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14:07:05菩提

(轉載)菩薩僧團四眾平等

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46

菩薩正行第46集~由 正禮老師開示:菩薩僧團四眾平等
菩薩正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ㄧ集我們說到在家菩薩跟出家菩薩他們對於三乘菩提的分別是有所不同的。經文說:「出家菩薩分別如是三種菩提是不為難,在家分別是乃為難。」從字面的意思,出家的菩薩我們都會認為就是剃頭著染衣的菩薩,也就是現聲聞修行的相貌的菩薩;在家菩薩我們一般都認為,就是帶髮修行的居士——優婆塞、優婆夷,然後用這樣子的印象來理解經文。可是如果我們看看經文它說:「出家菩薩分別三種菩提是不為難。」顯然如果我們用經典的意思來看,如果ㄧ個人他能夠分別三乘菩提,然後不覺得它困難的話,那這樣子才能夠稱為是真正的出家菩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從經文的內涵來說,經文的內涵似乎在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出家菩薩,什麼是真正的在家菩薩,我們可能要以他是不是能夠分別三乘菩提來論斷。因為經文說:「出家菩薩分別三種菩提是不為難。」

可是我們觀察佛教界對於三乘菩提的分別,並不是說剃頭著染衣的出家人他就ㄧ定能夠真正的了別。因為在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出來弘法之前,佛教界 普遍的都認為說:什麼是成佛呢?成佛就是觀察十二因緣,然後順逆觀察,然後有流轉門、有還滅門,然後認為佛陀就是依於十二因緣的觀察就能夠成佛。可是如果 我們仔細來推敲這件事情,如果說成佛只是觀察十二因緣的流轉跟還滅就能夠成就的話,那這樣子佛陀跟辟支佛就相等了。如果觀察十二因緣的流轉跟還滅,如果能 夠實證的話就是成佛的話,聲聞人他也學習十二因緣,這樣的話那些阿羅漢們,當他學習十二因緣的流轉跟還滅,如果他也實證了,那他也應該是佛啊!如果這樣的 話,三乘菩提就沒有什麼差別,因為聲聞人跟緣覺人,乃至佛陀所說的大乘,全部所證都是十二因緣的流轉跟還滅,這樣的話爲什麼要分成三乘菩提呢?顯然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三乘菩提之所以分為三乘,顯然他們的所證是有所不同的。因為有所不同,所以才需要分成三乘菩提;然後將菩提的內容分成四聖諦、八正道的聲聞乘,十二因緣觀察的緣覺乘,乃至大乘的佛法——成佛之道。他們所證的內容也是有所差別的,因為聲聞跟緣覺他們所實證的是要入無餘涅槃,所修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是要入無餘涅槃的;可是大乘的菩薩目的是要成佛,他不入無餘涅槃。ㄧ個聲聞緣覺小乘人他們要入無餘涅槃,一定有他的道理;大乘的菩薩不入無餘涅槃,願意生生世世在三界裡面生死流轉,最後來成就佛道,那ㄧ定他的所證會跟小乘人的所證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他們對於法道的抉擇,才會有所不同。

所以 平實導師出來弘法之後,就把這個道理講出來了,而且這個內容在經典中都有所根據,而不是空穴來風自己編造。所以 平實導師也在《阿含正義》的書籍裡面提出了十因緣觀;也就是說十二因緣的觀察如果要成就,一定要有十因緣觀的觀察,而這樣的見解是古來沒有人提出來的,雖然經典俱在,可是沒有人把這個道理提出來。所以 平實導師就依據經典裡面的十因緣觀,然後從十因緣觀,觀到名色緣識、識緣名色,然後不能過彼;也就是說十因緣觀裡面,從老死憂悲苦惱往前推,推到三界有、推到取、推到愛、ㄧ直推,往前推到名色緣識,然後這個識就不再往前推,因為佛陀說:「齊識而返,不能過彼。」這個就是十因緣觀的觀察。但是十因緣觀的觀察,就是對於這個識,祂是個入胎識,平實導師提出這樣的見解,而且這個見解在《阿含經》裡面,有很多的經文來佐證,而這個就是發古人所不能發。雖然平實導師這ㄧ世是現在家相,可是他能夠分別三乘菩提的差異,對他來說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如果我們從經文來說「出家菩薩分別如是三種菩提是不為難」,來作為出家菩薩的定義的話,那我們可以說真正的出家菩薩並不是指的表相上的出家菩薩,而是能夠對於佛法的內容能夠真實理解,而能夠教導ㄧ切的學佛人分辨三乘菩提的不同,而且能夠把他們所實證的內容一一講出來的,這樣子才是真正的出家菩薩。所以這個出家菩薩就我們從經文來看,它指的應該是真正能夠實證三乘菩提,能夠講出三乘菩提的差別相的,這樣才是真正的出家菩薩。如果說有人他是自稱菩薩,可是對於三乘菩提的內容他不能分辨,他沒辦法分別,這樣的菩薩事實上就是經典裡面所說的這「在家菩薩分別是乃為難」。因為這個對他來說是超乎他的能力的,所以當然是困難啊!因為他沒有辦法來實證三乘菩提嘛!

所以我們前面也說,佛可以一念破除二障,菩薩也要能夠一念破除二障,能夠破除煩惱障跟所知障,表示一個菩薩能夠破除二障,這樣子才是真正的出家菩薩。因為這樣的菩薩,他要分別三乘菩提的不同,他才有能力;因為他一念破除二障的時候,同時實證了小乘人斷除我見的初果見道,同時又實證了大乘找到第八識如來藏——這個永恆不滅的真實心,而獲得大乘的見道。他能夠同時具足大乘的見道、跟小乘的見道,所以說他當然能夠分辨三乘菩提的異同,能夠把三乘菩提的內容詳細的把它分述出來,這樣子才能夠稱為是真正的出家菩薩。可是如果沒有辦法分辨這個內容,然後把三乘菩提混為一談,這樣子三乘菩提的分別,對他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

而且從這個經典來說,他說為什麼出家菩薩分別三種菩提是不為難,在家分別是乃為難,這是因為「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圍繞的緣故」。也就是說,如果有人他是對於三乘菩提的內容無法分別,這樣子他是有很多的惡因緣所圍繞著。爲什麼呢?因為他被很多的惡知識所圍繞著,因為惡知識會告訴他說:十二因緣的流轉跟還滅所證都是相同的,三乘都是所證相同的,唯一的差別只是大乘的菩薩,不入無餘涅槃而已,其他都一樣。所以有些惡知識就是這樣說法。可是我們如果詳細去分辨這個內容,這個最重要的差別就在於說——有沒有相信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因為十二因緣的觀察或四聖諦、八正道的觀察,事實上它是隱攝著第八識如來藏,只是它是不明說的。所以有些人就因為這個緣故,就否定了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也因為這樣子的見解,他就成為惡知識,他就不能從經典裡面看出來 釋迦牟尼佛事實上祂有在說第八識如來藏,他也就不能分辨十因緣真正的內容,也不能正確理解名色緣識、識緣名色的真正的意思。所以說「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圍繞」,事實上這個也是在描述現代的佛教界,因為現在的佛教界有些對於第八識如來藏,他們還是不願意完全的承認。可是第八識如來藏確實是可以實證,而實證之後確實可以一念破除二障,而且也逐漸能夠分辨三乘菩提的異同;可是如果否定了第八識如來藏,三乘菩提就無法分別,三乘所修的內容就會產生了混淆,表示三乘所修的內容變成是ㄧ樣。可是三乘所實證的內容是有所不同的,因為聲聞、緣覺他們觀察十二因緣的時候,乃至他們觀察十因緣的時候,事實上他們是不實證入胎識的;可是大乘菩薩知道十因緣觀的時候,他順逆觀察之後知道,原來有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作為法界的根本因。

這個時候菩薩就以禪法,大乘的禪法來參究。什麼是入胎識呢?入胎識到底在什麼地方?因為大乘菩薩能夠相信有真正的大乘禪法的存在,所以能夠去依於禪法的參究,然後因為廣修福德、護持正法的緣故,最後在善知識的指導之下,能夠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知道祂的所在,因為這樣子他就能夠獲得大乘見道的實證。有了大乘的實證之後,他對於三乘菩提他就能夠分別了,而且就沒有惡因緣所圍繞;可是如果沒有實證的話,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的話,他就有很多的惡因緣所圍繞著。所以有些出家衆,雖然他們知道第八識如來藏應該是存在的,也是可以實證的,可是受限於他們的寺院、道場的限制,所以他們沒有辦法真正親近能夠實證三乘菩提的善知識,所以反而他們就受到惡因緣之所圍繞著。所以我們從這個經典就可以知道,經典裡面所說的出家菩薩,事實上是指的真正內心出家、能夠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勝義菩薩;因為真正的出家是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因為祂永遠出離於三界之家。我們實證了第八識如來藏之後,才知道說原來我們的真我本來就是出家,依於真我,所以我們來修行、來修世出世間法,能夠捨棄世間而為眾生說解脫的殊勝、來說明解脫的勝妙、來教導ㄧ切眾生同樣來修學、能夠擺脫生老病死之苦。所以真正的出家菩薩,是能夠分別三乘菩提的差別的,而且並不困難,因為有實證的緣故啊!

而 且在經典裡面,也有這樣的意思在說明:事實上什麼是真正的修行呢?真正的修行並不是以表相來分別的。也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是說剃頭著染衣 就ㄧ定是真正的修行,因為在大乘法裡面是講四衆的平等,也就是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衆他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那在聲聞的道場裡面比丘、比丘 尼是超勝於優婆塞、優婆夷的,因為優婆塞、優婆夷他們是在家他們沒辦法急求解脫的,因為他們有家庭的繫縛;那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他們因為擺脫了家庭的繫 縛,所以他們可以急求涅槃。所以在聲聞道場裡面,比丘、比丘尼他們修行的條件可以超勝於優婆塞、優婆夷的,所以在聲聞道場裡面,優婆塞、優婆夷這些信眾必須要聽從比丘、比丘尼他們的指導,要言聽計從。可是在大乘的菩薩道 場僧團裡面,是四衆平等,也就是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事實上他們之間是沒有差別的,他們是沒有分高下的,他們之間只以是否實證來分出高下,也以 他自己修行的德行來分出高下。可是在所謂的高下那只是ㄧ種修行的ㄧ個次第而已,本質上還是沒有差別,還是不分高下的。因為大乘的菩薩是等視眾生的,並沒有任何的傲慢。

我們說在《阿含經》裡面,佛陀也提出這樣的看法,表示說:如果ㄧ個修行人他不是以外觀來分別的,所以出家與在家事實上也不以外觀來分別。我們看在《長阿含經》裡面,佛陀有這樣的開示:「佛說涅槃最,不以除鬚髮、害他為沙門。」經典裡面說:佛陀有開示,開示:涅槃是最殊勝的法,而且說不是以「除鬚髮害他為沙門」。沙門的意思就是,古印度的修行人的ㄧ個總稱,所以凡是修行人都稱為沙門,那沙門ㄧ般就是離開家庭去清修的人稱為沙門。這裡面佛陀就說,不是以「除掉鬚髮害他為沙門」,也就是什麼是修行呢?什麼是離家去修行、去苦修來探討宇宙生命的真相的人呢?來分辨這個事情,並不是以他是不是除掉鬚髮來作為分別的。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剃除了鬚髮,可是他沒有真正探討到涅槃本際的時候,事實上他也不能稱為真正的沙門 ;那如果說有人他是留了鬚髮,可是他可以探討到涅槃這個最殊勝的法,他也可以稱為是沙門的。所以在《長阿含經》裡面,佛陀就有這樣的開示:涅槃是最殊勝的法,然後不以除鬚髮害他作為沙門的。有這樣的教示,而這樣的教示,事實上所說的就是大乘道場,大乘菩薩僧團的四衆平等。

今天我們就簡單跟各位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