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8 17:49:15阿傑

讓念頭流動 (轉載自「如是」)


當念頭自然地流動時,心理上就伴隨著一種釋放的感覺。這輕鬆來源於你不再受念頭的牽制,你放開了它,這就是清淨。讓念頭自由流動,而你不受其牽制,這就是從根本上把念頭連根拔除的要點。

念頭流動起來了,心必然輕鬆——這代表了一定程度的不執著。念頭存在,而你不受制於它,這樣的感覺是非常美妙的。在觀照中,當持續地體驗到念頭的流動時,修行者會感受到心理上的無比清淨與輕鬆,這是真正的清淨,真正的解脫。

念頭雖然存在,但它卻成了與你無關的事物,它不再打擾到你。修行中常說,雜亂的心理必須得到清理,這意思是說,放開心胸,讓念頭自己流動。之所以每一個念頭都會牽動人們的神經,是因為修行者並沒有讓它們自己流動。你總想管住它,或讓它這樣,不能那樣。你愈是執著,它愈是肆虐;而相反,你若能智慧地看著心念,讓其自由地流動,那麼,它牽動你的力量就變小了,而你的安寧是從不牽制當中獲得的——而非斷絕它們。

修行時多數人會認為自己無法達到所期望的狀態,因此而時常責備自己,這種錯誤的認識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把一切都看成當下的一個發生,這需要一些不計較成敗的膽量,也需要看到當下一念的能力。在這個地方發展能力,首先讓心具備“看”的能力,讓念頭自己行動,而你只是看。

任何一念告訴你的內容,都不要想信它,練習這個能力;只是“看”,不要相信它告訴你的所謂事實,把念頭當成當下的一個發生就可以了。念頭往往引致情緒,情緒引起執著,執著導致痛苦。從一開始就從念頭上關注,這是擺脫痛苦的方法之一,當你緊盯著念頭的生起時,即使你的能力還看不到它的生滅相,這“看”本身就會大大地削減念頭牽制你的力量。

修習的課程要分步進行,當要觀察念頭的生起消失之前,你先要修習一個功課,就是接受心的一切狀態。修習接受會讓心寬容、輕鬆、自在,在這種心態下才有了解念頭本質的機會。所以第一步是接受,做好了接受,念頭對你的衝擊力就會減弱。念頭來了,有些來勢非常兇猛,若你訓練有素,就可以先給它一個緩衝,然後讓它落地,這樣不至於引起心理上的過激反應。第二步是專注於觀照念頭的生起與消失,念頭本身沒有根。

如果你正在批評自己,覺得自己不中用,那麼先接受這種狀態,先讓這種情形緩解下來,你真正的接受就能緩解批評帶給你的衝擊——試一試這個方法,很神奇。你只是接受,接受還不是佛法的究竟之智,但你若能接受當下這一切,這就給心注入了觀照的力量。當修行者訓練出了接受的能力時,念頭潛藏的力量就會耗盡,這就像重物垂落於海綿上,它的衝擊力將被弱化。

能夠接受一切的心態是非常可貴的,雖然訓練出這種能力很困難,但這個能力會幫助修行者化解看似對立的東西,這是“定”的修習。從究竟的意義上講,雖然任何一念本質都是空(無我),但當你還沒有親眼看到這一特徵時,它對你而言就是真實的;所以它會產生衝擊力,引生情緒,形成你的包袱。接受的技巧是首先讓負面的力量落地,不要對你衝擊太大,這為後續的觀察做了一個準備。

只是“看”,而不改變它,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合乎邏輯,其實它是合乎邏輯的。以前人們都是在心理的內部進行改進,所以創造了邏輯,現在是在觀照心理的整體形態,這就無須遵守那些對心理內部進行改造的邏輯了。這很重要,觀照者常常會卡在這裡,不斷地在世間的道理上糾纏,總是放不下,連最基本的常理也放不下,他會說,道理應該如何如何,等等等等。其實,當你觀照念頭外在形式和整體形式時,你根本不需要那些鑄造心理內部的邏輯和知識,它們在這裡用不上。

修行的總體目標是對念頭這種心理形態進行觀照,這與之前所進行的建造思維的內部有所不同,觀察者要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世間所說的追求進步是在思維的內部進行的工作,而這裡所說的了解思維形態是指心理的整體而言,二者不同。這一點非常重要,若不能理解它,你就很難把握修行的要義——多在這裡下一些功夫,真正地搞清它。

實修中的觀照是不需要了解念頭的具體內容的,更不需要在其內容上進行什麼改進,也不需要依循什麼邏輯。觀照是在對心理狀態的整體形態和根本結構進行徹底地了解,這與以前的所有工作都不同——修行是在另一層面上進行工作,它是一項超越世間的工作——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

先讓念頭夾帶的能量耗盡,這是第一步的工作,你要接受念頭的一切,這雖然違背你的習慣,但你需要要練習這一能力,先讓念頭挾帶的力量耗盡,這雖然艱難,但要訓練出這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態會有所改變,你會平靜不少,並能接受念頭所帶來的壞情緒。憤恨、自責都可能會生起,而你只是接受它們,讓它們耗盡。正是那些東西一直在障礙著修行,你接受的態度讓它的勢能消失了。這個工作為你下一步的純粹觀照鋪設了一個平坦的道路。我們強調,生起平等心,接受一切,這是在“定”的範疇內修習,但這項修習平靜了你的心理,弱化了你的煩惱,下一步就可以順利地轉向觀照念頭的本質特徵了。

總之,在實修的觀照中,你無須改變念頭,或讓念頭減少,修行者只用一個方法,就是觀察它,讓它凸顯,絕不要用盡心思去改變念頭,你只是讓它自己顯現,它越來越清晰了,而它有時會帶著很多的負面情緒,就讓這些充分地展現,而你只是接受和觀照。讓這一些力量耗盡,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理變寬了,有些事不再那麼重要了。

修到這個階段,也許念頭反而增多,情緒也隨之增加,有人會懷疑修行退步,也有修行者會感覺沮喪;這很正常,是修行的必經之途。只要不放棄觀照,你就不會退步。不要以平靜的多少來衡量修行的進步,你要以觀照的能力是否穩固是否細緻來做為衡量的標準。

在實踐中要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你的內在有了自然和諧的心理,這是“定”的作用,“定”會讓你有很好的感覺,但這還不是最終的結局。
 
下面是文章慣例的提示
1、接受念頭在那裡,這很困難,但你必須做到;
2、不要存心讓心理上的事物消失,或刻意地製造它們。如果生起,接受它們;
3、接受是一個信念體系,建造這樣的體系非常必要,但建立它卻萬分困難,因為它違背人性;
4、接受的心態會讓念頭、情緒自然地突顯出來,更加清晰,這為下一步的觀照打下了基礎;
5、念頭情緒不會糾纏你,你感覺到它們讓你痛苦,是因為你的貪著之心——意識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6、沒有人可以代你修行,所以上述的心理能力,你要自己多加練習。
 
如是  20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