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 23:40:11菩提

(轉載)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引用來自於: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439-a14_094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第 94集~由  正珍老師開示: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系列;這集所要略談的題目是「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在上一集,我們說悟後要能夠轉依如來藏真如心,我見斷了以後,諸見就跟著斷——疑見、戒禁取見、邊見都會隨著我見斷除而斷除,除非我見沒有真的斷除,否則的話,疑見、戒禁取見以及邊見,一定會隨之而斷除的。可是,修道所斷的煩惱並不是見道時就能夠斷的;在煩惱障裡面,見道所斷的只是見一處住地的煩惱,在聲聞法裡面叫作三縛結。菩薩在證得心真如時,雖然已經把我見斷了,但是還有根未剪斷,那就是末那識的我執,這個末那識——意根,就是我執的根本;意識本身也有我執的部分,這個意識的我執,可以透過禪三悟後的整理以及透過日後的思惟,都可以斷除掉。但是末那的我執很難斷,因為祂的執著很深細又很廣泛,悟後意識覺知心只要稍微不注意,就會被末那的我執慣性所掌控;因此我們會發現:有的時候,意識明明知道這樣作是不對的,卻還是會順著末那所作出的指令去繼續作。所以有些人,他們心裡常常會有掙扎,這個掙扎就是意識與末那之間的抗衡,明知道是不對的,但是沒有辦法控制,也因此就是因為末那識的習性很強,所以會使得祂繼續再去作,意識明明分析這是不好的事情,還是照作下去,這就是末那識的我執種子還沒有斷除。因此,在悟道之後,並非已經一切沒事了,所謂一悟即至佛地,那只是方便說;因此一切剛悟的人,當他深細的體會到這一個第八識阿賴耶識以後,反而會變得更加的謹慎小心,因為他知道第八識如來藏當中,含藏了太多無量劫以來熏習的雜染習氣種子,而這些雜染習氣種子,就會影響到末那識的作意以及末那識所作出的決定。所以 平實導師開示:菩薩悟後的修行,在煩惱上面永遠都是和末那識有關的。末那識也可以分為「染汙末那」以及「清淨末那」。清淨末那是依世俗諦來講的,從解脫果親證的立場,說諸地菩薩與阿羅漢都沒有末那識的心行,但其實還是有,只是轉變為清淨末那的心行而已;所以是依染汙末那的心行而說有末那的心行,依末那的染汙性淨除,而說沒有末那的心行,而那都是方便說。因此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如何轉染汙末那為清淨末那,這就是在生命改造工程當中,意識心必須要數數熏習、數數學習,由於數數熏習、數數學習,而能夠漸漸的改變第八識如來藏的受熏持種,由改變第八識如來藏的受熏持種,而能夠讓末那識所相應的見、愛、癡、慢的習性產生轉易。所以,以大乘菩薩們來說,清淨的意根心行是不可以斷的,也是絕對不應該斷的,一直到成佛以後也是不斷的,為利樂有情而無盡期,這就是清淨末那。所以到了佛地的時候,我們的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我們的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依於這個平等性智,依於這個妙觀察智,我們的第八識以及我們的前五識,成為大圓鏡智以及成所作智,來配合著六、七二識,不斷地利樂有情、不斷地在佛法當中,去作種種的方便善巧來度化眾生,所以清淨末那,為眾生、為佛教作事時,照樣是努力去作,一定不會只是為了自己在佛法上修證的利益,而是依於在利益眾生當中,努力去作。

      如同 平實導師的示現,他不曾有一絲一毫利用佛法來賺錢、來安身的念頭,他沒有收過一分一毫的供養與資財,而且出資捐款,支助同修會的弘法事務,他捐的錢比誰都多,他自己出錢開設的正智出版社,自己辛辛苦苦日以繼夜的不斷地寫書、不斷地作,既不支薪,也不要著作權費與版稅,所賺的錢繳了稅以後,又全部捐給同修會。平實導師也不用真名真姓去求名,也不想跟人家攀緣結交,諸方想要見 平實導師、供養 平實導師,平實導師都不見,因為在導師的心中,他什麼都不想要,他只想要如何對 佛陀有個交待,如何把佛門的正法重新續揚起來;所以這麼辛苦,他沒有任何世俗法的利益上去著眼,都是為了整體佛教界、為了正法的未來而努力去作,因為導師所心繫的不是只有同修會的未來,而是從整體佛教界的現在與未來著眼。所以寫書出來不惜得罪諸方大師,但是對於沒有名氣的法師與居士,不會去擾動他們;明明知道,專挑那些名氣最大,而且曾經毀謗了義正法的大師,或者是對於依附於佛教千年的大毒瘤——有人形容為馬蜂窩的喇嘛外道,全力加以破斥,為什麼要這樣作呢?因為他們的勢力最大,而且影響力也最大,所造的業也越重。也因此為了佛教整個前途與未來著想,不是依於同修會的利益,同修會要如何壯大的這一個利害來設想,所以明知道這樣硬碰硬,會招來在台灣有政治勢力的喇嘛教,聯合那些大師們來抵制正覺同修會,大大的不利於正覺同修會,但仍然必須要這麼作;因為這樣作,雖然不利於同修會的開展,但是對於整體佛教的未來是最有利的,這樣作就是清淨末那的心行。為了整體佛教的未來,該站出來做事的時候,要比誰都強硬;只要破法的人,一定要設法導正他,不論對方是哪位大法師、有什麼國際名聲、政治勢力,都不顧慮,為了佛教長遠利益,該做的事就去做,不考慮利害與得失。平實導師說他的個性就是這樣子,很難改,這是好習性,不但不應該改,而且還要繼續維護以及增長它,才能迅速成佛,才能廣利眾生。

      我們在此以 平實導師為例,這意思是說:明心見道的人,必須要用清淨末那,去做事、去修行。如果有人說:「你這樣,你的末那作用很重耶!」那要檢討看,他所說的這個末那是什麼末那?如果是清淨末那的習氣,就不要去改它,如果是染汙末那就檢討看看:欸!我是不是落於私心當中?我是不是落於五欲的貪愛、瞋恚當中?是不是我執、我見、我所執等…又現行又很重?藉這個機會正好去反觀。如果有人能夠指出修正的方向,是高興都來不及,當然不會再落入煩惱習氣而對這個人生氣,反而會非常地感謝他。所以菩薩要為眾生的出世間和世間的利益一直做下去,永無止盡,不是為自己;菩薩在做事的時候,策劃下去就要執行到底,不能中途停止,就像 平實導師帶領的正覺同修會絕對不搞大工程、不造大道場,只要能夠滿足同修們共修,所使用的場地就可以了。而所要做的只是為了健全全體佛教百年,乃至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的基業,要為整體佛教保留一分清流;這就是說要用「清淨末那」去作事,所以不可以責備 平實導師說:為什麼要那麼執著?為什麼要貫徹到底?這樣是末那識的執著啊!不應該執著啊!這不是末那的執著,這是為了了義究竟正法的未來,為了佛教整體的未來,必須要這樣子去作,這是貫徹佛門中無私、不為名利的風範。也因此不能違背大眾的捐款,不能違背大眾護持正法的因果,所以在正覺同修會每一分錢都不敢用於牟利之上,連一點念頭都不能起;也因此以前有人建議,我們可以把一些捐款,留一部分撥去購買股票,或者去作土地投資,但是 導師說:這是連一點念頭都不可以有。也因此大眾的錢是用於護持佛法、護念眾生上,我們不能違背這樣的因果。

      像當今的佛教界,有一些道場,把大眾的錢拿去作海外基金的投資、拿去作土地的買賣、拿去開設公司、拿去作商業營利的事項,這都是違背因果、也違背戒律的,但是當名利當前時,這些完全都會被忽略掉,而也沒有人能夠去提醒他們;因為他們都是當家作主的人,所以徒眾們也只能迎合他們,他們也強調一師一道,所以對於大師,對於上人所說的話,只能依教奉行而不會去違背。這就是當集體意識的共行之下而失去了自我判斷的智慧,而失去了學佛到底是在為什麼的這樣的心行的思惟。因此我們在學佛,在清淨末那的作意之下,應該要為護持正法、利樂有情去作,要時時檢視自己所作所為,是不是落於私心?是不是落於世間名聞利養的煩惱相上?如果為自己打算而堅持要做某些事,那就是有為有作了。如果是為了利樂眾生,為了整體佛教的未來,為了了義究竟正法的延續而努力,這是無漏法;是為了利樂眾生的善心而生起的,不是從我所煩惱而生起的。這就是說,證悟了以後要修斷諸見。

      諸見當中最主要的就是惡見,惡見又叫作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種邪見合起來就叫作惡見,屬於見惑所斷的惡見,是見道後就可以斷除的。就像我們前面所說,斷了三縛結就是初果人,但是惡見當中深細的部分,也就是思惑是修所斷的煩惱,從這個煩惱當中會產生許多不如理作意的見解與私心;這些見解都要消除,要透過整理和思惟才能夠達成。我們要知道煩惱主要是由意根的執著所生的,但是有的時候,因為我執、我慢的勢力,也因此當我們明明知道,自己所為所作是落於煩惱相,意識為了迎合末那識的作意,所以意識會自我分析、自我安慰,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當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的時候,當會自己找理由認為自己沒有做錯的時候,這樣的煩惱、這樣的惡見就完全沒有辦法斷除。也因此我們雖然知道,意識我執的煩惱的部分是容易斷的,是透過見道的時候去思惟就斷,但是如果末那識所相應的我執煩惱很深重,還是會影響到意識的分別判斷,因此這個根深柢固的末那的煩惱習,就像俗話所說的「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樣,必須要從根把它挖掉;而且要悟後,一步一步的確實去作,除了思惟修以外,還要再歷緣對境去修除。思惟修有什麼用呢?這就牽涉到明心見道有沒有落實?是不是悟錯了?悟錯了就不會產生這樣的一個功德。譬如明心的部分,有些人抱一個宗旨,寧可這次禪三參不出來,我也不要別人跟我明講證真如的密意,那麼這樣的人是有智慧的。那有些人呢:是我這次去參加禪三,如果我沒有破參回來,那真是沒面子;所以老是希望別人對他說密意。這兩種人破參出來的功德是絕對不會一樣的。第一種人,他親自經歷了參究的過程,也因此對於惡見的內容會產生具足分別的智慧,他在參究過程當中,也因為不斷地碰壁,所以會遇到許多我見的變相,當一一整理清楚以後,就不會再落入我見的變相當中,所以後來當他一旦找到這個真如心的時候,就可以當下承擔下來而沒有絲毫的懷疑,當他一承擔下來,般若實相的智慧就開始出現了;而希望別人為他透露密意的人,當他知道了以後,就會失去繼續體驗的這樣的動力,剩下的,自己要體驗的這個部分,因為動力的缺乏,所以他的我見、惡見就沒有辦法除盡,禪三回來以後,常常還會落入惡見之中,即使後來通透了我見的內容,也可能要經過多年的悟後起修,才能漸漸的完成,否則的話,悟後多年仍然只會處於總相智的初見道的智慧境界當中。因此我們在共修的時候,會跟同修們說,我們希望證悟的人都是,台語叫作「在欉紅」,而不是硬生生的把它拔下來催熟;而是這樣的果德是在樹上,依於自己所吸收的營養,所以在樹上已經成熟,而不是用催熟的、不是用人工的方法。甚至我們會鼓勵同修們,應該要當大南瓜,所謂的大南瓜就是雖然不去採收它,也就是雖然沒有印證,但是他會不斷不斷地在戒定慧三學上,不斷地增上熏修,在利樂有情上面不斷地配合著 導師施設的,種種的方便善巧去作破邪顯正、利樂眾生的事情。也因此當這樣的學人破參了以後,就能夠為正法起大用;因為他具足了非常豐厚的戒定慧的實力,也具備了度眾的種種的善巧方便。也因此和急求答案,希望別人給予告知,急求急證的人,智慧就會差異非常大,以後能夠起用的效果,也會產生非常大的差異;這也就是說,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一定要親自的實修實證,不要去找答案。

      今天就說到這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