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1 00:42:02咖啡海
060210咖啡海的不負責書評~《誰沒部落格》
咖啡海的不負責書評~《誰沒部落格》
「網路」一直是我關心的議題之一,當然,從我的學術訓練來看,我關心的並非是網路的技術本身,而是從技術發展出來的「網路文化」。原因不外乎自己在實際的生活中其實很依賴網路 或是說自己相當重視自己在網路上的生活。這樣講或許很怪 但事實就是如此。大概從研究所時期開始,每天上網的時間就算不多 也希望自己的msn是連在線上的。我思考著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行為與想法,我想,或許是因為網路早已經不僅是資訊的交換介面,更是實際的生活場域。隨著網路文化的發展,現在最火紅的詞彙應該就是「部落格」了吧!過去,雖然也看過不少文章在討論部落格現象,但都缺乏完整的歷史探詢,或是缺乏更有深度的分析。Cyril Feivet & Emily Turrettini合寫的《誰沒部落格》,算是替部落格的發展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科技史整理,也提出了當代為何部落格火紅的十個理由。
《誰沒部落格》全書主要分成兩部分,前半部主要在整理科技史的部分,追溯「部落格」的發展歷史,除了嘗試替部落格勾勒出一個全貌,更嘗試掌握部落格發展階段的各種樣貌。後半部主要作者提出「擁有部落格的十大理由」。但咖啡海認為,這十個理由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在於網路帶來的自由。過去的媒體霸權在網路出現之後,已經快速瓦解。當代人對於社會的參與與認知,因為網路的關係,已經不再需要完全報紙或著是電視。透過網路,尤其是具有新聞性質的「部落格」,來認識世界,讓地球上的每一個網路公民更具自由性,而不在受霸權媒體所支配。第二類則為網路社會本身的成熟。科技的進步及網站工具日漸人性化讓網友們在網路世界裡不再僅能搜尋受者,更是夠過部落格成為網路資訊的供者。正因為網路成為生活世界的一部份,個人、政黨到公司行號都察覺到在網路上「發聲」的重要性,並且認為這是有意義的行動。伴隨著工具的成熟,「部落格」成為主動參與參與網路社會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讓人意猶未盡之處,應該是當中少了些哲學性(或許應該說是人類學、社會學式)的反思。作者畢竟是從商業與新聞的角度來理解網路現象,而並非從文化的整體面向來思考。其次,這本書完全是以西方世界的部落格(英語部落圈與法語部落圈)資料為基底,讓對於台灣部落格發展有興趣的人相當扼腕,建議譯者可以在多加些譯註,幫助讀者以作者的觀點思考台灣的部落格現象。
對於未盡之遺憾。我認為,要理解為何部落格在台灣能夠普遍地流行,應該要先從網路發展的系譜開始講(在此必須先忽略技術從國外引進的過程,用以釐清觀點)。<bbs-個人網站-msn(ICQ)-部落格>這樣一個系譜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台灣部落格的發展。BBS(1995-2000)應該算是台灣最早且成熟最快的網路場域,不但成為網友們互動的管道,也成為資訊快速累積交換的平台。在BBS之後,接著發展的是個人網站,許多對於HTML語言熟稔的網友及網路工程師們開始在公司行號之外成立自己的個人網站,在網站上發聲。而在這同時則有ICQ的出現及之後MSN等「即時通訊」工具的快速普及。MSN取代ICQ的過程,不用講,當然微軟公司夾著Windows作業平台的強大優勢而造成。但即時通訊的出現讓網友們之間的互動不必再依賴「聊天室」,而是更加強調自己的「主體性」,,更加接近為對話過程完全的主宰者,網路成為一個成熟的生活場域。隨著在網路上主體性的增加,網路絕對不再僅是工具,更非虛擬的境界,而是實際生活的場域。在網路上人們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具真實性,參與網路世界更是當代人表現自己,宣示自己存在的重要管道之一。我認為,台灣的部落格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發展出來。
但是,相較於國外藉由部落格抗衡主流媒體宣揚新聞自由精神,台灣的部落格似乎還沒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對於這個現象,我並不認為是台灣的網路社會不成熟之故,而是台灣本身文化所致。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的「公民教育」裡,缺乏引導學生思考社會事實(好一個Durkheim的詞彙啊!)的能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讓愛傳出去》這部電影!就知道美國如何從中學開始奠基「公民思維」,強調對於社會政治的參與與思考)。反之,台灣的部落格呈現的是強調個人「日記」之類的心情抒發,或是成為文學創作的基地。但未來,隨著台灣公民社會的逐漸成熟相信部落格在台灣也會成為重要的主流媒體(好一個過份樂觀的結尾啊!)。
圖片來源及網路相關資訊
http://www.eslitebooks.com/cgi-bin/eslite.dll/search/book/book.jsp?idx=1&pageNo=1&PRODUCT_ID=2680109592002
「網路」一直是我關心的議題之一,當然,從我的學術訓練來看,我關心的並非是網路的技術本身,而是從技術發展出來的「網路文化」。原因不外乎自己在實際的生活中其實很依賴網路 或是說自己相當重視自己在網路上的生活。這樣講或許很怪 但事實就是如此。大概從研究所時期開始,每天上網的時間就算不多 也希望自己的msn是連在線上的。我思考著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行為與想法,我想,或許是因為網路早已經不僅是資訊的交換介面,更是實際的生活場域。隨著網路文化的發展,現在最火紅的詞彙應該就是「部落格」了吧!過去,雖然也看過不少文章在討論部落格現象,但都缺乏完整的歷史探詢,或是缺乏更有深度的分析。Cyril Feivet & Emily Turrettini合寫的《誰沒部落格》,算是替部落格的發展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科技史整理,也提出了當代為何部落格火紅的十個理由。
《誰沒部落格》全書主要分成兩部分,前半部主要在整理科技史的部分,追溯「部落格」的發展歷史,除了嘗試替部落格勾勒出一個全貌,更嘗試掌握部落格發展階段的各種樣貌。後半部主要作者提出「擁有部落格的十大理由」。但咖啡海認為,這十個理由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在於網路帶來的自由。過去的媒體霸權在網路出現之後,已經快速瓦解。當代人對於社會的參與與認知,因為網路的關係,已經不再需要完全報紙或著是電視。透過網路,尤其是具有新聞性質的「部落格」,來認識世界,讓地球上的每一個網路公民更具自由性,而不在受霸權媒體所支配。第二類則為網路社會本身的成熟。科技的進步及網站工具日漸人性化讓網友們在網路世界裡不再僅能搜尋受者,更是夠過部落格成為網路資訊的供者。正因為網路成為生活世界的一部份,個人、政黨到公司行號都察覺到在網路上「發聲」的重要性,並且認為這是有意義的行動。伴隨著工具的成熟,「部落格」成為主動參與參與網路社會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讓人意猶未盡之處,應該是當中少了些哲學性(或許應該說是人類學、社會學式)的反思。作者畢竟是從商業與新聞的角度來理解網路現象,而並非從文化的整體面向來思考。其次,這本書完全是以西方世界的部落格(英語部落圈與法語部落圈)資料為基底,讓對於台灣部落格發展有興趣的人相當扼腕,建議譯者可以在多加些譯註,幫助讀者以作者的觀點思考台灣的部落格現象。
對於未盡之遺憾。我認為,要理解為何部落格在台灣能夠普遍地流行,應該要先從網路發展的系譜開始講(在此必須先忽略技術從國外引進的過程,用以釐清觀點)。<bbs-個人網站-msn(ICQ)-部落格>這樣一個系譜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台灣部落格的發展。BBS(1995-2000)應該算是台灣最早且成熟最快的網路場域,不但成為網友們互動的管道,也成為資訊快速累積交換的平台。在BBS之後,接著發展的是個人網站,許多對於HTML語言熟稔的網友及網路工程師們開始在公司行號之外成立自己的個人網站,在網站上發聲。而在這同時則有ICQ的出現及之後MSN等「即時通訊」工具的快速普及。MSN取代ICQ的過程,不用講,當然微軟公司夾著Windows作業平台的強大優勢而造成。但即時通訊的出現讓網友們之間的互動不必再依賴「聊天室」,而是更加強調自己的「主體性」,,更加接近為對話過程完全的主宰者,網路成為一個成熟的生活場域。隨著在網路上主體性的增加,網路絕對不再僅是工具,更非虛擬的境界,而是實際生活的場域。在網路上人們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具真實性,參與網路世界更是當代人表現自己,宣示自己存在的重要管道之一。我認為,台灣的部落格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發展出來。
但是,相較於國外藉由部落格抗衡主流媒體宣揚新聞自由精神,台灣的部落格似乎還沒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對於這個現象,我並不認為是台灣的網路社會不成熟之故,而是台灣本身文化所致。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的「公民教育」裡,缺乏引導學生思考社會事實(好一個Durkheim的詞彙啊!)的能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讓愛傳出去》這部電影!就知道美國如何從中學開始奠基「公民思維」,強調對於社會政治的參與與思考)。反之,台灣的部落格呈現的是強調個人「日記」之類的心情抒發,或是成為文學創作的基地。但未來,隨著台灣公民社會的逐漸成熟相信部落格在台灣也會成為重要的主流媒體(好一個過份樂觀的結尾啊!)。
圖片來源及網路相關資訊
http://www.eslitebooks.com/cgi-bin/eslite.dll/search/book/book.jsp?idx=1&pageNo=1&PRODUCT_ID=2680109592002
你的文真不錯.有空會來踏踏唷~~ 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