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2 17:13:44創意蘋果托兒所

解開成長的密碼(((3-4歲的孩子)))

 

34 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Ø          孩子四肢動作的協調性愈來愈好,可以同時控制手和腳的動作,如:一邊拍手、一邊踏步。

Ø          能用一隻腳站立,踮著腳尖跑,會自己下樓梯、上廁所,接近四歲,排便後能自己把屁股擦乾淨。

Ø          孩子會熟練地自己吃飯洗手,學習解開拉鍊、鈕釦脫下衣服,會自己穿襪子和不用繫鞋帶的鞋子,能雙手接球。

 

    父母可以做的事

 

Ø          孩子精力旺盛,因為他正在學習掌控、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能力,父母不要過於苛責或擔心。

Ø          如果無法常帶孩子外出活動,可以在家裡準備一塊軟墊,帶孩子隨著音樂的節奏自然擺動。

Ø          鼓勵孩子自己解開鈕釦、拉下拉鍊、穿鞋、擺碗筷,對孩子來說,都是有趣的事。

 

u        孩子用餐習慣的建立

 

    家裡應有固定的用餐時間,跟孩子約定好,在開飯前把電視關起來,要求孩子把玩具收好。不讓孩子在吃飯前,從事劇烈活動,或是開始一個遊戲,如果孩子玩得正高興,他當然不想乖乖坐下來吃飯。

    家裡可以營造愉快的用餐氣氛,可以讓孩子更愛與全家人一起用餐,享受家人的共處時光。如果孩子愛在吃飯的時間滿屋子跑,應該要求他坐在固定的位置用餐,不要在後面追著餵他吃飯,要求孩子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才能吃東西

 

    認知能力發展

 

Ø          孩子常只關注事物的某一點,無法掌握全面,只能從自己的角度思考事情。

Ø          孩子會把不相干的兩個事件連結成因果關係,如:媽媽生病,是因為我不乖。

Ø          因為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孩子可以指認出常常看到的數字、標誌或符號,如:知道招牌上的M代表有吃有玩、有麥當勞叔叔的地方。

 

    父母可以做的事

 

Ø          鼓勵孩子多觀察生活周遭的事物,與孩子討論他有興趣的主題,如:昆蟲、寵物、動物等。

Ø          讓孩子嚐試自己解決問題,不要搶著幫孩子做事,鼓勵他尋找問題的答案。

Ø          常說故事給孩子聽,與孩子討論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結果,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想法。

 

u        為孩子打造閱讀環境

 

為孩子布置豐富的閱讀環境很簡單。首先,在家中一個舒適的小角落,預備好書架及充足的光源,圖書資源則可以從下列很多方式取得:

(1) 到書店或各縣市立、鄉鎮圖書館看書或借書。

(2) 可與親戚朋友、孩子的同學交換圖書。

(3) 到二手書店或是拍賣網站尋找二手書。

(4)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網站有提供繪本動。http://children.cca.gov.tw/home.php

 

    語言溝通發展

 

Ø          學到許多新字彙,能理解較長的句子,如:請你把地上的球跟球拍拿給媽媽。

喜歡聆聽、模仿各種聲音,如:各種狀聲詞「咩咩」、「喵喵」。

Ø          開始使用有連接詞的「複合句」,如:「彤彤不去睡覺,因為還不累」,也能使用問句及否定句。

Ø          會哼哼啊啊,唱簡單的歌。

 

    父母可以做的事

 

Ø          多與孩子溝通分享生活中的經驗,如:今天做了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歡哪一樣?

Ø          教導孩子說話時應注意的禮貌,如:借東西時說:「我想跟你借這本書,可以嗎?」利用睡前,為孩子說一個床邊故事,或播放合適的有聲書、好聽的歌謠給孩子聽。

 

u        鼓勵害羞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的氣質有天生的差異,某些孩子天生害羞,父母不要一直責怪他不夠大方,安靜害羞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點。父母可以別種方法,慢慢地鼓勵孩子願意主動表達

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1) 不要強迫他發言,愈給他壓力,他就愈會抗拒。

(2) 多與他討論生活中的事件與經驗。

(3) 當他願意發表自己的想法時,多肯定他,增強他的自信心。

 

    社會情緒發展

 

Ø          會和同伴一起遊戲,能夠與人合作,尋求同伴的幫助,能適應團體生活及遵守群體規範。

Ø          因為剛上學有適應上的問題,孩子會有更多的負面情緒,喜歡告狀。

Ø          會主動向人打招呼。能對他人表達同情。會依據外顯的特徵,如:髮型或服裝,來認定性別。

 

    父母可以做的事

 

Ø          爸媽可以邀請班上小朋友到家裡玩,讓他有更多機會練習與人相處互動的方式。

Ø          孩子鬧情緒時,可以適時回應孩子的情緒,幫助他認識情緒,如:「你看起來好生氣。」

Ø          提醒孩子與人互動時應該注意的禮貌,如:「請」、「謝謝」、「對不起」。

 

u        照顧自己的情緒

 

照顧孩子是十分費心辛苦的事,父母當然也會有情緒失控時,當你心情低落時,可以

(1) 跟孩子說:「我現在心情不好,需要安靜地休息一下。」

(2) 鼓勵孩子在一旁安靜地玩,自己聆聽輕柔的音樂,泡一杯茶喝。

(3) 請人幫忙看顧孩子,讓自己放個半天假,出門散散心,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

(4) 帶孩子到朋友家跟小朋友玩,自己則跟好友聊天、紓解情緒和壓力。

 

爸媽的Q &A

 

1.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Ø          孩子不能區分想像與現實

 

34 歲的孩子,因為無法區別想像與現實的不同,加上生活經驗不足,一旦生活中聽到、看到沒見過的東西或感覺到不尋常的氣氛,便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聯

想,導致害怕與恐懼的產生。

 

Ø          不用孩子恐懼的東西嚇他

 

有父母是以恐嚇的方式管教孩子,常跟孩子說:「你再不乖,鬼就把你抓走。」這也許有效,但卻讓孩子感到恐懼,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良的影響。建議父母不要

讓孩子接觸到恐怖的故事或影片,也不要用恐嚇的方式管教孩子。

 

Ø          理解與接納孩子的恐懼情緒

 

不要因為孩子表現出恐懼,就嘲笑他是膽小鬼,更不應該要求「男生」一定要勇敢。恐懼的情緒人人都會有,父母應該試著接納孩子的恐懼情緒。

 

Ø          孩子對死亡與災難的恐懼

 

某些孩子可能會因為經歷親友的死亡,或碰到災難,如:921 大地震,對死亡與災難產生莫大的恐懼,父母不應避諱與孩子談論這些話題,如果父母也表現出排斥及恐懼的心態,會讓孩子更加害怕。

 

Ø          帶領孩子尋找因應恐懼的策略

 

孩子真的很害怕時,父母可以多陪伴他。在睡覺前,可為孩子講溫馨可愛的故事,或放一些輕柔的音樂,緩和他的恐懼情緒;為他點上一盞夜燈,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有很多繪本的主題與如何面對恐懼有關,父母也可以透過親子共讀,幫助孩子從不同的觀點看待恐懼。

 

2. 如何進行親子共讀?

 

Ø          親子共讀,從說故事開始

 

要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父母自己必須先能享受閱讀的樂趣。一開始,父母可以在家裡布置一個安靜舒適的小角落,旁邊就放著圖畫書,以愉快的心情,說故事給孩子聽。不要把說故事想得太難,用自然的方式朗讀繪本,孩子就會陶醉其中,享受共讀的樂趣。

 

Ø          同樣的故事重複說,好嗎?

 

許多孩子會要求爸媽重複說同樣的故事,父母不要因此失去耐性,認為孩子沒有學到新東西。孩子喜歡重複聽一個故事,可能是受到故事的某些情節所吸引,從多次重複閱讀中,他會更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意義。所以親子共讀應該重質不重量,重複說同樣的故事沒有不好,最重要的是孩子想聽、喜歡聽。

 

Ø          不要把說故事當作說教

 

許多父母說故事給孩子聽的目的,是要趁機教訓孩子,警惕他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如此,孩子會認為爸媽是在藉著說故事罵他,很快就會失去聽故事的興趣。

 

Ø          親子共讀的過程,可鼓勵孩子發問、分享

 

故事本來就是一種經驗分享,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發問、分享類似的生活經驗,但是千萬不可強求,更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複述或背誦故事,或問孩子書中許多知識性的問題,像在考試一樣,這樣做反而會扼殺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Ø          如何挑選圖畫書?

 

父母都希望為孩子選擇優質、有意義的圖書。但是不見得只有大人覺得意義深刻的書才是好書,能夠反映孩子生活經驗與感受的書籍,都很適合孩子閱讀。

目前坊間每年都有辦理「好書大家讀」的活動,為民眾評選出年度最佳兒童讀物,爸媽可以參考台北市立圖書館網頁,進入好書通報一項,那裡提供了豐富的相關資訊。

 

3. 甚麼是感覺統合?如何幫助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

 

Ø          所謂的感覺統合

 

學齡前孩子的大腦,可說是一部處理感覺的機器。在這段時期,小朋友都是直接藉由各種感覺,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和他周遭的環境。所謂感覺統合,就是指大腦組織、整合感覺的訊息,為應付環境需求,做出適當反應的過程。

 

Ø          感覺統合的重要性及影響

 

嬰幼兒期的感覺統合發展十分重要,因為如果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腦部感覺接收器及感覺神經通路就不能正確的接收外在環境的訊息,因而形成動作的遲緩或不協調、反應遲鈍,讓父母、老師、同學誤以為他們是故意搗蛋、不專心、或智能有障礙等,因此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自信,進而產生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無法有效學習,甚至拒絕學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Ø          感覺統合失調的徵狀

 

感覺統合失調可能的徵狀如下:平衡感差,易跌倒;不喜歡被碰觸,拒絕洗頭理髮;上課坐立不安,無法安靜坐著,喜歡發出怪聲;語音分辨不清,常聽錯字、聽錯意思或沒聽到別人說話;辨識物體形狀、大小或數字困難;不會玩拼圖、認字困難、方向感及距離感差。

 

Ø          如何幫助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一些感覺統合失調的徵狀,不要太過擔憂,有時孩子只是缺乏感覺的刺激,各地醫院皆有提供專業的診斷與協助,父母可帶孩子去進行檢查。

另外,感覺統合失調的診療,需透過專業職能治療師的診斷,不要輕易相信坊間其他非專業的判斷與治療,而成功的治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參與及配合。

 

 

以上內容轉自教育部出版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

 

 

 

 

 

 

 

長頸鹿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