範過失。事有疑惑,自己不能解決,必須問人,不問便是永遠愚癡。事有忿怒時,必須忍耐,不能對人發怒,否則對方懷恨在心,後來必有患難。無論財物名位,來歸於我,都叫做得。見得當思是否合乎義理,合則接受,不合則不接受。思問、思難、思義,可以防治貪瞋癡。
五德行:仁.義.禮.智.信
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道德的依據
儒家的五常,就是道德的依據、人性的根本。五常的五者:「仁、義、禮、智、信」。常者:「經常、平常、日常,萬年不滅,千古不變」的意思。五常在中國有五千年歷史,自周公治理作樂以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均能奉行倫理道德而不踰矩,使百姓安和樂利,國泰民安,都是以此「仁、義、禮、智、信」五常為體,正確落實去實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本,偉大道德的規範。由此可見,五常對人們有多麼重要啊!
「仁、義、禮、智、信」五常,是人類的智慧寶典,都是人人與生俱來的「本質內涵」。人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能夠頭頂著天、腳立著地,是因為具備五常、人倫。如果每個人都以五常為規範,為應該有的「本質內涵」,那麼做出來的行為也會中庸、中道、不偏不倚。
倫理道德,是目前社會上都在談論的話題。但僅止於此,大家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形容、去闡述道德的本質內涵,甚至於怎麼去執行道德?怎麼去修正德性?似乎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我們拿出一個比喻:這就好像一粒橘子,如何看出橘子的內容呢?橘子是有本質內涵的,我們看到是的外表是橘子皮,要將橘子皮剝開才能看到橘子瓣。看到橘子瓣(本質),還要將它再撥開一瓣一瓣的放到口中,吃下去、咬出味道來,才能嘗到甜美的汁(內涵)。若要形容它的味道,非得親自品嚐,親自體悟這種感覺,若要說出來這味道,只有自己才體會的到。而且每個人感覺不同。
道德就像是大眾所談論的橘子。道德的本質「仁、義、禮、智、信」就像似橘子,也要將橘子皮剝開才能看到橘子瓣。再者將道德的本質「仁、義、禮、智、信」剝開,一瓣一瓣去咀嚼與品味五常的內涵,落實,去實踐、去瞭解。也非得親自品嚐,親自體悟這種感覺,一瓣一瓣去咀嚼與品味五常的內涵,若要說出來這味道,只有自己才體會的到。而且每個人感覺也是不同。但是一切拿捏全憑藉良心,憑藉著如何開發啟端,憑藉安宅的學習,憑藉如何將尊重放置在心上,這幾項就是五德行的基本功夫。
玉的美要經過「切、磋、琢、磨」的複雜匠工,才能煥發玉的潤澤。所以文雅的君子就像經過仔細地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樣,要經過一定的道德規範和氣度的洗禮,才可以獲得的文質彬彬、舉止高雅。這就像獲取美玉一樣,需要有一番磨礪的功夫。這樣玉器又成為君子修養、磨煉品性的象徵。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透過「做中學、學中悟」,去察覺這個感覺及體悟。若要說出來這「本質內涵」的味道,只有自己才體會的到。而且每個人感覺不同,察覺的快、慢不同,但是只要願意去學習、去改變,那麼肯定會成功的獲得受人敬重的德性,獲得融洽的人際關係,進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促大同於世間,待 彌勒尊佛下生,開龍華以證果。
結論:
三畏九思能做全,化考成道回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