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9 23:57:29min

〔door No.129〕時光,《匆匆》

今年年初,雲門的春季公演《白×3.美麗島》,意外地票房竟空前低迷,一般說法都覺得可能是由於這名字太容易讓人產生政治聯想。
而沒去看的人,錯過的不只是一齣舞作,還有據說令人如痴如醉的胡德夫的彈奏與歌聲。
朋友A當時看完演出後,買了胡德夫的專輯《匆匆》,借我這個錯過的人聽。
而我才開始知道這位傳奇歌手,也才知道,原來錯過的恐怕還有一整個過往時代。
以這些歌連結串起的那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某段意興風發高唱「禁歌」、投身黨外民主運動的風起雲湧的時代。
一段剛好夠久遠到來不及參與的時代。
那年代,楊祖珺的一張專輯中,可以有一首「美麗島」因「鼓吹台獨」而被禁,同時另外一首「少年中國」則因「為匪宣傳,心向統一」同樣被禁。
如此荒謬而分裂。
我當時邊聽著CD,心中這麼想著:「美麗島」,原來是在那樣的年代被如此傳唱著呀。
歌聲如此直達人心,感動生命。
(照伍佰的說法是:「靈魂解放」;照蔣勲的說法是:「台灣最美麗的聲音」…)

那是今年年初、氣溫還有些微涼的時節。
那時候,凱道上還沒有一片紅潮。胡德夫,當然也還沒穿上紅衫。
歷史不斷往前走,凱道上的紅潮,在多少年之後,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被記起?或遺忘呢?
這場以「道德」為訴求,以總統下台為目的的運動,號稱在台灣創下公民運動的新歷史。或許因為訴求「道德與品格」,或許因為沒有政黨的強力動員、沒有侯選人宣傳車跟旗幟;但最主要的或許在於,主辦者強調的「不分藍綠」,這種幾乎不可能的號召,竟在凱道上、在歷史上,擠出了那麼一點點空間(即使比例上顯然懸殊)、一點點可能。
如果這是一個起點,如果往後能有越來越多的政治活動,不再訴求藍綠動員,而是公民上街要求執政者的品格操守(不論支持中華民國還是追求台灣國),想像那樣的台灣,對比今日,是多麼令人嚮往、感動。
然而,凱道紅潮熱鬧如夜市,打死不退的人慷慨含淚,一旁可能有人笑容滿面來合影留念;來宣洩情緒的、來「戶外教學」的、來上鏡出鋒頭的、來逛逛聊表敬意的、或是來觀光看熱鬧的…
紅潮未退,無法預知將如何演變,且看來一直在變。
都說「群眾運動會有他自己的生命,不是可以預期跟全盤控制的。」
或許那擠出來的一點空間、一點可能,會在質變後消失無踪,這土地上的群眾運動繼續只是藍綠政客的政治遊戲。但也或許,我這麼期待,那擠出來的一點空間,會在往後越擴越大,人們會越來越以憤怒的聲音監督政客,而不是順從歌頌的聲音,擁戴政客。
我期待,當以後的執政者也牽涉貪腐時,如今凱道上這些紅衣人潮,也能一如現在的慷慨激昂,回到凱道,用同樣的熱情,要求顏色或許不同但卻同樣貪腐的執政者下台。
今夜我再拿出胡德夫的《匆匆》來聽,政治無情,更需要歌聲,歌聲中的愛與勇氣。
當年一起唱著「美麗島」的反對運動人士,如今有些已然位居廟堂,有些卻重拾當年的歌,坐在風雨的街上,唱給拒馬蛇籠的另一邊,那些當年也坐著一起唱的老同志們聽。
歷史在走,卻始終如此荒謬,而分裂。

2006.09.14(圍城前夕)


<美麗島>
詞:陳秀喜詩作/梁景峰改寫 曲:李雙澤 演唱:胡德夫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的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的叮嚀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