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6 07:44:32Kevin Lee

外來語怎登大雅之堂?

    為了明(104)年國定假日的問題,行政院江院長二月底在立法院接受立法委員質詢時表示,要「從我們一般民眾的『小幸福』之所在,來思考這整個制度的問題。」
    此後,幾乎所有的媒體皆將「小幸福」描述為源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文章名:「小確幸」,一時之間,從政治到經濟議題,乃至於商業廣告,生活周遭「小確幸」之聲不絕於耳,日本氣息四處瀰漫。
    更有甚者,三月間一件發自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某辦公室的「函」,主旨大剌剌的寫:有關促請刊登、轉載及加強露出「金融服務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電子單張政策文宣廣告事,請  查照。另一件「函」的主旨則為:有關刊登「安心成家非夢事,歡喜逗陣作厝邊」政策宅急便文宣廣告事,請  查照。兩件真實的中華民國公文各用了一句日本味十足的外來語而不自知,「露出」與「宅急便」:
    實際上中文「露出馬腳」是指「隱蔽的事實或真相泄漏出來」,因此「露出」在中文的使用往往意含「在他人期待的情況下顯現出來」,此由網路搜尋「露出」二字便知,前述第一件公文中的「露出」顯然不會是中文的語法。既然如此,這「露出」二字應該來自日語,也就是中文「曝光」的意思。
    「宅急便」是日本的大和運輸於1976年所創造的戶對戶收送服務(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宅配」服務)的品牌及商標,又由於大和運輸的黑貓商標,所以也被慣稱為「黑貓宅急便」,在日本,「宅急便」早已成為宅配服務的代名詞。
    文化的力量是漸進的,是累積的,可以容納融合,也可以被吞噬淹沒。當「露出」、「宅急便」已經登堂入室成為國家文書語詞之際,「小確幸」被擺進公文裡可能也是遲早的事,未來或許還有更多的外來語被拿來用於官方文書。在這樣來勢洶洶的哈日浪潮下,眼看一個具有數千年悠久文化似乎在漸漸的被吞噬淹沒,做為她的民族,真是情何以堪!
    然而,劣幣驅逐良幣,這難道不是我輩自暴自棄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