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09 06:46:17幸福盒子

李錫金孝子坊

為了拜訪鄭用錫墓,偶遇李錫金孝子坊,我想是老天爺的恩澤,因為這是台灣唯一僅存的孝子坊,沒刻意的找尋,它就近在眼前,讓我喜出望外。我在網路上搜尋屬於這個孝子坊的故事,由於是偶遇,事前我根本沒做功課,網路上記載關於他的故事並不多,不過大同小異。

李錫金孝子坊建於光緒八年(1882)十二月於湳子庄(今湳雅街),民國五十年冬遷移到明湖路上。這是清朝表彰台灣地區唯一的孝子坊。李錫金生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於同治四年(1865),葬於御史崎,螃蟹穴。李錫金十四歲父歿家貧,奉母命來台,受僱於他人,所得均交給母親。遇母親有疾病,"用藥必謹,
延醫必慎,藥必先嚐,日夜恃親臥側,衣不解帶,甚至焚香乞以身代。"

十七歲時母親去世,他事親至孝,熱心公益,興築二十張犁。並曾與開台進士鄭用錫,再分類械鬥風氣熾烈時分赴各地勸說,消弭民間械鬥。地方士紳感於李錫金的孝行義舉,推薦清朝旌表誥封奉直大夫國學生李錫金設孝子坊。
[資料摘自新竹古蹟導覽]

孝子的故事我們聽很多,但是在古代要被稱為孝子,那真的是很難得,很困難的事情。以前不像現在資訊發達,孝子的事蹟得靠鄰居口耳相傳,沒有事實也是很難被讚揚,還要由社會上具公信力的人推薦,經過官府查證確認,才能奉旨受坊。

照「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能夠受到旌表而建坊的有三種類型。1.要熱心公益、2.要節烈孝順者、3.得享耆壽者,後者台灣並沒有此類型的牌坊。古代的城市,皆以水平、垂直規劃道路,居住形式稱為里坊制度,為了安全起見,四周會設牆及坊門管理進出,坊門利於街道出入口,是每人的必經之地,由於很容易看到,所以漸漸演變成表彰人事之用,也就是牌坊的前身。

牌坊的存在,對於傳統的中國社會有教化人心的作用。牌坊聳立於街頭巷尾,隨時可見,淺移默化的影響,道德觀念就此深耕人心。由於紀念牌坊最後要由皇帝恩准,官府補助銀兩,因此威信很大,也算是家族的榮譽象徵。

有機會可以來看看唯一僅存的孝子牌坊,遠遠的就能望見孝子兩字,很難說出內心的感動,因為自己似乎做不到那種程度的孝順方式。但是父母在世得多多探視、陪伴,每一次的見面,就相對減少一次的機會,不知道是否能體會那種感覺,這是出自老公的分享。當父母健在還能見面時,記得多探望。父母漸漸年老,表示能見面的機會不多。千萬別像我一樣,父親不在了,連夢裡相見都難,內心的感慨無法言語表達。

李錫金孝子坊
牌坊形式:四柱三間三層
古蹟等級:第三級
古蹟地址:新竹市東區柴橋里青草湖段四四三之一地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