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8 16:23:17菩提

(轉載)宗通與說通第83集─宗通之究竟須具四法之一—福德(一)

該篇引用來自>>>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5/83

宗通與說通第83集~由 正偉老師開示:宗通之究竟須具四法之一—福德(一)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影音連結


阿彌陀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的節目,我們繼續來進行《宗通與說通》的課程。這個節目的課程,我們是依據佛教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所著的一本書,叫作《宗通與說通》,依據這本《宗通與說通》的開示內涵,來為大家說明佛法的正確知見,依此正知見的建立來成就未來實證佛菩提道的基礎。《宗通與說通》這本書,乃是由正智出版社印行,大家在收看這個節目的同時,一起搭配這本書來閱讀,這樣的搭配一定對你的建立佛法的知見有莫大的幫助。

《宗通與說通》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就是〈成佛之道〉,也就是說,成佛之道是在說明一個親證法界實相的證悟者,他必須應該有的見地;以及在證悟以後轉依於如來藏而繼續要通達宗門的菩薩們,他們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所應該具足而有的說通之相。在這本書以及我們的節目之中,同時也告訴一切的正信佛子,到底什麼是宗通的實質內涵;同時也在說明,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在證悟之後要如何繼續進修,才能夠究竟實證佛地的功德,對於達到究竟佛的時候,所應該具足圓滿的功德到底是什麼,這當中所應該實踐的法道是什麼,以及在進修佛地功德的過程之中,對於見道以及修道的次第,能夠有正確的認知與實踐。因此這本書的副標題就定為〈成佛之道〉,所以成佛之道也是我們所要講的內容之一。

今天課程是進行到書中的「第六章、宗通與禪定」的部分,我們今天將從第三節來開始為大家說明。前面的課程已由正旭老師為大家說明了本章的第一節,也就是宗通的通達並非只是禪定的實證,而是要親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以後,進而轉依如來藏而繼續進修,乃至成就佛道,因此對於宗通與禪定之間的分際,乃至一切佛弟子都應該具足了知;同時正旭老師也為大家說明了第二節的內涵,也就是說,讓大家知道宗門祖師所說的無念心體,並不是禪定裏面的定心。

今天我們將繼續從第六章的第三節開始,為大家說明後續的課程。而第三節的內容是說,宗通之究竟必須要具足四法的實證。也就是說,在大乘別教的佛菩提道中,唯一佛乘的法教之中,對於宗通的究竟圓滿,也就是要如何達到成為究竟佛,所必須具足四個部分的實證圓滿;如果任何一個部分沒有具足圓滿的話,那就不是究竟佛了。也就是說,大乘別教佛菩提道的宗通,乃是從第七住位的親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的明心「習種性」開始,這樣繼續進修佛道;於第一義諦的增上,歷經了十行位的「性種性」的圓滿具足,歷經了十迴向位的「道種性」的圓滿具足,乃至繼續十地的「聖種性」的圓滿具足,最後修集等覺菩薩的福慧圓滿,乃至到達最後究竟的佛果,成為究竟佛。也就是說成為福德智慧兩足尊的究竟佛,這樣的宗通究竟,必須要具足四個部分的實證圓滿。這四個部分是哪些呢?第一、要具足各個位階福德的圓滿具足,第二個、要具足無量的三昧的實證,第三、要具足四種圓寂的實證,第四、要有一切種智的具足圓滿。這四法乃是互相含攝而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必須要這四個部分統統具足圓滿,才能夠成就究竟的佛道,而達到宗通的究竟。

好,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部分——福德這個部分。福德的修集,乃是成佛之道最為基礎的。也就是說,福德的修集,乃是貫串在整個成佛之道的內涵當中,沒有一個位階不是需要福德的修集。也就是說,每一個位階統統都需要有該位階的福德修集圓滿才能夠達到;宗通的究竟圓滿,當然也不能離開福德的修集。我們從最初的十信位為例子來說明,開始說明其中福德的具足是非常重要,它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進而能夠以此類推,得知成佛之道的當中,福德的重要有其重要性;也讓各位學佛的大眾們知道,成佛之道所修集的福德,往往是越往上進步到達上一個位階的時候,其所需要的福德就更為深入而且廣大。

舉例來說,一個已經發起菩提心而要成就佛道的人,他在實踐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他是從十信位的凡夫地開始,他就開始修集這個十信位該有的福德資糧;而這樣努力的修集十信位該有的福德資糧,他是很努力的在世間法上面去利益眾生、慈濟眾生。也就是說,他開始信受了業果,他是信受因果的人,有初分的信受因果的功德,因此他會去履行十善業道。也就是說,他在累積當人該有的福德,他會在人天善法之中去利益眾生、去救護眾生;他在世間法當中努力,漸次的努力去行十善業道;同時也會對於眾生生活上的苦難,去慈濟眾生、幫助眾生。這樣的去累積十信位該有的福德,在經論當中是這樣說的,經論說:這樣的菩薩他會值遇諸佛菩薩及各個善知識,而會努力的在諸佛菩薩的座下,能夠承事做義工,奉侍諸佛菩薩;也努力的在諸佛菩薩的座下,供養諸佛菩薩;也努力的在修習人天的善法的種種善行、種種的菩薩行;也很努力的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他已經開始跟著大家一起學佛了,因此,他會有因緣親近很多很多很多的善知識;最後他會從善知識處來聽聞正法,來熏習正法,進而能夠瞭解三歸依的道理,知道真實的三歸依才能遠離異生性,也就是說,真實的三歸依才能遠離三惡道性。

他從善知識的種種開示當中,讓他知道一部分的因果道理,也讓他知道福德的修集是非常的重要,他也願意去修集此分的福德;因為真實受持三歸依的福德與功德,能夠讓眾生遠離三惡趣,能夠遠離地獄、遠離餓鬼、遠離畜生的惡業,也就是說,真實三歸依的正理能夠達到的時候,他能真實三歸依:真實歸依於佛,就不入地獄;真實歸依於法,他就不入餓鬼;真實歸依於僧,他就不入畜生。他知道三歸依、成就「四不壞信」的重要,這樣他就願意成為真正有三歸依——歸依佛法僧三寶的佛弟子。這樣的菩薩有時候要經歷一萬個大劫才能夠成就他十信位該有的福德,當他福德累積夠了以後,也就是圓滿了他十信位該有的福德,這時候他十信位圓滿;進而他就要轉入到初住位,去行該有的菩薩行、該履行的菩薩道。

到了初住位以後,他仍然是以布施為首來修行菩薩行。也就是說,初住位的菩薩乃是以財物布施,作為其修集福德的主要功課,學佛熏習捨心而成就聖財的一分;如此初住位來修行外門的六度萬行,外門的布施行為先,來漸次圓滿初住位的功德與福德。

接著他進入了二住位,繼續來修成佛之道,因而透過自己少分的善根福德,來繼續累積後續該有的福德。他是透過善知識的教導,能夠思惟整理,進而知道他必須要受持菩薩戒。也就是說,菩薩戒的受持乃是二住位菩薩所應該具足的福德資糧,因為 佛陀在經典中有開示,受持菩薩戒的佛弟子,可以讓這位佛弟子成就戒財的功德與福德。菩薩戒的受持無犯,於捨壽後,光是一個菩薩戒的功德與福德就能夠讓這位菩薩戒子往生天趣,所以我們知道,受持菩薩戒的功德福德很大。而且這個菩薩戒也是二住位菩薩該有的福德瓔珞,同時菩薩戒的受持,也是未來證悟法界實相,證悟法界實相進入宗通必須具備的福德之一。沒有不受菩薩戒的證悟菩薩,也就是說,就算證悟之前沒有因緣受菩薩戒,當你證悟之後也一定會受菩薩戒,而不會拒絕受菩薩戒;因為真正實證宗通者,他知道菩薩戒的重要,因此他一定會去正受菩薩戒,來補足他這一部分所欠缺的福德,如此才不會讓自己墮入未來世退轉的情形。至於宗通的退與不退,我們將在下一個章節來說明,這個地方就暫時略過不談,我們後面會談到這個問題。

這樣的菩薩,他進入了三住位來修忍辱行,修集忍辱該有的福德。他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能夠緣於眾生而生起忍,忍於眾生的忘恩負義,而願意繼續來行菩薩道度化眾生;忍於行菩薩道的煩惱無量,而願意繼續地努力斷除自己無量的煩惱;忍於佛法法門無量無邊,而願意繼續修學而實證來成就。以這個部分的忍辱福德,來迴向自己宗通的實證。他就這樣一步一步地開始,往宗通的實證而邁進。也就是說,為了實證法界實相心,為了親證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而明心,乃至能夠在十住位眼見佛性,這樣努力安忍來修菩薩行。這樣的菩薩,當他圓滿了忍辱行的福德的時候,就可以進入到四住位來修精進行。

這樣的菩薩,他在勤於斷惡修善,他努力地在斷除自己不善的身口意業,也努力地在修集一切該有的次法福德。也就是說,這樣的菩薩為宗通的實證來修集該有的精進福德,以及用精進的福德加行來排除現在於修道上的障難,這樣努力精勤地完成此位階的功德與福德。這樣的菩薩,因為自己精勤修學佛法,來伏除性障,勤修福德資糧,他在努力地聞思修上面用功,再加上善友福德的加持——這些善友、善知識能夠教導他在定力功夫上面得力——他這樣的熏習修習,在功夫上用心,成就一分定心所成就的福德;如此更為增進自己修道的信心,累積這一度該有的定福資糧,因此對於自己所行菩薩道——四宏誓願能夠心得決定。因為他心得決定的福德為支撐,能夠讓他不退;如果福德不夠的話,未來也是會退失菩提道的。

這樣具足心得決定福德的菩薩,他是願意在菩薩道上面用功而安止於三寶的行列之中,願意繼續在正法的僧團當中努力修植福德;如此心得決定的福德,在這位菩薩他藉由前面十信位,乃至三歸依所修集的福德,從初住位到五住位五度的福德支撐,為自己的性障伏除的福德累積為基礎;進而由這些福德因緣,能夠值遇善知識的開示,進入六住位來熏習斷我見的解脫正知見。如果沒有前面五度的福德支撐,這位菩薩就無法於現象界內去觀察蘊處界的虛妄無實,而實證斷我見的功德。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前面位階的福德具足圓滿,才有可能實證真正的解脫初果。進而要透過往昔與善知識結緣的這個因緣助力,這個福德因緣讓他能夠聞熏般若實相的正知見,於六度中去聞思修這個參禪,能夠在正法中利益眾生、護持正法;進而能夠發起勇猛心,盡形壽在外門六度萬行,累積見道該有的福德資糧;這樣子的話,他就能夠一分一分的往宗通的實證而邁進,也就是明心證真。這一部分的因緣成熟,也就是福德資糧的功德顯現,在六住位菩薩圓滿的時候,能夠一念相應而實證法界實相心,能夠「般若正觀現在前」;如果福德不夠的人,就算他能夠觸證到法界實相,也可能會因為福德不夠、性障的粗重而變成退轉的現象。這個我們未來會談到這個問題。

所以,一切佛法的實證,如果福德不具足圓滿,將成為空談。因此,宗通的究竟就是需要具足福德,更何況宗通的初分明心,都需要福德;乃至宗通的究竟圓滿,更需要福德。所以宗通明心的退轉部分,我們在下一個章節會討論。

我們再來說證悟明心的菩薩,他這樣的菩薩有一分宗通的功德,在他悟後相見道位之中,繼續累積廣大的福德,要往十住位眼見佛性的實證而邁進,成為世界身心如幻觀的成就,來邁向他的成佛之道。而且他這時候發覺他更需要廣大的福德,乃至超勝於明心的福德十倍以上。因此,悟後轉依如來藏,能夠在內門中行六度萬行,這樣努力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同時伏除自己的性障、慢心,來完成跨越習種性應該有的福德;同時也要努力地在定力上、慧力上以及福德瓔珞上面,能夠努力地修集;在遇到大善知識的引導下,能夠眼見佛性,親證世界身心如幻的功德,這樣能夠具足圓滿習種性,而邁入性種性的菩薩行。所以我們光從基礎宗通的部分來看,在在處處都需要具足福德的資糧圓滿。因此,在因地的宗通如此,果地的宗通更是如此。所以從這裏可以知道,福德的圓滿是非常的重要。

以此類推,菩薩繼續修後面的十行位性種性福德來長養聖胎,能夠轉依如來藏以長養菩薩性,來具足實踐菩薩行,來累積廣大的福德,一樣從內門之中的六度萬行來實踐;這樣夙夜匪懈地努力行菩薩行,為正法、為眾生而努力地修行,同時伏除更微細、更微細的性障作為福德資糧,成為此一性種性中大部分的功課;所以性種性十行位菩薩,在性障的伏除更為努力,乃至於更超勝於十信位及十住位的菩薩。這樣他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慢慢地伏除自己的性障,遠離欲界生的繫縛;如果是利根者,可以在十行位滿心的時候,就能證得初禪,而證得離生喜樂定,乃至甚至有的可以證得二禪、三禪的禪定定福。所以性障的伏除是非常重要,性障伏除的緣故,因此遠離了欲界的五蓋;這樣來行菩薩道利益眾生的同時,從初行的布施波羅蜜開始,乃至完成十行位應該有的福德,配合般若波羅蜜的熏習長養,在滿心的時候就會證得猶如陽焰的現觀。因此十行位的宗通成就,也是要以福德的具足為前提。

這樣的菩薩,進而進入到十迴向位來完成道種性的福德修集。道種性的菩薩乃是金剛性的菩薩,以金剛性第八識如來藏的實證功德,迴向救護眾生遠離邪見、遠離惡知識的邪教導。在破邪顯正的過程當中,同時也證入更為深入的般若智慧,這樣生生世世都以救護眾生迴向正道為其修行的職志;這樣他把破邪顯正當作他的主修,同時也累積廣大的福德,這樣歷盡了初迴向位到十迴向位,在滿心的時候,能夠證得猶如夢境的現觀,能夠安置眾生於正法中。因為這樣福德廣大的緣故,以這樣的菩薩行來完成三賢位該具足的福德。也就是說,要進入初地宗通之前,初地見道通達位的時候所必須要的條件,就是必須具足圓滿入地該有的福德;而這樣廣大無邊的福德,以這個福德為基礎,才能夠進入實證到初地歡喜地,進入到宗通的見道通達位,而進入修行位。也就是說,圓滿見道一切法要的實證,同時具足見道該有的福德修集,性障永伏如阿羅漢,利益眾生的廣大福德,搭配初分無生法忍、百法明門的智慧,以及佛前發起十無盡願,成就增上意樂的加行,這位菩薩就進入初地之中。

當他進入到修道位的初地菩薩,這個祂是以財施、法施作為祂六度萬行的主修;尤其是法布施,初地菩薩尤其以法布施來利益眾生,因此福德的修集更為廣大、更為圓滿。

因為修集福德是很重要,但是在修集福德的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以智慧為先導來作抉擇。平實導師常常勸告我們這些作弟子的說:「一切的學佛人,千萬不要在邪法邪教導當中來護持,也不依邪見來修福,因為那是最可憐的人。」所以說,修福雖然是非常重要,但是它是能夠宗通通達的一切階位都需要的資糧,可是卻要以這個智慧為先導,來當作前提來修集的福德。所以這個福德的累積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今天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先暫時說到這裏。那後面另外三個,我們將於下一節課來為大家說明,福德以及無量三昧、四種圓寂、一切種智相互的關係。

今天謝謝大家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