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 19:42:27Mr.Can

博物館資源與學習

博物館資源與學習

 

        這次的博物館參訪,我是去士林區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搭上"紅30"的公車就可以到達館內了。基本上台灣學生可持證明文件免費入場,一班分為普通票與優待票,下午四點半過後都為優待票。據我觀察參觀的人基本分為五種,有台灣、大陸團、韓國、日本、白種人,這些居多,事後也有問過館方人員求證參訪人數情況,一般翻譯為兩至三種版本,中、英文或是中、英、日文,通常展覽特區的們摳處會放置介紹翻譯本子,供遊客取閱,在當天我發現大陸團餐訪人數較多,相對的中文介紹本,基本上都被取閱一空,

        在這次觀察中發現一個神祕武器,叫做"GTS"行動導覽器,可以單人或團體使用,是一個近期在博物館會出現的科技小幫手,只要把物件編號輸入進去,就有事先錄好的介紹出來,所以有的遊客三三兩兩的逛、或者一大團給導遊帶著走,不過一大團的遊客被導遊帶著走話,基本上都人擠人,不能細細觀察、也不能安靜地品嘗文物了,通常就是走馬看花這個看一看、那個摸一摸,還有安全人員一直宣導、拿標牌,請輕聲細語、請勿拿出手機照相,反而三三兩兩的遊客素質還好一些,不過散客們課的類別就比較照自己興趣看,不像跟團的人,由導遊帶著,看著人少就往哪帶,幾乎一切決定都由導遊處理。而散客就比較自由,可以看看介紹圖,往自己有興趣的地方走,也能找人不多的地方逛,不過大部分也有個通性,她們幾乎都喜歡網友標本、實體物件、瓷器那種那看,反而像是書籍的文物比較少一些,因為要看字就比較無聊,比較不能懂他當時的環境而寫出來的情境,或只是一些手超文本而已。

因為我們不是考古家或語言家,對這類的興趣相對來說較少,就是有圖案的,畫圖、圖像類,也滿多人的,因為不用思考,可以直接觀察,看他畫的精巧不或是配色如何,而切以前都是用毛筆畫畫,所以會看他怎麼勾勒圖像,這感覺反而比較有意義,有一個特展區就很科技化、人性化,他搭配燈光、音效、投影設備,增加觀眾們的互動程度,還有平板可以拍照與展品一起出像在畫作上,是一個相當特別的設施之一,基本上有帶小孩的觀眾群都會在這個特展區待稍微久一點,因為小孩對這個興致通常很大,在禮品部的人就還好沒有說很多,可能相對來講單價是很高,不過都是以文物為出發點授權設計的,會高適正常的,也還是有不少觀眾會買,但是逛的人就真的很少。基本上不管哪一層樓的特展區狀況都差不多類似,不是人非常多,就是人很少,或是更少,可能就看當天來的團素質在哪吧。

我覺得館方可以設計幾種參觀路線,可以分散人潮,可以有一般團數種,散客、兒童,已這些方向為基礎去找出適合的路線,才不會說人擠人的,都擠在同一層之中,這是我觀察到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