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05 12:28:07逸楓

警世篇----不忍回頭看從前

不忍回頭看從前

回鄉參加姪兒的婚禮,返北的行程。

自強號的火車上,鄰座的老伯先打開話匣。

陳老伯今年七十三歲,準備去桃園的兒子家。

他本住在阿里山腰的奮起湖;年輕的時候種田、割竹筍,經常往來奮起湖和觸口之間,每天得挑一百二十台斤的重擔,步行四小時才到觸口。那時體力好,中途從不休息;過午後,再走四小時回家。他說:「每次回到家,都感覺很累;不過,一覺醒來,精神又恢復了」。

現在,想到那段路,開車都還嫌遠;四十年前的時代,除了靠腳之外,別無他法。那個年代的人,真辛苦。

陳老伯年輕時,正逢日本統治時代,雖未進學校讀書,但靠自學識漢字、羅馬字音。當年也因為認識的日文不多,而逃過當軍伕的命運,他有兩個同齡的鄰居,因讀過日本學校,被抓去南洋從軍,其中一個就沒有回來了。

時代不同,過去在殖民地下的日子,卻因失學而免去一場災難。誰也難料「失去反而獲得」。

陳老伯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當年曾為了家鄉創設小學奔走,做過兩屆家長會長,一任的鄉民代表。他告訴我,那所小學創立至今,正好四十二年。讓山裏的子弟就學方便這件事,現在從他的臉上,仍可看出那份滿足和欣慰。

早年在鄉下,小孩上學得走好幾公里的路,何況是山區呢!陳老伯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

陳老伯的兒女分住各地,更有的在美國;他和妻子只好各處輪流去住。他的妻子因為行動不大方便,比較常住兒子家。他自己身體好,喜歡一個人住在老家山上,而且自己做飯吃,他說山上水質好、空氣好,住起來比較習慣。但是,老伴還在,只好搭車來來去去。

現在的社會形態,大部份老人所面臨的問題都差不多,兒女少的還好,兒女多的,就每月輪流的遷徙,才睡習慣的床又要換了,每個月得重新適應一次環境。真的是「多子多孫多福」嗎?我絕對懷疑。

人到老的時候,如果生病或行動不便,真的活得很無奈。「安養」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讓老人家這樣搬遷,時常改變環境,實在很不人道。「安養」就是讓他們生活得到安頓,安心得到奉養才是。不知道兒子養多了,反而給自己找麻煩。唉!心痛啊!

對待曾經養育我們的老人家,如果只是給他吃、給他住,其它的事都不幫他料理,這跟養一條狗有甚麼兩樣?生活起居,對一個年邁的老人,有時候都是很困難的事。何況生活中,沒有說話的伴、沒有照料的人。他們內心的恐懼,才是我們看不到的。

每個人都會老,為甚麼很多人都不知道去想想自己,想一想老的時候,希望如何被對待?回想自己小時候,支氣管不好,經常著涼或感冒,每次生病,母親總是背著我,一大清早出門,走過一大片農場,到烏樹林糖廠的醫務室去看醫生。回家已經是下午一、二點鐘;背負著生病的孩子,擔心孩子的燒不退、擔心孩子咳嗽不停、鼻涕不止、擔心......,內心焦急如焚,還得走那段漫長的路,經過那片完全沒有人煙的甘蔗園;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是白天或是天黑、不管她的心裏多恐懼走那段可怕的路,但她從不敢拖延兒女的病痛;因為她愛子。

長大以後,母親常告訴我,每次看完醫生,在回家的路上,我都會唱著歌。
我知道,回家的路上,她的心情一定也和我的歌聲一樣快樂。

今天聽到陳老伯的故事,讓我兒時的記憶,又重新翻回那一頁。想到母親這麼老了,卻還要獨居、料理自己的起居,而我們做子女的,個個都推託自己多忙碌,連撥時間回去看她都懶,讓她一人獨居,卻從不擔心;難道,大家都忘了甚麼嗎?

回憶的心情,有時候並不是很舒服的。
如果我們可以把和父母的角色互換一下,也就不難懂了。小時候,父母為我們洗尿布、餵奶、洗澡、教我們學語、......等,現在他們的體力不行了,換我們來替他們做做這些事也是應該的呀!
八五、一、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