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智者布施的心態(二)
菩薩正行(二)第26集~~由 正德老師開示:智者布施的心態(二)
菩薩正行(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接續來略說一下:布施的因果原理。
上品施主他就是有智慧的布施者,有智慧的人布施行善,一向是拿自己如法所得的財物來布施。為了破除慳吝的煩惱,他將所喜愛的財物布施出去,有智慧的來通過布施,讓受施者得到利益;同時也破除了自己的慳貪,不再被慳與貪所繫縛,而有解脫的功德受用。關於這個部分,我們要來為大家略說一下:菩薩是如何在思惟著這些事情,他布施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來讓自己得到解脫的功德受用?應該怎麼樣讓自己不要長養慳與貪,不要受慳與貪的繫縛呢?
分為四種情況來說明。也就是具有正知正見的菩薩在布施的時候,第一種情況就是:他擁有很多財物,可是碰到有人來乞求的時候,當時沒有發心要布施。當這個情況出現的時候,菩薩自己會思惟,為什麼他現在有許多財物,可是有人來乞求,他卻沒有發起要布施的心呢?那麼這樣子一定是在過去世,沒有時時地熏習修學布施的緣故,所以使得他布施沒有成為一種習慣。他這樣子就會來訶責自己,訶責自己這種沒有修學布施的心,他終不隨順不修布施的心;因此他知道,如果這一世沒有再來繼續修布施的話,就會長養慳貪。因此如果再碰到自己有很多財物,可是有人來乞求的時候不能發心布施,他就會這樣來思惟,來破除自己多財不發心布施的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菩薩在財物比較少的時候,碰到有人來乞求,可是因為財物比較少,有人來乞求,所以也不能發起要布施的心。這個時候菩薩自己就要思惟:「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財物比較少呢,而碰到有人來乞求,不能發心布施?那麼一定是在過去世,自己很多煩惱罪過造成自己不自在,而要受到他人的,等於受繫於他人,時時都要在別人的權力範圍內做事,自己不能自在,所以財物不能擁有很多,所以不能有這個布施利益他人的機會,造成這一世財物不多。如果現在財物不多還不布施的話,那不是又長養未來世的貧窮困苦嗎?」所以他這個時候瞭解了以後,說:「我現在雖然財物少,布施出去了會貧窮,可是至少不至於因為長養慳貪的心而生到三惡道去。」所以菩薩這麼思惟,就能夠破除他財物少而沒有發心布施的情況。
第三種是:菩薩他有很喜歡的、好的東西,剛好有人來乞求,可是他卻貪著,而不能發起要布施出去的心。這個時候菩薩自己會思惟:「為什麼我對於這個好的東西貪著而不願意布施出去?是不是我把它當作常?因為常而以為是可以依靠,以為不會毀壞,以為是可以依靠的我所呢?這樣子是不是自己就顛倒了?顛倒想了,這樣的話,把這個自己長養貪著的機會,以這種顛倒想的愚癡,來長養自己貪著的機會。」菩薩發現到有這個過失以後,然後他就能夠破除自己喜愛好的東西不能布施的情況。
第四種就是:菩薩在開悟以後,所證的自心如來藏是無我,真如無我的、本來解脫的。既然是真如無我,所以沒有一個我就沒有所求,所以這個自心如來本身是無我無所求的心。那有的人會這樣子想,偏差地認為說:「既然轉依了自心如來,是無我無所求,那麼不求果報,是不是就不必布施了?」如果有人這樣子偏差地去思考的話,他就要再來思考說:「如果是這樣,是不是一切法都是常?都是固定的?如果是常、是固定的,那麼就沒有因果囉!可是一切法都是無常,都不是固定的,所以有因果;所以布施能夠得果報啊,所以就是需要布施,才有辦法去得佛菩提道上的實證的果實!」菩薩這樣思惟以後,就知道還是要布施。因為一切法是無常才有因果,所以對於菩薩他在這個布施的過程裡面,會經常這樣來正思惟,破除自己在多財少財,或者有好物品不能布施,或者知見上有些偏差的時候,被慳與貪所繫縛的機會,都能夠破除而能夠有真實的解脫的功德受用。
另外有智慧者他是不求果報而布施的,這是因為他對於三寶有清淨的信力。因為三寶所教導的法,都是要最後成就佛菩提道的法,在佛菩提道的修證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實證自心如來。因為有自心如來,所以才能成就三世因果,才能成就一切法;可是自心如來本身,祂是不觀察自我,不觀察自我存在的,在這種真如無我的情況之下,卻仍然在這個三界中,一世一世地出生有情的五蘊身心,而去成就一切有情的果報,還是讓法生生不息地運行;可是自心如來是永遠不求自我要得到什麼,永遠不觀察自我需要或不需要什麼的。對於菩薩接受 佛陀的教導以後,因為實證而對於 佛陀的法這個信力,這個信而增長的力量是來自於實證。因為實證心裡更沒有懷疑,沒有夾雜著疑的煩惱,所以在想要布施的時候,在布施的當下,以及布施以後他都沒有後悔,而持續地、常常地來進行布施。這樣的情況之下,就顯現了這個智者的精進力;這個就是說,有智慧者他能夠這樣來行布施,主要是他對於三寶有清淨的信力,而且他能夠有這樣的精進力。所以有智慧者,他是布施的過程裡面,他具備了深厚的善根以及聖財,這個聖財就是堅固不壞的財物;堅固不壞的財物可以讓他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的時候都可以受用。這些堅固不壞的財物就是信財、精進財,以及慚愧財,以及多聞,以及布施,以及智慧財。這些部分,都可以讓他在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行菩薩道的時候,可以受用無盡而不會毀壞。
另外我們再來看一下,上品施主他具有的智慧與心態,佛陀是怎麼為我們開示的?在《優婆塞戒經》中,佛陀這麼講:【善男子!智人行施,為自他利;知財寶物是無常故,為令眾生生喜心故,為憐愍故,為壞慳故,為不求索後果報故,為欲莊嚴菩提道故。是故菩薩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慮財盡,不輕財物,不輕自身,不觀時節,不觀求者;常念乞者如飢思食,親近善友諮受正教。】我們先來看這一段:佛陀說有智慧的人進行布施,他是為了自己與他人的利益的;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他人的利益是有哪些呢?下面就告訴我們了。有智慧的人他能夠知道,這一切的財物寶物都是無常,都不是堅固不壞的,都不能帶到未來世去,隨著一世的果報的受用,在生死中就消耗殆盡了,所以他對這個財物,不會因為這個無常的東西而生起慳吝想,因為菩薩所依止的不是無常的法,所依止的是常而不變異的法;這常而不變異的法,就是自己所實證自心如來、真如無我的法。所以他依止於自己自心如來真如無我的法,來看待這世間的財物是無常的話,他就不會來貪愛這些無常的世間財物,這就是自己的利益。因為不會在這無常的世間財物上,增長繫縛在三界中生死的慳貪無明等等煩惱,能夠有解脫的功德受用。然後他為了讓眾生能夠生起歡喜心,因為菩薩在修學佛菩提道的過程裡面,他要成就佛道,一定要攝受眾生、攝取國土;可是要攝受眾生,最首要的就是要讓眾生生起歡喜心。假使眾生對他不能生起歡喜心,不能生起親愛想,那眾生就不會親近他,就不會聽他所說的一切,對他有幫助的一切,能夠發起菩提心,發起法身慧命的法;所以能讓眾生生起歡喜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布施讓眾生得到利益,而生起歡喜心。
另外就是為了憐憫眾生。因為眾生在三界中生死,不知道出離,不知道無明是什麼,不知道要怎麼遠離貧窮,不知道要怎麼遠離三惡道苦,所以菩薩憐憫眾生而來布施眾生所需。另外為了壞除自己的慳吝煩惱,因為慳吝煩惱是繫縛在三界中的,造成三界生死的這些煩惱繫縛如果不能壞除的話,就可能會生到三惡道中受苦;這個部分,菩薩當然把它當作首要要除掉的一個煩惱。為了不要求後世的果報來布施,因為求後世的果報布施的話,還是落在三界中生死,縱然是在天界享福,可是天界享的福還是在生死中,還是有生死的煩惱在裡面,終究不是解脫、不是清淨的。為了莊嚴菩提道,莊嚴菩提道,我們知道菩薩修學佛菩提道,最後的目標就是成佛,成佛的莊嚴就是福德莊嚴以及智慧莊嚴;福德莊嚴以及智慧莊嚴呈現出來就是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種隨形好;這些都是來自於修學菩薩道過程裡面,所修的一切布施,一切內財、外財、法財的布施,所以為了要莊嚴菩提道,一定要修布施。所以菩薩他在進行一切布施以後,不會去生起後悔他的錢財減少了,或者他的內財減少了,或者造成他的生命要捨棄了;他不會考慮自己的錢財是不是會用盡,不會去輕視自己所擁有的財物,到底是尊貴不尊貴,也不會來輕視他現在是擁有什麼樣的一個色身果報,也不會來觀察現在的布施是大布施,或者是大家所知道的布施,或者這個布施沒有人知道,是小布施;或者是來乞求的人他是誰,是自己所親暱的親屬呢?還是自己所熟悉的友人呢?或者他是自己的怨家呢?或者是不認識的人?他完全不會觀察。對於一切來乞求的人,他常常繫念著,就好像飢餓的人他在思念著飲食一樣那樣迫切;肚子餓的人,思念的唯一就是需要飲食。這個有智慧的人,他常常念著這個來乞求者,他的所需就好像這個飢餓的人,在思念著飲食一樣這麼迫切。所以他會在布施的過程裡面,也會常常親近善友來諮詢,接受善友的正確教導,善友教導他的這個解脫的法,佛菩提道的法,那麼要怎麼樣得到實證,實證到底要怎樣來準備次法,就要知道實證佛菩提,要能夠先準備的資糧就是布施,還要受菩薩戒、學菩薩戒,要修忍辱,同時要精進,要修禪定止觀,要熏習般若,才有辦法來實證般若。這些次法要修集以後,才能夠得到實證;這就是親近善友,諮受善友的教導,這樣能獲得法的利益。
另外接下來的經文中,佛陀繼續這樣開示:【見來求者,心生歡喜;如失火家,得出財物;歡喜讚歎,說財多過。施已生喜,如寄善人,復語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我今遠離慳貪之心,皆由於汝來乞因緣。」即於求者生親愛心。既施與已,復教乞者如法守護,勤修供養佛法僧寶。】這一段 佛陀繼續這樣開示:有智慧的人布施的時候,看見有人來乞求,心裡非常歡喜,為什麼呢?祂說:「就好像家裡失火了,財物就要被火燒掉了,可是能夠從失火的住宅裡面,把財物救出來一樣那麼歡喜。」為何要這樣譬喻呢?因為在三界中生死,所受用的財物,它是隨著一期生死而消耗殆盡;這個三界的生死就好像火宅一樣,這些財物隨著生死而消耗殆盡,就沒有辦法再繼續受用。可是為什麼說布施給乞求者,就好像如失火家得出財物呢?因為布施給乞求者的話,是將這樣的一個無常的財物,在這一期生死中消耗殆盡的財物,能夠轉換為未來世的因果,轉換為七聖財,這樣的話是相當於,就把財物從失火的家宅中救出來一樣的譬喻。布施以後非常歡喜,就好像把這個財物寄託給善人保管一樣,因為善人保管的這個財物,一定不會把這個財物銷毀,或是弄丟,將來一定可以拿回來繼續用。這樣的情況之下,所以有智慧的人在布施的時候,布施出去不覺得這個財物好像是損失了一樣,反而覺得說,能夠把這個財物再繼續獲得,寄留以後還可以繼續使用。同時還要告訴這個乞求的人:「你今天真是我生起功德的因啊,因為我今天可以遠離慳貪的心,對這個無常財物這個慳貪的心能夠遠離,是因為你來乞求,我能夠布施給你。因為這個因緣,我才可以把慳貪的煩惱去除掉。」因此對於來乞求的人,就生起親愛的這樣的一個心念。既然布施出去了以後,同時為了再進一步利益乞求者,告訴乞求者,要怎麼樣來如法守護財物,才可以繼續使用;同時告訴乞求者,你要精勤地來修學供養佛法僧三寶。因為乞求者他就是貧窮無福,就是沒有法財;所以在布施讓乞求者生起歡喜以後,還要告訴他怎麼樣獲得法財,如果他能夠供養三寶,就是等於可以長養善根,在七聖財上面的信財,就能夠有一分的增長;能夠有這一分信財的增長,在未來世就能夠繼續長養其他的七聖財。所以這個是有智慧者在布施的時候的所作。
接下來 佛陀繼續這樣開示,同時我們還要知道,對於七聖財本身是在未來世還可以受用的,可是這個世間的財物它是無常的。所以對於菩薩而言,他知道世間的財物是有過失的,因為世間的財物是無常,它不能保持永遠絕對的價值,也不能帶到未來世;如果寶愛錢財,那只會增長慳吝的煩惱。倘若在自己的錢財生起慳吝,就不能生起、乃至於增長捨的善根與善法,所以菩薩是非常清楚的,能夠將無常的錢財用於布施,讓受施者得到利益,就好像在慳吝的煩惱火中救出了善法的聖財中的捨財一樣。所以能夠有信的捨財以後,能夠精進地去布施,當然就是這個布施的過程,就是有捨的七聖財能夠繼續長養。
如果菩薩他不懂得這個錢財的過失,然後再積聚世間珍寶財物的話,它是有過失。經典中是有這樣的來警惕菩薩們的,經典中的警惕是這樣說:【惜財不布施,藏積恐人知,捨身空手去,餓鬼中受苦。飢渴寒熱等,憂悲常煎煮,智者不聚積,為破慳貪故。】也就是說,如果菩薩再貪惜財物而不布施的話,再把財物積聚起來,然後恐怕被別人知道自己擁有多少錢財,當他這一世的五蘊身毀壞了,毀壞了以後,所積聚的財物就等於跟他中斷了;因為這一世的財物是跟這一世的五蘊身連繫,這一世的五蘊身毀壞了,他所積聚的財物就跟他中斷不能再受用了。同時他沒有修集任何的福,可以到未來世去,沒有福讓他可以生到人天,他就要生到餓鬼道中去受苦。在餓鬼道中飢餓口渴,然後要獲得飲食非常困難,而且又有寒熱這樣在煎熬,所以經常就憂悲苦惱。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是不積聚世間的財物,他是為了要破除慳貪,所以要廣行布施,那個是菩薩所應該知道的。
佛陀繼續為我們開示:【菩薩如是樂行施已,則得遠離一切放逸。雖以身分施於乞者,終不生於一念惡心,因是更增慈悲喜捨。不輕受者,亦不自高。自慶有財,稱求者意。增長信心 不疑業果。】
這段經文,我們下段再繼續解說。
阿彌陀佛!
上一篇:(轉載)智者布施的心態(一)
下一篇:(轉載)智者布施的心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