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7 20:59:43福哥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十牛圖-(4)迴首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

  十牛圖-(4)

      日久功深始轉頭
      顛狂心力漸調柔
      山童未肯全相許
      猶把芒繩且繫留


迴首者,時時反省慎思,迴觀來時路(心源處.起心動念處,持之一慎,保任此念),若不迴首,如何出塵?其悟後再迷者,蓋緣渾忘本來真心(原心),昧卻初因(起念)之過耳。「迴首」喻人已改惡向善,但未臻至善,仍須要加以克己,精進不懈,勿以再防誤入歧途。

回頭是岸,覺是岸,回頭始覺本來真。牛既受制已久,調馴功深,便開始回頭認真性。當然,回心認性也經歷了由勉強轉頭到自然回頭返本的過程。但過程須自知懺改,即是回首。換句話說,心由勉強向善而進至於自然歸本於中。然而,此時心主(山童)仍然不能完全相信相許,放鬆警惕,因為顛狂之妄意,雖已調和柔順,可是長時間的習染不可能一下子蕩除乾淨,時時都有逾越的危險,因此克制的功夫、防閑的工具斷不可去,還需把〝佛規戒律〞這條芒繩系在牛的鼻子(心意識)上。

總之!這個牛(心意識),心猿意馬不亂跑,心總歸一了。 平常那個亂跑的心意識柔軟下來了,不在任性了。本來這個放牛的孩子(持戒修持者)站在牛旁邊的,第六意識轉化為妙觀察智,能分別明暸了,不過拉牛的繩子還要留著拉住,要誠心保守著,是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有一首對聯說:「問一聲,汝今何處去?望三思,何日君再來!」其橫批即「回頭是岸」;能夠懂得「回頭是岸」,還怕沒有「轉身」的餘地嗎?

分享:是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徐自民講述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鄭康成注:「道,猶道路也。出入動作由之。離之惡乎從也。」道,猶如道路,行路的人必須在路上行走,方能走到目的地。須臾,是最短的時間。脩道的人縱然在最短暫的時間,甚至在一剎那之間,也不能離開道。若一離開,何能從修率性之道。故云:「可離非道也。」這是以道路比喻脩道的「道」。
其實,修道是指率性而言,性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無處而不是性。由此可知,「不可離」是指不可離開自有的本性。本性無時無處而不在。何處可離開耶。如果說,可以離開道,那就是不覺有本性的無道之人,就是生死不得了的凡夫。所以,「不可離」是教凡夫眾生覺悟本性無處可離之理。一旦覺悟此理,則了生死,成聖人,便能深信不疑,便能率性脩道,自行化他。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戒,是警戒。慎,是謹慎。由於了解道不可離的道理,學中庸之道的君子,在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要戒慎恐懼。如在無人之處,只要起一念損人利己之心,甚至動一妄念,雖然沒有人看見聽見,但鬼神能睹能聞。縱然鬼神亦不睹不聞,但每起一念,都是歷歷在心,無論惡念妄念,都將自有的心性污染,不能率性脩道。所以真正的戒慎恐懼,不在他人,不在鬼神,而在維護自心,不致污染。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莫見的「見」字通「現」。前說要戒慎恐懼不睹不聞,此處加以解釋。愈是隱密的地方,愈易為人發現,愈是幽微之處,愈是顯明之處。學中庸的君子,了解此理,所以要「慎其獨也。」一人獨處的時候要特別謹慎。
梁朝劉勰《新論》曾說:「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愧衾。」本性無所不在,自己獨處時,起任何念頭,他人不知,本性無所不知,因此必須觀察自己的念頭。
〈大學〉云:「格物致知」,就是觀自己的念頭。格物的「格」字當「至」字講,「物」字,雪廬老人說,就是「念頭」。一般人起念頭即是妄念,中庸學者在獨處時,一起妄念,立刻覺知,立即打消妄念。妄念打消,便是與道相合的誠心出現。慎獨,慎到出現誠心,修道的工夫就出來了。我們無論自己修行或勸人修行,都要把握一箇「誠」字。愈慎獨,愈能令自己誠實。「誠者天之道也」,誠乃天然之道。「誠則明」,「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過去未來之事皆能了解。因為至誠,自然心中就明了。有慎獨的工夫,不欺人,不自欺,這是學中庸的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