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6 17:16:09疾風行

健康三點靈

資料來源: 攝取「動物性」蛋白質能加速人體的成長,
但「成長」在超過某個年齡後就是「老化」。
能「加速成長」的「肉、蛋、奶」,換句話說,就是「加速老化」的飲食。

(2)
肉食缺乏纖維,同時含有大量脂肪和膽固醇,會使腸壁變硬、變厚。
當腸的內腔變窄後,腸內壓力便提高,會將黏膜往外推,出現「憩室」。
累積在「憩室」內的宿便會產生毒素,使附近細胞的基因產生變化,形成「息肉」。
「息肉」繼續成長,就成為癌症。

(3)
市售牛奶都經過「均質化」(為了使剛擠出的牛奶脂肪均等化而進行攪拌)。
此時空氣會混入牛奶,使脂肪變成「過氧化脂物」
含有「過氧化脂物」的牛奶會增加腸內壞菌,破壞腸內細菌平衡,
結果使腸內產生「活性氧、硫化氫、阿摩尼亞」等毒素。

(4)
「牛、豬、鳥」的體溫比人類高,約38.5~40℃,「雞」的體溫更高,達41.5℃。
這些動物在牠們的體溫狀態下,脂肪最為安定。
換言之,牠們的脂肪進入體溫較低的人類體內就會凝固。
脂肪凝固會使血液變成黏稠狀,導致「血液污染」。

(5)
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該吃什麼、該吃多少,都由大自然的意旨來決定,
無視這大自然的道理,就不可能健康。
從與人類基因最接近(98.7%相同)的生物「黑猩猩」的食物內容來看,
牠們95.6%的食物為植物,而且完全不吃魚類。

(6)
大自然中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成年之後仍在喝奶,
只有人類才會將不同種類動物的乳汁「刻意氧化」來飲用,違反大自然的意旨。
又,牛奶中所含的乳鐵蛋白雖然可提高免疫機能,但不耐胃酸。
即使飲用未加熱處理的生乳,乳鐵蛋白也會被胃酸完全破壞。

(7)
有人說少量的酒可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但是血管因為飲酒而急速擴張後,身體會「反彈」而使血管收縮,
然後阻礙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廢物的排泄。
又,酒會在體內產生自由基,要中和自由基,需消耗「抗氧化酵素」,
而酵素是耗盡之後就無法再生的消耗品。

(8)
新谷弘實醫生認為,抗癌劑是「最毒的」藥物。
即使在大腸外側的淋巴腺發現癌細胞,新谷弘實醫生也不開抗癌劑處方。
新谷弘實醫生認為,
罹癌的原因,第一是「菸、酒」,第二是「肉類、乳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