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的禮讚:丹‧布朗《地獄》(有雷!)
(2014.2.25.)
冷僻的中世紀藝術史和符號學在現代還有什麼用呢?看似無用者卻有大用(如何,是否很有老莊哲學的況味?):不但是抽絲剝繭的線索、偵查破案的關鍵,更是暢銷小說的商機。一直覺得丹‧布朗是trendier版的安伯托˙艾可,一樣博學強記、旁徵博引的風格,丹‧布朗卻顯得平易近人許多。這個年假過得很丹‧布朗,既看了《天使與魔鬼》的DVD,又看了他熱騰騰剛出爐最新小說《地獄》。
但丁的詩謎、波提且利的名畫、魅影般的預言,背後究竟藏著什麼樣的陰謀?結合歷史、藝術和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地獄》是我所讀過最精彩的丹‧布朗作品,既是對但丁的禮讚,也是精彩的義大利旅遊指南。且隨蘿蔔藍燈教授(哎呀,用注音輸入法打羅柏‧蘭登真的會變成這樣,不過好像好記多了,懶得揀字也可以這麼理直氣壯?)和金髮馬尾美女醫師席耶娜一同探索碧堤宮、瓦薩里走廊、維奇奧宮、但丁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聖喬凡尼洗禮堂、鍍金繆思廟…的風華、密徑與堂奧,處處都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奇。書中有許多巍峨壯觀的建築物,我最喜歡的卻是對威尼斯尋常市井那「鮮明景觀、氣味與聲音」的描述:「清爽的海風混雜著車站外街頭攤販的白披薩香氣。今天,風從東方吹來,空氣也帶著附近大運河寬廣水面上一長排水上計程車的柴油味。幾十個船長向遊客揮手叫喊,希望吸引到新乘客光顧他們的計程車、貢多拉、水上巴士和私人快艇。」、「威尼斯幾乎沒有任何汽車或機動車輛,得天獨厚地沒有通常的交通、地鐵與警笛噪音,聲音空間完全留給明顯非機械式的人聲、鴿叫聲與戶外咖啡座娛樂顧客的輕快小提琴聲的交織。威尼斯聽起來的聲音跟全世界大都會的中心都不同」。
《地獄》的架構十分有趣,男主角一開始就莫名喪失了兩天的短期記憶,於是乎書中的「偵探」在一開始反而成為書中最無知、最狀況外的人。我對人類記憶的建構與解消一向很有興趣,還記得我寫的〈迷迭香的名字〉、〈失憶的準備〉嗎?蘿蔔藍燈教授失憶的模式倒是和《別相信任何人》、《還記得我嗎?》都不相同,反而比較接近電影《索命記憶》中的詹姆斯麥艾維,所以男主角也飽受現實、回憶、夢境、幻覺混雜不清之苦,重建記憶的過程則頗有《醉後大丈夫》的況味。連串解謎的進程讓我想起我小時候根據一本童書的靈感在家裡設計的一個藏寶遊戲,就是我做了好幾張紙條,我媽媽要照著一張紙條上的指引找到下一張,全部都找到之後把每張紙條的第一個字串起來,才知道我把她的禮物藏在哪裡。
「啊,爾等擁有過人才智者,明察隱藏在此的教誨…,在詩句的面紗下如此隱晦」。書中多是擁有過人才智的人物:高明的莎劇女演員、智商二0八的天才兒童、偏執狂傲的生化學家、對西洋藝術史、歐洲教堂內的珍奇、古玩、秘道、閣樓如數家珍、如逛自己家後花園的蘭登教授…,這些人物卻又有各自的陰影、過去與恐懼,讓人感覺豐富而具有立體感。書中陰謀的主導者其實一開始就跳樓身亡了,但他的死亡不是結束,反而是整本小說的掀啟。這個透過他人的追憶「說」出來的人物,其實是書中最邪魅、讓人感興味的角色。女主角則讓我想起張愛玲的〈天才夢〉:「我是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然而,當童年的狂想逐漸褪色的時候,我發現我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點。世人原諒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們不會原諒我…」。
喜歡書中曖昧的道德困境、沒有截然分明的是非善惡、亦正亦邪、亦敵亦友的角色設定。丹˙布朗其實本來就挺擅長「雕琢出表象與現實相左的情節,讓讀者每繞過一個角落立刻瞠目驚奇」。在《地獄》裡丹˙布朗更將敘述性詭計發揮得爐火純青。巧妙的代名詞轉換與篇章接楯,不著痕跡的誤導讀者、身分的錯置、文字與所見解讀的多義可能性,一直到讀到後面的文本才驚呼被作者騙了,但回首之前的篇章又覺得在細微處有伏筆而不覺突兀。
《地獄》自然也是本電影感很強且容易改編成電影的「電影小說」。看得出丹‧布朗本身應該也是電影愛好者,男主角迷戀影星黛安‧蓮恩,也信手拈來《太空城》、《情定日落橋》等電影橋段,書中也不忘調侃即將改拍成電影的《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我也興致勃勃地開始替《地獄》電影選角:蘿蔔藍燈教授已經內定由湯姆漢克斯續演了,我覺得可以由茱蒂丹契演WHO的總幹事,由史卡莉嬌韓森演席耶娜醫師,佐布里斯特倒還沒想到由誰來演,也許《索命記憶》的文森卡索或《雷神索爾》中的洛基能演出那份邪魅?
自《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以降,丹‧布朗就開創出一種另類的「福爾摩斯+華生」型態,系列中固定出場的偵探自然是蘿蔔藍燈教授,讓讀者有個熟悉的主角,也串起系列小說的經緯,但搭配的美女助手卻是集集不同:從《天使與魔鬼》中研究「反物質」的科學家維多莉亞、《達文西密碼》中疑似耶穌血蔭的蘇菲公主、到《地獄》中的席耶娜,蘿蔔藍燈似乎豔福不淺,頗有文化歷史推理界的00七每次冒險搭配不同龐德女郎的況味。偏偏蘿蔔藍燈卻又像「絕緣體」與「防颱中心預報失準」似的,《地獄》中說他「一向喜歡自己單身生活所帶來的孤寂與獨立」,所以想看他和美女助手有什麼浪漫韻事的讀者總是失望,更遑論什麼香豔刺激纏綿悱惻的看頭了,但喜歡《地獄》中某種微妙不說破的情愫。相傳但丁嘗言:「記住今晚,…因為這是永恆的開始。」我們有時對「永恆」似乎有莫名所以不切實際的執著,不僅要「曾經擁有」,更要「天長地久」,是誰說的:「人類的可悲與可笑,就在於明知沒有永恆,仍努力使眼前的一點一滴累積成永恆」。「只要妳懂得怎麼看,佛羅倫斯就是天堂」,想起《大嗓門傳奇》中說的:「只有愚蠢的人會以為不變的事物才是永恆。花只要開過一次,就永遠在看過花開的人心中開著,這就是永恆。」也許只要懂得,剎那的石火即是永恆的星辰☆?
☆看過《地獄》的人應該都能對於我以「星辰」作為本文結尾的原因會心一笑吧!
上一篇:凱特任務
下一篇:克莉絲蒂的推理世界(上)
問安
午安安
無用即大用
謝賞蝸牛
午安安
蝸牛角上爭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隨喜
不開口笑是癡人 2014-04-02 20:26:50
文字小講
我也有一本
謝賞向日葵及蝸牛
午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