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1 01:55:02咖啡海
050507筆記海巡(五)~標準夜點雞排奶
050507筆記海巡(五)~標準夜點雞排奶
又是一次拖著大背包的旅程,我從基隆離開,來到桃園的訓練大隊開始了兩個月的士官訓。和陸軍的士官訓相較,海巡單位士官訓練的內容,在訓練領導統御能力外,雖然少了爬來滾去的戰技訓練,卻增加了司法警察的法律專業課程。
士官訓的前三天為調適教育,帶隊的分隊長們開始恐嚇說士官訓有多辛苦就有多辛苦,結訓後回到單位還要被長官當狗來使喚,所以想要退訓就趁早,省得之後退訓還得向上處分三級。
三天之後,果然有不少弟兄覺悟,放棄了未來領一萬多元薪餉的機會,回到原來的單位。只留下了不知回頭是岸的108條好漢,不管是被長官逼迫還是自願, 都已上了梁山,踏上江湖不歸路。
話說士官訓第一天開完訓,局長講完開訓詞之後,大隊長下令今晚要開榮團會(又稱「肝膽相照」,這名稱和陸軍一樣),晚上大家可以點夜點,福利委員接獲命令之後,在大隊長前腳剛踏出教室,便立刻衝上前去向大家宣布今天晚上可以點「雞排奶」,各分隊排頭負責收錢。晚上,當忙完一堆有的沒的瑣事,便見每人右手拿著雞排,左手拿著紅茶或是綠茶,開始過著短暫的「爽兵」生活。吃完雞排奶的隔天,許多分隊長就開始問:「聽說你們已經開始吃雞排奶囉?過太爽囉?」或是問說:「那麼早就吃雞排奶啊!我看你們是過太爽啦!」
我納悶著,從金六結開始,為何只要提到夜點(宵夜點心),長官與學長總是提異口同聲地提到「雞排奶」。我能明白好吃的炸雞排的確吸引人,能吃到夜點的確是難得的福利,但為何在部隊中炸雞排奶與「爽」這樣的感覺密切地結合?而不是其他的點心類型?
以下是我的胡思亂想,自以為是的解釋:
雞排與奶茶本身即是零食的選擇外,讓人在飲食過程中連結起享用零食的樂趣與愉悅,放學與下班之後,不想吃正餐的時候,口渴卻不想喝水的時候,雞排與奶茶都是常見的選項,供一般民眾在一般的飲食之外,體驗不同的滋味。在部隊裡吃雞排喝奶茶除了是享受,更是將自己與過去愉悅的經驗連結起來,讓人暫時忘去平日的辛勞。然而,雞排與奶茶當中的味道本身也帶有特別的意義。
再來就先從雞排奶的「奶」來講起吧!「奶」即是「奶茶」之義(這不是廢話!),有趣的是明明茶類飲料很多種,有紅茶、綠茶、烏龍茶,但為何大家直接聯想到的是「奶茶」。原因來自於,在我們觀念裡「奶茶」是甜的,符合我們對於飲料的定義,也帶有了解放、愉悅的味道於其中,這是其他茶類所沒有的。當我們提到「紅茶」、「綠茶」與「烏龍茶」都無法直接令人想起這是甜的飲料,也因此與解放、愉悅的意象有較遠的距離。相較之下,奶茶除了本身除了給人與「甜味」有較直接的聯想外,也給了吸飲者跨越茶類飲料範疇的感受,也間接象徵了對於軍中體制的超然物外,藉由飲用奶茶享受到片刻的自由。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因為福利委員作業上的因素,士官訓的前兩週吃夜點都不是搭配奶茶,而是紅茶與綠茶。在連續兩次都吃雞排配紅茶之後,終於在第三週的士官訓喝到了奶茶。自己覺得這真是不同的滋味啊!相較於紅茶與綠茶僅有甜味的單調,珍珠奶茶的乳香的確給了人更深一層的愉悅感,甜味不再僅有單純的向度,而是隨著與牛乳的合弦而讓人有了全然不同的體驗,讓人在吸飲的同超越了茶味、甜味與乳味各自向度得的同時,也自嚴肅的紀律規範中解放,更加地放鬆自在。
再來談到「炸雞排」,好吃的炸雞排在於皮脆、肉多、骨少還要有適中的油膩度,這樣下口的時候才有足夠的香氣。但是在軍中很難找到這麼合格好吃的雞排,通常有得吃就要偷笑了,記得金六結小蜜蜂上的雞排雖然不合格,但大家仍然樂此不疲地前仆後繼送上自己的銀兩。
炸雞排本身可以視為是麥當勞「麥克炸雞」(或是肯德基)與台灣本土「鹽酥雞」的綜合體。一方面,炸雞排本身延續了速食店透過廣告所累積的社會形象,也成為了廉價的速食選擇。換言之,消費炸雞排也間接地連結到了速食店所提供的廣告意象裡,讓人找到愉悅享受的感覺。
炸物,本身在飲食上似乎也因為其香味與口感帶上了「奢華」的感受於其中。油炸的過程在成本上本來就比其他烹煮方法高出許多,過去較貧窮的年代裡,為了降低食用油的消耗,油炸往往不是很合適的烹調方式,即便是今日,許多家庭裡仍認為油炸很浪費油。在味覺上,油炸過的食物總是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在口感上則帶有第一層酥、第二層油、第三層嫩的多層口感,更是讓人覺得有在「享受」的感覺。
綜合言之,當阿兵哥們在營區單位中,一直食用類似的菜色,總是會吃膩的。尤其,當部隊中缺乏自治能力受長官賦予壓力或禁掉福利的時候,更能感受到飲食上的好壞,甚至不論菜色再好,也引誘不起飲食者的興趣。「雞排奶」成為部隊中宵夜、點心的重要選擇之一,但當中除了食物本身連結了過去個人飲食的經驗,炸雞排更是在味道上給了人特殊的享受,讓軍中弟兄得以短暫地逃離到部隊嚴肅氛圍與規矩,感受到那屬於外在世界的複雜與自由,更成為當前台灣國軍的標準夜點。
又是一次拖著大背包的旅程,我從基隆離開,來到桃園的訓練大隊開始了兩個月的士官訓。和陸軍的士官訓相較,海巡單位士官訓練的內容,在訓練領導統御能力外,雖然少了爬來滾去的戰技訓練,卻增加了司法警察的法律專業課程。
士官訓的前三天為調適教育,帶隊的分隊長們開始恐嚇說士官訓有多辛苦就有多辛苦,結訓後回到單位還要被長官當狗來使喚,所以想要退訓就趁早,省得之後退訓還得向上處分三級。
三天之後,果然有不少弟兄覺悟,放棄了未來領一萬多元薪餉的機會,回到原來的單位。只留下了不知回頭是岸的108條好漢,不管是被長官逼迫還是自願, 都已上了梁山,踏上江湖不歸路。
話說士官訓第一天開完訓,局長講完開訓詞之後,大隊長下令今晚要開榮團會(又稱「肝膽相照」,這名稱和陸軍一樣),晚上大家可以點夜點,福利委員接獲命令之後,在大隊長前腳剛踏出教室,便立刻衝上前去向大家宣布今天晚上可以點「雞排奶」,各分隊排頭負責收錢。晚上,當忙完一堆有的沒的瑣事,便見每人右手拿著雞排,左手拿著紅茶或是綠茶,開始過著短暫的「爽兵」生活。吃完雞排奶的隔天,許多分隊長就開始問:「聽說你們已經開始吃雞排奶囉?過太爽囉?」或是問說:「那麼早就吃雞排奶啊!我看你們是過太爽啦!」
我納悶著,從金六結開始,為何只要提到夜點(宵夜點心),長官與學長總是提異口同聲地提到「雞排奶」。我能明白好吃的炸雞排的確吸引人,能吃到夜點的確是難得的福利,但為何在部隊中炸雞排奶與「爽」這樣的感覺密切地結合?而不是其他的點心類型?
以下是我的胡思亂想,自以為是的解釋:
雞排與奶茶本身即是零食的選擇外,讓人在飲食過程中連結起享用零食的樂趣與愉悅,放學與下班之後,不想吃正餐的時候,口渴卻不想喝水的時候,雞排與奶茶都是常見的選項,供一般民眾在一般的飲食之外,體驗不同的滋味。在部隊裡吃雞排喝奶茶除了是享受,更是將自己與過去愉悅的經驗連結起來,讓人暫時忘去平日的辛勞。然而,雞排與奶茶當中的味道本身也帶有特別的意義。
再來就先從雞排奶的「奶」來講起吧!「奶」即是「奶茶」之義(這不是廢話!),有趣的是明明茶類飲料很多種,有紅茶、綠茶、烏龍茶,但為何大家直接聯想到的是「奶茶」。原因來自於,在我們觀念裡「奶茶」是甜的,符合我們對於飲料的定義,也帶有了解放、愉悅的味道於其中,這是其他茶類所沒有的。當我們提到「紅茶」、「綠茶」與「烏龍茶」都無法直接令人想起這是甜的飲料,也因此與解放、愉悅的意象有較遠的距離。相較之下,奶茶除了本身除了給人與「甜味」有較直接的聯想外,也給了吸飲者跨越茶類飲料範疇的感受,也間接象徵了對於軍中體制的超然物外,藉由飲用奶茶享受到片刻的自由。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因為福利委員作業上的因素,士官訓的前兩週吃夜點都不是搭配奶茶,而是紅茶與綠茶。在連續兩次都吃雞排配紅茶之後,終於在第三週的士官訓喝到了奶茶。自己覺得這真是不同的滋味啊!相較於紅茶與綠茶僅有甜味的單調,珍珠奶茶的乳香的確給了人更深一層的愉悅感,甜味不再僅有單純的向度,而是隨著與牛乳的合弦而讓人有了全然不同的體驗,讓人在吸飲的同超越了茶味、甜味與乳味各自向度得的同時,也自嚴肅的紀律規範中解放,更加地放鬆自在。
再來談到「炸雞排」,好吃的炸雞排在於皮脆、肉多、骨少還要有適中的油膩度,這樣下口的時候才有足夠的香氣。但是在軍中很難找到這麼合格好吃的雞排,通常有得吃就要偷笑了,記得金六結小蜜蜂上的雞排雖然不合格,但大家仍然樂此不疲地前仆後繼送上自己的銀兩。
炸雞排本身可以視為是麥當勞「麥克炸雞」(或是肯德基)與台灣本土「鹽酥雞」的綜合體。一方面,炸雞排本身延續了速食店透過廣告所累積的社會形象,也成為了廉價的速食選擇。換言之,消費炸雞排也間接地連結到了速食店所提供的廣告意象裡,讓人找到愉悅享受的感覺。
炸物,本身在飲食上似乎也因為其香味與口感帶上了「奢華」的感受於其中。油炸的過程在成本上本來就比其他烹煮方法高出許多,過去較貧窮的年代裡,為了降低食用油的消耗,油炸往往不是很合適的烹調方式,即便是今日,許多家庭裡仍認為油炸很浪費油。在味覺上,油炸過的食物總是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在口感上則帶有第一層酥、第二層油、第三層嫩的多層口感,更是讓人覺得有在「享受」的感覺。
綜合言之,當阿兵哥們在營區單位中,一直食用類似的菜色,總是會吃膩的。尤其,當部隊中缺乏自治能力受長官賦予壓力或禁掉福利的時候,更能感受到飲食上的好壞,甚至不論菜色再好,也引誘不起飲食者的興趣。「雞排奶」成為部隊中宵夜、點心的重要選擇之一,但當中除了食物本身連結了過去個人飲食的經驗,炸雞排更是在味道上給了人特殊的享受,讓軍中弟兄得以短暫地逃離到部隊嚴肅氛圍與規矩,感受到那屬於外在世界的複雜與自由,更成為當前台灣國軍的標準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