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12:22:29福哥

菩薩隨所化類而為說法,為利眾生而取淨土:

 
 菩薩隨所化類而為說法,為利眾生而取淨土:

菩薩道者,自度而復度他。行者應深觀緣起,了解眾生之所病,隨其根基與所想,而善為引導-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以度之。淨土者源自心中,心境寬大,所度眾生益廣,所成就淨土亦大。菩薩成就淨土首先需發心成就眾生,隨其一切功德淨與心淨,則可莊嚴成就淨土。

維摩詰經:

※ 經曰: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菩薩為度眾生取佛淨土,所以成就眾生則有佛土。佛土清淨是由於菩薩自心清淨。自心清淨令一切眾生自心清淨,所以說法清淨。說法清淨自然智慧清淨,所以說法淨則智慧淨。智慧為用,其心為體,所以智慧淨則心淨。心淨,一心生萬法,國土就是一心,所以心淨則一切功德清淨。這就歸結到菩薩欲淨佛土當淨其心。其心淨者,則國土淨,所以這是「心淨則佛土淨」。

※ 經曰:「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眾生之類」,略說有六道,廣說有九道。再廣說有十二類。六道沒把眾生包括盡,六道裏頭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有一種眾生沒有包括,中陰沒有包括。六道裏頭沒有中陰吧!所以括生不盡,才說四生。中陰是什麼生?化生,所以四生包括眾生。「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為什麼原因呢?菩薩隨所化眾生,所化的眾生多少、難易,所化眾生易調、難調而取佛土。他化眾生是信、願、行,所以取淨土。若所調眾生難調,安住於貪瞋癡煩惱,所以濁惡國土。

「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調伏」,易調伏的取淨土,難調伏的取穢土,五濁惡世、娑婆世界的眾生難調難伏,剛強難調。其餘國土,比如彌勒國淨土的眾生福報大,人壽八萬歲,那個時候眾生根機善。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有的眾生以何種的佛土入佛智慧,入於佛的智慧並不只是說法。娑婆世界的彌勒佛國土眾生在音聞,娑婆在音聞嘛!所以說法。有的國土不是,以光令眾生入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的國土,這個經上說,以香飯。總說起來,色、聲、香、味、觸、法,皆可令眾生入佛智慧。所以隨他眾生不同而取國土。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隨順眾生以什麼國土起菩薩根。菩薩根是什麼?六度,廣說是六度萬行,菩薩以眾生為主取佛土。我們看到經文就知道,「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一直到「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這是總說。以下「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這是別說,分別說。「所以者何」,這是明其原因,為什麼要這樣?「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這是說出總原因。菩薩取淨佛國土是為了饒益眾生,不為饒益眾生,不能稱為無上佛道。

所以大家記住,你修什麼法門都好,要饒益眾生,勸人為善。菩薩有微塵許善思與眾生共,那是發無上菩提心。如果離開這個原則,不為發無上菩提心。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這是以譬喻明其原因。好比說有人要蓋房子,在地上建,空中不能建。菩薩成佛以眾生為根,因為佛的無上菩提,根是眾生,大悲為主,好比空中不能蓋房子。所以有人問文殊師利菩薩,為什麼眾生是成佛之根?文殊師利菩薩說,譬如蓮華生於污泥,在水泥地上它不生啊!不要看眾生為惡,他是成佛之根。

今大道普渡饒益諸眾生,實現彌勒淨土於人間,人人皆有一菩提心,白陽的「菩薩行」在於在家出家,在塵離塵的入世功夫而有出世精神,普渡眾生建立自心淨土,而己達達人,其成就在於普度眾生皆入淨土,進而自性自度,皆入涅槃(不生不滅)。

自心清淨在於→格致誠正;

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在於→修齊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