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6 03:21:11卡羅

【生活報告書】新年新希望--數位鋼琴


我其實沒有學幾年的琴,後來因為老師情緒不穩的因素,在我被打紅手背又偷偷哭很久以後的某一天,終於被我娘發現原來我被虐待很久了,以及鋼琴老師只要情緒不穩就會有的虐待惡行。她向來容不得有人無理欺負受她保護的小雞,於是老師被臭罵一頓,我停止學琴 。(厚,老師,我那時不過小二或小三,要不是太喜歡彈琴,早就告妳的狀了)

後來在小六時想復學,但以我不算很高超的程度,在那個錢很大的年代,一堂課(一小時而已)都已要價一仟元,我自己跟我娘說,算了,以後再學吧…..(這一個以後,就拖到現在都沒再找老師學琴)

然後還是小六的某一天,居然在路上與鋼琴老師狹路相逢被認出來(我說,我從小就這一張老臉,八輩子沒再見過的人都還是認的出來…真不知是好是壞….)。老師很誠懇的拉著我的手說【以前是我的問題,妳有天份,回來學琴,我再教妳,不收學費】,老實說那時可真是萬分遲疑又想又怕,最後還是決定就不再學了

國二的時候,我才真正擁有一台鋼琴(之前都用要用腳踏的風琴,而且琴鍵早就不夠用了),爸媽花了六、七萬買了一台二手直立式鋼琴給我。其實那時沒學琴算一算都六、七年了,現在想想,真的覺得父母親真偉大,那年代花六、七萬是筆大錢,更何況我也沒再學琴了,也不可能再有什麼天份,買回來就算是把錢丟在水裡有去無回,但他們還是買回來給我,讓我著實驚喜了好久好久。(今年初為了要買一台三萬多的數位鋼琴,我可是想了又想算了又算,才忍痛花錢買一台回來,隨著年紀愈長,就真的愈明白家人有形無形的付出。)

從國二起,我一直都是練琴自愉,技巧仍有待加強,但心情好時、心情不好時,都會坐在琴前專心的彈它個一、二小時。(回頭說一下,我想了一下,初學鋼琴是因為小時候學什麼都三分鐘熱度,我媽為了訓練我的耐心才開始的,結果居然成了我這輩子最重要的一個排解情緒最好的方式)那台二手老鋼琴就一路陪了我十幾個年頭,直到去年我家小姪女要學琴,我才讓老哥花錢整理一番搬到他家去。

在新竹的這五年多,我一直想買台鋼琴。但因為租屋的關係,一直不敢行動。直到家裡的琴被搬走了,看著房間擺琴的角落空蕩蕩的,好生失落。也沒辦法再在假日回家時碰琴,於是想買琴放新竹的掙扎就愈來愈深。(ㄟ…我想,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大概是我家隔壁的小女生彈的實在太差了,讓我想彈琴的慾望大增吧….)

不敢買琴,一來是經費,二來是怕要再搬家,三來是住公寓難免怕練琴時吵到別人….(又不是琴藝高超可以當表演…),怕被別人丟雞蛋,所以一直忍耐買琴的念頭。直到一月初時,我和小社工聊天聊起各自紓發情緒的方式,我談到了想買琴又怕吵到人的事,社工提醒我,有一種東西叫電鋼琴(後來發展成更多元的數位鋼琴,非電子琴喔),對我們這種已有程度的人來說,可以用來取代鋼琴。當晚讓我上網查了一整夜,興奮的睡不著哩….(人家電鋼琴都快有二十年的歷史了,我還真是後知後覺的可以…..)

為了怕大家愈看愈不懂,我想我還是說明一下電鋼琴和真鋼琴(直立式或平台鋼琴)的不同好了

立鋼琴/平台鋼琴:一般人印象中的鋼琴,少變化,單純演奏,無特殊功能
A.琴鍵是木頭做的,能發出聲音是因為敲擊琴鍵時,音箱裡的琴槌(一樣是木頭)敲擊琴絃所發出的聲音,也會因為共鳴產生不同的音色或因為手指頭敲擊琴鍵時的力道而有不同。
B.學古典鋼琴的人必須使用立鋼琴練琴,才能練習指頭的力道(指力)、感受指頭敲擊琴鍵以及琴鍵回彈的觸感(琴觸)、敏感到由琴槌敲擊琴絃所產生共鳴的音色(音感)。
C.鋼琴因為是木頭及鋼絃所組成,會有壞損、因灰塵所造成的阻塞、鋼絃鬆弛、受潮、搬動(或移動後失去音準)等問題,所以必需每半年調音一次(每搬動或移位一次就必需調音一次),否則音準不準後,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調音必需請專業的調音師進行,一次大約1500元。若有壞損,則從1500元至幾千甚至萬元都有可能。
D.鋼琴雖有踏板可控制大小聲,但因為音箱共鳴的關係,在深夜、公寓或隔音設備差的地方,大抵都蠻吵人的(當然,如果你家隔壁住的人有演奏水準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E.立鋼琴的平均壽命大約是三、四十年,保養的好的,或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名琴,用個百年也算平常。但一般看材料和鋼絃,如果等質不好的鋼琴,用超過三、四十年,音色就會失去飽和度而不再優美。
F.立鋼琴重達上百公斤,非壯漢(二位以上)請勿擅自移動,且需有搬運技巧,否則傷害琴身也傷害琴聲(色)。
G.嗯,最後,當然是所費不貲。以現在的物價指數來看,山葉一台一號的中古立鋼琴大約也要七、八萬,新琴當然更貴,小從十幾萬,大到幾十萬都有。

電鋼琴(數位鋼琴):需插電,是一種替代鋼琴的電子產品,不是一般的電子琴,材質和音色皆仿照鋼琴的觸感及音色製成。差別在於沒有音箱,不是用琴槌敲擊琴絃,而是用事先錄製真琴的聲音,放入電鋼琴裡,讓電鋼琴取代鋼琴在不同場合使用。
A.琴鍵是塑膠材質做的(但價位高的數位鋼琴亦有仿真琴的木頭琴鍵),能發出聲音是因為事先錄製真鋼琴的音色,放入電子檔中,當敲擊琴鍵時,就會發出該鍵的琴音。現在的電鋼琴很有水準了,不再像電子琴的音色很假、觸感又不佳。好的電鋼琴也已經可以仿鋼琴,做得到因為手指頭敲擊琴鍵時的力道而有大小聲之不同。
B.一般學過古典鋼琴的人(或有基礎的人)可使用電鋼琴取代立鋼琴,或學爵士鋼琴者(或做曲、編曲者)會使用電鋼琴,因為電鋼琴(或更高階的數位鋼琴)可內存演奏曲目、編曲、變換音色(如:平台鋼琴、電子琴、管風琴、吉他….等)、轉換存取格式(mp3 or wmv等)、錄音、燒錄等功能(在思考要買電鋼琴做功課時發現,有些數位鋼琴一看就讓人昏倒,會覺得那是黃韻玲或王力宏才需要用到的吧….)。
C.電鋼琴因為是電子產品,當然也會有壞損、因灰塵所造成的阻塞的問題,但不會有鋼絃鬆弛、搬動(或移動後失去音準)等問題,所以電鋼琴完全不必調音,無需考慮調音問題。
D.電鋼琴也有踏板可控制大小聲,但因為是電子產品的關係,感謝高科技所賜,即使你想要在深夜、公寓或隔音設備差的地方,都可以大彈特彈,因為它有音量大小的按鍵可調整音量大小,其中最棒的一項功能,就是它可以直接接上耳機,完全不會吵到人(當然,也不會因為音藝太差而怕丟人了),只有帶上耳機的人才聴得到。
E.電鋼琴目前的平均壽命有人說可到廿年(這點我持保留態度),不過電器用品只要保養的好,大概也不會太容易壞吧 。
F.電鋼琴也分不同樣式及鍵盤長度,有66鍵、75鍵、88鍵之別。鍵數的差別在於使用需求及功力因素。古典鋼琴因為曲目需使用到高八度或低八度等不同音域,而需要使用標準鍵(88琴鍵),所以看個人所需買不同尺寸的琴鍵。而因為造型不同,電鋼琴也分可拆組及不可拆組的琴(有現代感較像電子琴的琴身,也有仿鋼琴的琴身)。基本上不管價格高低,大都可以二人抬了就走。
G.嗯,最後,當然是要講到價格了。電鋼琴入門檻較低,從一、二萬開始,接著三、五萬到十幾萬,再到幾十萬都有。差別在於琴色、觸感、功能不同而有價位上的不同。

我決定買台電鋼琴後,一直掙扎於山葉(Yamaha)或羅蘭(Roland)之間。Yamaha是鋼琴大家,雖然進入電鋼琴的領域較晚,但鋼琴製造的基礎深厚,琴鍵及琴觸(回彈的速度及感覺)都超像立琴,音色直接取自Yamaha平台鋼琴,清脆乾淨。但Roland是日本做電子樂器起家的霸主,它的琴色取自歐洲百萬名琴,音色渾厚沈穩,但它的琴觸就差Yamaha一些些。我跑了好多家樂器行,試了好多台(因為如果琴音不能接受,會很痛苦,但如果琴觸很假,那會更痛苦,二者缺一不可),最後天人交戰很久,才決定買Yamaha的電鋼琴。雖然Yamaha的C-230是產自印尼(Roland的RP201產自日本),但它的琴觸還是比較像在彈鋼琴,音色也很棒(只是老實說,Roland的音色真是棒的沒話說啊….)

我這台是二手電鋼琴,在找琴的過程中得知有位媽媽一時火大,小朋友從買琴到練琴不到三個月就不玩了,媽媽太生氣了想速戰速決,我於是撿到了便宜,原價三萬八,二萬八就買到了。琴況和新的無異,所以在我決定買Yamaha後就不做它想的訂了下來。

今天琴送來了。很開心。上來囉嗦一下!! 哈哈哈


琴店老闆~ 下週領了年終,就給您送錢去嘿~~~~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但還是很想再拗老闆送東西的卡羅

280126
03:00
Connie 2010-09-07 22:58:42

Hi 卡蘿:
很認真的看完你的分享後, 覺得你對鋼琴的想法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 只是, 我從沒被老師打紅過手心,當然也沒被稱讚有天份, 小二學琴時的三分鐘熱度就有. 這輩子彈琴只有一次是完全正確, 此後每一首都會凸槌. 小二的老師都在教了兩年後, 忽然自動就消失沒來教了.. 即便是如此, 我還是非常喜歡彈琴. 到了26歲時, 才又自己去學. 學了半年,也因為畢業而停止. 算算也五年了..
一直都想著再買部琴來彈,看了你的分享後, 讓我重新考慮電鋼琴. 畢竟彈過鋼琴的人, 還是比較喜歡鋼琴. 不過你分析的電鋼琴的好處倒是全部打中我的心. 希望我可以跟你一樣幸運, 撿到便宜的好貨.
我彈過yamaha & kawai的琴, 不知怎地, kawai的音色比較圓, 而yamaha的琴在我彈了半小時後, 讓我頭暈腦脹的. 我想我會再去比較一下. 非常感謝你的分享. 祝我好運吧!

globalline79513 2009-12-28 01:15:47

嗨!愛美麗,看到你這篇,我正在一邊撥放從you tube找來的張惠妹 聽海,今天我又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不由自主的在網路上尋尋覓覓找尋有關於鋼琴的衣切訊息!~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忽然有種想哭的感覺

糖果 2008-05-02 15:04:32

我想跟你說的
在美麗的留言板上

一樣的話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