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06 14:55:29尚未設定

【這些人那些音樂】機率音樂與樂透彩

老家沒有獨立音響間,電視與音響共處一室,每次回去都小有爭議,因為爸爸喜看電視,我則嗜聽音樂。

爸爸成長於戰火煙硝的年代,少小離家是他的成長,投筆從戎是他的青春,才二十出頭,他便隨國民政府飄洋過海來台。

即使是隻身在外白手起家,他的座右銘是,手心要保持向下。當他自軍中退伍,歷經職場波折,取得合格教師資格,以教授論語孟子為業。因為尚友古人,爸爸律己甚嚴,不應酬抽煙喝酒打牌,唯一的喜好是買彩卷,只有在上天面前,他的手心才會向上。

猶記年代久遠的「愛國獎卷」時期,當他帶我路過獎卷攤,偶會停下來要我選個幸運號碼,彷彿我是他的好手氣。然而,數年下來,我這個「童子牌」未曾靈驗,總是槓龜連連。

當愛國獎卷因大家樂的瘋狂而停售,我的羽翼漸豐,離家外地求學。那是社會解嚴的年代,我的思潮逐漸左傾,當我擁有投票權,政治立場便和他南轅北轍,他是忠貞的藍軍黨員,我的血液卻越來越綠。

每當選舉時節,父子同坐客廳,電視新聞滿是政治新聞,他免不了叨唸綠營人事,我則一旁宣揚台灣化之政治正確,於是,場面變得僵硬,一道無法跨越的代溝就橫在眼前。

物換星移,政黨輪替,台灣人過了兩個新貧的年頭,而爸爸的發財夢,則因樂透彩的發行再度點燃。新春的那一期頭彩高達數十億,我和爸爸同聚客廳,他看他的開獎轉播,我聽我的「機率音樂」。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當代作曲家的生活支離破碎,創作則標新立異突破傳統。和爸爸同樣出生於1928年,德國當代作曲家史塔克豪森,創作風格一直被規類為前衛派,最著名的是他的「電子音樂」。然而,在他1956年的創作「第十一號鋼琴曲」採用了大膽的「機率音樂」概念。

這首鋼琴獨奏內含十九個片段,彼此之間並無關連。作曲家要求演奏者,舞台演出時,必須去除對各個片段的偏好,如同投擲骰子般,隨意從某一段落開始彈,再隨意跳至下一段,等到十九個片段都重覆了兩次,或是某片段已彈了三次,才能終止。然而,作曲家預留伏筆,在段落之間標記了彈奏速度、音量與觸鍵方式,於是,這首曲目成為開放的形式,作曲家與演奏者的相對關係,變成獨特的動態平衡。

而我和爸爸的動態平衡則是,老爸看無聲的轉播畫面,緊盯那四十二組號碼像骰子一樣隨機選出,我則耳聽機率音樂,拆解那十九個片段,每一片段的音符旋轉變形彷如迷宮排列。於是,樂透彩與機率音樂,便成了我們跨越代溝的獨特組合。

我無法預知,機率音樂是否帶給爸爸選號的靈感,但我確知,人人有個發財夢,當下次的總統大選新聞滿佈,或許是我與爸爸的大和解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