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1 16:04:15楓下獵人
來自零丁洋的傳說
1279年宋朝滅亡,遺臣文天祥(1236-1283)的軍隊大敗,被元朝軍隊逮捕。押送北京途中,經過零丁洋(又作伶丁洋),也就是廣東珠江口,寫了下面這首留傳千古的詩作:
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了三、四百年,明朝滅亡。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和一些明末遺老,擊退當時佔領台灣的荷蘭人,在台灣立足。這些明末遺老當中,有一位沈光文(1612-1688),後人尊他為台灣文學之父。
文天祥
沈光文出版過許多詩文集,其中一部叫做《雜記》。《雜記》中說到:文天祥戰敗後,逃散在各地的敗軍,有一部分逃到台灣,成了台灣的原住民。
這當然是一則沒有根據的可笑傳說,但卻仍然值得關心台灣原住民歷史的人士注意。
這則傳說,在當時資訊不發達的時代,一定有許多人相信。因為數百年後,一位清朝末年的詩人馬清樞(生率年不詳),也曾在他的詩作裡提到。
馬清樞曾在清朝光緒年間,擔任過「台灣府學教諭(教師)」。他出版過一本詩集,名叫《臺陽雜興》。其中第15首是這樣的:
岩穴曾棲宋客星,勝朝事勢等零丁;
騎鯨人去天難問,夢蝶園荒酒易醒。
滿樹花開三友白,孤墳草為五妃青;
哀蟬似訴王孫恨,暮雨蕭蕭不忍聽。
這首詩用了許多台灣的歷史和典故,並不容易懂。但是對我們只想了解文天祥大軍和台灣原住民之間的傳說而言,只要了解第一句就夠了。
沈光文出版過許多詩文集,其中一部叫做《雜記》。《雜記》中說到:文天祥戰敗後,逃散在各地的敗軍,有一部分逃到台灣,成了台灣的原住民。
這當然是一則沒有根據的可笑傳說,但卻仍然值得關心台灣原住民歷史的人士注意。
這則傳說,在當時資訊不發達的時代,一定有許多人相信。因為數百年後,一位清朝末年的詩人馬清樞(生率年不詳),也曾在他的詩作裡提到。
馬清樞曾在清朝光緒年間,擔任過「台灣府學教諭(教師)」。他出版過一本詩集,名叫《臺陽雜興》。其中第15首是這樣的:
岩穴曾棲宋客星,勝朝事勢等零丁;
騎鯨人去天難問,夢蝶園荒酒易醒。
滿樹花開三友白,孤墳草為五妃青;
哀蟬似訴王孫恨,暮雨蕭蕭不忍聽。
這首詩用了許多台灣的歷史和典故,並不容易懂。但是對我們只想了解文天祥大軍和台灣原住民之間的傳說而言,只要了解第一句就夠了。
詩的第一句是「岩穴曾棲宋客星」。詩句中,「岩穴」指的是台灣原住民所住屋。「宋客星」則指宋朝末年,戰敗於零丁洋的文天祥大軍。
馬清樞曾在這句詩的後面,加了這樣的註解:
土番有宋時零丁洋之敗,遁亡至此者。
見沈文開《雜記》。
「土番」當然是當時漢人,對台灣原住民,不妥當的歧視稱呼。而「零丁洋之敗」,指的則是文天祥戰敗於零丁洋。這些敗軍,「遁逃至此(台灣)」,成了「土番」(原住民)。馬清樞補充說:這是沈文開的《雜記》這本書中所說的。
(2006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