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書評~《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by九把刀
沒錯,你沒有看錯,這篇是「書評」不是「影評」。
畢竟人在美國還沒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雖然很希望很快地從朋友手中那到這部片子,但還是期待這部片大賣,晚一點才能看到電影也無妨。
再者,反正已經被網路上的爆雷轟到體無完膚,我想倒不如先請朋友從台灣帶小說給我,說不定反而會有一些驚喜。
我從當兵的時候開始看九把刀,第一本看得是《等一個人咖啡》,那時覺得普普,還看不太出來接下來的走向,只感覺他想從痞子蔡與藤井樹之間殺出一條血路,在耍玩文字與純愛感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不過接下來讀到的這兩本《功夫》與《少林第八銅人》實在讓我驚艷。《功夫》顛覆了金庸所建立起來的武俠基本元素,還加入了心理科學、巫毒術等元素,讓整個故事十足豐富又懸疑弔詭。這裡講一個八卦,功夫裡的黃駿真有其人,還教過九把刀,只是不是教九把刀功夫,而是在交大教他社會學。黃駿老師本人也真的是奇人一位,在中研院的讀書會碰過幾次,黃老師思考的嚴謹與對於學術的熱情都讓我佩服。《少林第八銅人》則是我的最愛,整本書充滿了友情、努力與勝利的熱血元素(週刊少年Jump的成功三法則),更有應用社會科學將元朝比做今朝的隱喻。回顧來看,這兩本書也奠定了九把刀的兩個信念「正義」與「慢慢來,比較快!」
《在甘比亞吊水鬼的男人》與《精準的失控》在前面的文章已經提過了,這裡就先暫且不提。
殺手系列是我最一直在追,也是最喜歡的一個系列之一,除了《殺手,登峰造極的畫》因為為該系列第一本創作,還在摸索風格使得故事深度有些不夠之外,其他諸本都相當引人入勝。如同九把刀所言,他寫殺手不是在寫殺人,而是殺手作為「人」的這一個部分。每位殺手因為性格上的差異,也遭遇到不同的人生困境,而這些困境都讓每一位殺手更加地立體。其中特別推薦《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與《殺手,夙興夜寐的犯罪》。這兩本其實都在探討「正義」這個主題,從事殺手經紀的「九十九」與殺手「月」在各自的故事裡都在執行「正義」的殺戮,但為何一個殺得讓人感覺瘋狂、一個卻是振振有詞。兩個殺手都呼應了九把刀所愛的一個主題:「正義」,從閱讀兩個殺手各自的故事,讀者也可以檢驗自己到底怎麼去面對與看待這社會的不公義,思考正義到底意義為何?又該如何實踐執行?
金石堂《出版情報》記者蘇惠昭曾提出一個公式來演繹九把刀的創作:「社會學+漫畫+武俠小說+周星馳+杜琪峰+X+Y。」X 是一堆無以歸類的雜書與電影,Y 屬於一個開放的空格,最接近正確的答案是與生俱有的才華、個人稟賦、內在呼喚這一類無從解釋的理由。作為讀者,我不得不佩服九把刀怎麼可以有這麼多的靈感,總是能發展出新的類型、角色與情結,身為同樣受過社會科學教育的人,我更欣賞九把刀將社會科學在他的小說中應用得淋漓盡致,卻又不讓人感到絲毫壓力。
別於九把刀其他的創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自傳式地把自己揭露,也讓讀者有機會進入他熱血的青春期。別於電影將重心擺在九把刀高中以後,小說從國中出發,記錄他如何和沈佳儀相識及如何追當時喜歡的女生李小華。高中之後的段落,九把刀不時將十五年後的場景貫穿,以當下帶有遺憾的心情對比年輕熱血卻又無知的心境。看完小說,讀者應該就可以發現,九把刀的才氣很早就展現出來,熱血更是他從小到大的生命風格。
寫到這裡值得插話一下,比較一下不同時代的作家。
九把刀的熱血總是令人印象深刻,文章易懂具有渲染例,但未必得到「大人世界」的認同。除了李家同批評過他之外,之前向台南女中的致敬的脫褲事件中,張大春也曾不留情地批評「沒品是沒法管的!」但實際上,九把刀與張大春能夠成為不同世代的故事之王卻有個類似之處,就是在大學時間大量且廣泛地閱讀。在張大春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城邦暴力團》的第一集中,他就提到他在大學最常待的地方即是輔大的圖書館與重慶南路書街。而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他也自述在大一的時候,幾乎在交大的圖書館裡度過所有沒課的寂寥時光,越是胡說八道的東西他越愛看,清海無上師的佈道內容、中國刑罰大全、倪匡的勞改日誌,外星人強姦母牛,他都照單全收,並且成為日後創作的養分。這也回應九把刀在他網誌上所說,他對於金石堂書店請他「推薦閱讀清單」一事覺得荒謬,因為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讓自己的閱讀限制在某個類型上,而是「不要停」。九把刀這樣述說閱讀的價值:「對一個單純的讀者而言,閱讀就是閱讀,沒有什麼高不高低不低之分,或許有你天會愛上唸春秋、讀史記、嗑資治通鑑,那是你的緣份。」不要停止吸收新的資訊、不要侷限閱讀的範疇,在沒有界線邊界的閱讀過程裡,讀者自然能夠得到養分,作家也能找到自己的路。
一位作家在成長過程中所得到的養分,往往決定了其之後的寫作風格。
張大春年輕時讀的是各類武俠小說、中外經典文學,更不用講張大春的父親如何在他小時候培養他的國學底子,這都造就了張大春今日文壇上的地位,這也反映了五年級以前的作家如何吸收寫作也養分,並且轉化成寫作上的素材與風格。九把刀,六年級中後段班(跟咖啡海同年,但比咖啡海老一個半月),成長的過程裡已經是個媒體爆炸的時代,日本文化開始深刻地影響台灣,小學的卡通漫畫、中學時的日劇,加上更多元媒體刺激,都讓九把刀在題材上、寫作風格上更別於以往。加上後來網路科技的進步與普及,九把刀已經不必再像張大春在自己的書房裡慢慢醞釀一部大作,而是以更快速的方式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作品,並在與讀者更直接的互動過程中掌握市場的走向。
有不少名人提到九把刀都說他的小說很有「畫面感」。
讀九把刀的小說,可以發現他幾乎沒有花很大的力氣在形容一個場景或是一個動作。相反地,九把刀是把每一個句子當成漫畫裡的每一格,或是電影裡的每一個分鏡在經營。就像日本漫畫一樣,有些格子裡的內容未必有背景,只有簡單的對白,有些格子則是運用效果線條強調動作的方向與力道,這類個觀念都被九把刀吸收,也讓他在經營小說的時候很強調節奏感,讓讀者不用花太多的力氣解讀過多的形容詞在腦中去營造氛圍與人物,而是讓讀者在讀每一句話時,建立一個印象、得到一個感覺,再將這些感覺與印象用故事情結串連在一起。
愛情的部份自然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最核心的部分,但這也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何謂愛情?
愛情是屬於一個人的嚮往,還是兩個人共同經營的默契?
我們能說這是一段關於九把刀與沈佳宜之間曖昧的故事,但我們能說他們之間有愛嗎?還是我們都對愛的定義太過狹隘?
再大的勇氣、溫度再高的熱血,面對心儀的女生,男生往往就是說不出口。在還在摸索如何去愛的階段裡,面對眼前心中的最愛,所能做的往往只能喜歡,而不是真的進入一段真正的相愛關係裡。
或許可以說,九把刀這一段故事幾乎是很多人青春的寫照或是翻版,他講中了年少輕狂時的膽小,也忠實地回顧了每個人自以為是卻帶有遺憾的年少。
當這本傳記小說成為每個人那些年的投射,九把刀在電影裡把小說裡的情節與人物刪減便自然讓書迷有被背叛的不悅。網路上不少對於這部電影的「負雷」都集中在小說與電影版本的差異,網友覺得電影版太過跳躍,沒有清楚解釋柯騰喜歡上沈佳宜的過程,不似原著中有清楚的交代。我還沒看過電影,沒法做出正確的評論,但即便是在書中,我也覺得九把刀沒有仔細地說明這一段,彷彿突然就愛上沈佳宜一樣。但青春期的愛似乎都有這樣的特徵,在還不清楚地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對象,就莫名其妙的喜歡上一個女孩或男孩,即便分手或是無緣在一起,那段喜歡卻是最為單純美好的回憶。
電影廣告的宣傳台詞之一:每個男孩心裡都有一個沈佳宜。
電影結束了,小說讀完了,心裡卻有很多說不出的滋味,不是因為沈佳宜在心裡,而是我們都曾經年輕,有過一段單純卻又純粹的愛。
圖片來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3343&
http://www.giddens.tw/blog
寫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