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3 19:27:23福哥

道德經 知見章第四十七

 
《道德經》心得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無為而成。

  1. 出戶,知天下:
      有道的人,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從易的理則,在天文及因果中去瞭解天下大事。
  2. 不窺牖,見天道:
      窺,小視也,為從隱密處或孔隙中偷看。牖,窗戶也。
      就是不必從窗戶向外偷窺,也能從自身或周圍環境,見識到大自然所想表達的道理。
     
  3.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彌,更加也。
      越是往外跑,越容易身陷於塵勞之中,所看到的往往都是表象,所獲的真知反而更少。
     
  4. 不行而知:
      其實道在自身,自身隱藏無盡的智慧,若能從自己探索起,也能知曉事理。
     
  5. 不見而名:
      名,稱號也,稱謂也,引伸為概念的稱號。
      就是不需要親眼看見,也能從名稱之中,瞭解所想要表達的概念。

讀經心得:

不出戶,知天下。其字意的意思「不出大門戶,亦可知天下事」,而其實義則為,明道的聖人由其性真自足,智周萬物,無幽不鑒,故天下雖大,不出戶亦能了知萬事萬物的原理、原則,所謂「一理散萬殊,萬殊歸一理」,「一理通,萬理徹」。蓋出戶而能知的知識,是一般常識,而欲達真知者,須知之於理,因理通四方。

不窺牖見天道。牖:窗戶。天道:宇宙至高之真理。凡達乎真見者不在於窺牖,因為能由窗戶看到世界,畢竟渺小的很,畢竟天道之理至妙,豈能可見而見之,蓋達至真見之境界者,見之於性,通於一,萬事了然,故不必由窗戶便能了知天道之微妙,乃見之性。

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又舉了孔老夫子另外所說的:「人若一竅通,則不死者,壽在神也。」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說:「能得明師一指打開這個生死門戶,即能超越生死之輪迴,並得到無量壽」,因此他的意思就是說孔老夫子在暗指若能打開玄關竅之門是非常尊貴的。
《呂氏春秋》所說的:「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

道是無所不在的,只要自己的悟性高,根本不需要出門戶即能知道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不需要開窗戶去觀天,就能知道天道體用運行之巧妙,孔子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達乎天地。」家庭本身就是一處大道場,夫妻之間有相處之道,父子或母女之間也有相處之道,婆媳或翁婿之間也有相處之道,但是千萬不要誤以為夫妻相處之道、婆媳相處之道、父子相處之道、母女相處之道或翁婿相處之道是各有不同的道啊!事實上道是宇宙間唯一的真理,

本章的開宗明義,提出了「知」、「見」的問題,老子所強調的是「真知」卓見出自於「性分」,而世人所強調的則是「見知識」,前者永恆,後者變幻不實,如愛迪生、瓦特等稱之曰發明家,而永遠不若耶穌、孔子等尊為聖人,這因其所利者只限於生活上之便利,並未達到人類精神之故。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那麼若想知見此無中之道理,當然要在無中求知見了。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彌:愈也。本句之大意同「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蓋世俗之人,沉瞑利益,向外馳求,以致利令智昏,故去性日遠,情塵日厚,故心愈不明。

「道在邇,而求諸遠」,是凡夫的病,法華經譬喻品中即有此類的故事:說有位乞丐到了富家乞討,富家見其相貌獨特,給予一番酒食招待,不料卻酒醉不醒,富翁送他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置之於其所穿破棉襖的口袋中,希望其酒醒後,能以此為資,做點生意,以替代目前的乞討生涯,想不到三年後,乞丐仍以衣衫襤褸之裝出現於富翁家門前,富翁詫異!問那顆明珠何在?如有那顆明珠換錢,不該會再過乞討生活才對啊!乞丐方從破棉襖中找出那顆已帶在身上不自知的珍珠,從此,生活便有很大的改善。這故事告訴我們人人均有天賦的「明珠自性」一顆,卻不知珍惜,偏偏貪看天上月,而終失卻了掌上明珠。此與本章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的道理是相通的,因為道在本身,而向外求者,是越求越遠,理本於心而向外觀者是越觀越昧,能悟於此,則大人之能事畢矣。更何況一身何捨天下事,一心可探天道精微,若身事端正,天下自然安靜,心體靈明,天理自然顯著,國之治亂,以及天下之泰否,其關鍵皆依心性作根由,又天下事雖有千頭萬緒,然其匯集處究是一理,故一以貫之者理也。天下物雖千類萬別,然其根源處終是一性,故參贊化育者性也。有一事必有一理,有一物必有一性,理性之端同出一源,是以凡能循其源頭多出其脈胳而出者,則無事不竟,無物不育,是即使知見至遠至大之道。知天下之知是知其本末始終,此是知人之所不知處,見天道之見是見其表裡精粗,此是見人之所不見處。 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不行而知。不見而名。指聖人善觀天下,以一理觀天下,以我之一理觀於天下,便可了悟萬物同然之理。(不出戶知天下)。聖人能淡然無欲,不事於物,如此,戶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窺牖見天道)。

真智慧之獲得不在於社會那些假知識,而在於自性之真智慧,離開真智慧越遠的,那麼他們的智慧便越低,所以聖人以無為而悟道,以無為而知天下,而凡夫卻做了一堆沒有用的俗事、凡事與雜事,故古德有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即是此意,真智慧者不需要用肉眼去觀察世間之萬物,但須以慧眼去看世間之萬物,因為肉眼看的是事物的表相,慧眼看的才是事物的實相,肉眼看的是事情發生後的後果,慧眼看的才能知道事情肇生的前因,所以聖人根本不需要以肉眼看見某些事物,即能對世間的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是此意。

不為而成。指聖人道備於己,德被群生,不言而化,無為而不為,故不為而成。

道之寶貴,莊子於大宗師篇有明述:「天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太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至於「不為而成」這一句話更是強調無為的重要性,「不為」不是指肉體不去做的意思,而是指心保持道心,不偏不倚,當為則勇敢去為,不當為則不為,為所應為而非為所欲為,唯有秉持這種大公至正、無私無我、無是無非、無善無惡之中道思唯去因應萬事,如此才能無所不為,因為做任何的事情根本沒有利益自己,所以別人才不會反對,也沒有不利益別人,所以也沒有人會去抗爭,凡事如此的無為然後才能無所不為。

宇宙間無處沒有道,也無處不是道場,因此一開悟者,他不出戶即能知天下事,不窺牖,即能見天道法則。所以聖人不用走出去求,就能知道天下的道理;不用特別觀察,就能明瞭自然的法則;不用刻意去做,萬物就可以生育化成。

總結

在本章,老子心目中的聖人乃「無為而成」,故不重視外在經驗、知識,而重內在的真觀了悟,他認為我們心智活動如果向外馳求,將會使思慮紛雜、精神散亂,畢竟世上一切事物,都依著「理」進行者,只要能掌握此中之竅妙,即可洞悉全貌,然而此原則之竅妙何在?當然是最不易了悟之「道」了。昔日子貢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之嘆便曉其不易知了,因為所謂的「天道」乃「天地之奧,天命之性,而天運之所行,自然之所生也」,能了悟天道即可從一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由一靜觀中見無窮天地,此即所謂「即心即道,即道即心」的道理。聖人因無為而成 · 性真自足,故天下雖大,可不出戶而知;天道雖微,可不窺牖而見,此因其私欲淨盡,無一毫障蔽,故也。故人如果沉迷利欲,向外馳求,以利令智昏,故去性日遠,情塵日厚,塵厚而心益暗,故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淡然無欲,不事於物,故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曰不行而知,不見而名。道備朴己,德被群生,可不言而化,故曰不為而成,是皆自足于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