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4 15:02:45Grace Chen

行為治療配合藥物 過動兒也能有好成績

中時電子報
行為治療配合藥物 過動兒也能有好成績

【張翠芬/台北報導】
  開學迄今一個多月,許多家長和老師因為孩子老是沒寫作業、總是和同學起衝突而被搞得身心俱疲,其實,這些被視為頑劣份子的孩子,多是過動兒,他們需要的是專業協助與治療。
 
 基測學測已如火如荼展開,考前衝刺需要更大的定性和專注力,一些有過動傾向的學生紛紛到醫院求診,希望藉助藥物,為考試加分!精神科醫師指出,目前並沒可吃了可以讓頭腦變聰明的藥,但對過動症的孩子,藥物確實可以幫助他們把心定下來,在考前專心複習功課,成績當然會突飛猛進。

  林新醫院精神科主任許雅貞指出,目前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第一線用藥為中樞神經刺激劑,在台灣有兩種製劑,一個是短效型的「 Ritalin利他能」有4小時左右的效果,另一個是長效型的「Concert a專思達」療效約12小時。很多過動兒學業成就低落是注意力不集中所致,服藥後更能專注學習,學業成績和人際互動都大大改善,但孩子若合併過動、衝動、學習障礙及其他行為或情緒問題,則必須配合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及特殊教育,才能有效的改善。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科主治醫師宋成賢指出,許多家長對過動兒 需要接受藥物治療都會心生排斥或懷疑,尤其是擔心孩子會不會變得呆呆的,或是有其他副作用,由於過動症的治療藥物在臨床上已使用數十年,除了少數人有噁心、食慾降低等現象外,療效是相當安全的。在國內外的科學研究也發現,過動兒以合併治療(即藥物加上行為治療等)的療效最好,但若以單一療法,藥物的療效最立即有效。

  宋醫師表示,過動兒越早接受評估治療效果越好,服用藥物再配合行為認知治療,父母老師調整教養方式,短期內孩子就會有明顯的進步。很多孩子在開學後一、二個月被轉介到門診,經過幾個月的持續治療,到學期末時,成績從班上倒數變成名列前茅,有的學生還因成績進步太多被懷疑作弊。

  宋成賢醫師表示,美國通常建議過動兒不間斷用藥,國內醫師則是視個人狀況會有一些「藥物假期」,例如在寒暑假課業壓力較少時減少用藥,或是平日只在週一至週五上學期間服藥,一些情況穩定的學生,則會在學測基測前回診,在考前服藥輔助做最後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