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26 16:32:59牛頭犬
「經典‧楚浮」影展:《夏日之戀》
大概不少影迷都會同意,《夏日之戀》是楚浮,甚至是法國,最美麗的愛情電影。不過冠上「最美麗」這個形容詞,恐怕會讓人有些胡塗,因為這部描寫一段糾纏多年三角戀情的黑白電影,它的卡司,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很難稱得上是俊男美女的組合(我從不認為珍妮摩露和美麗搭得上關係),故事也算不上什麼淒絕美絕的偉大真愛,攝影和音樂是十分迷人沒錯,但「最美麗」說來也實在太沉重了些。不過,就我而言,《夏日之戀》的美麗,出自於它對於人物內在,詳細多面且真情流露的描繪,還有影片由外而內散發出的那股自由意念。
《夏日之戀》是楚浮的第三部劇情長片,不同於第一部《四百擊》的自我挖掘、第二部《槍殺鋼琴師》對美國類型電影的反芻,在這部影片中,楚浮選擇了重返法式文藝電影的傳統,而不同於他身為影評人時期所嚴加躂伐的那類死板板又文謅謅的文學電影,楚浮在影片中不畏瑣細地大量鋪陳,流露出溫柔與殘酷、浪漫與現實的感情,並自由大膽地運用各樣的電影語言,讓這部文藝片非但絲毫不見死氣沉沉,反而隨意自然地讓觀眾感受到影中人的呼吸。
在這部影片中,楚浮落力最深的就是女主角凱薩琳,或許他知道,只要這個獨特極了的角色一旦塑造成功,整個故事就會活了起來。所以他不僅找來當時已因馬盧的《孽戀》而紅極一時的性格女演員珍妮摩露來演出,而光是她的出場(從希臘雕像大特寫的預示,到她臉部五官的特寫),簡直就像恭迎女神般地仔細專注。而後,無論是三人賽跑時快速搖晃的鏡頭運動,她一躍而入塞納河時俐落切換的畫面,還是她扮男裝畫上鬍子時的鏡像,楚浮讓這個意外捲進兩個男人友誼之間的女人,散發出獨立自信、大膽無畏卻帶有些許謎樣色彩的光芒。然而,到了影片中段,離開了巴黎,凱薩琳與其中一人結婚並定居德國鄉間後,楚浮瀟灑恣意的筆觸似乎便收斂得多,雖然仍有某些片段,對女主角的真誠與熱情依然難捨,如他們三人重逢並暢談生活的時候,楚浮刻意讓女主角的一顰一笑在剎那間的定格中,呈現出如同印在腦海中的畫面般永恆,還有女主角在寧靜舒適的屋內哼唱那首歌詠生命與愛情的曲子時,楚浮也以相當的耐心,溫存地凝視著她優雅的魅力。不過,她殘酷又瘋狂的舉止,卻漸漸讓影片的調性冷了下來,而且越來越陰沉...做為最後的勝利者,珍妮摩露無懈可擊的演出確實一把主導了整部影片的走向。
做為《夏日之戀》原片名的兩個男主角,雖然不可避免地被壓在珍妮摩露的光彩下,但兩位演員恰如其份的演出,在珍妮摩露不斷地掀起情緒波瀾的同時,將感情慢慢地內化成心理的矛盾與困惑,加深了感染力。而在楚浮刻意營造的對比之下(特別是在室內景時),兩人各自的性格表露無疑,讓他們既競爭衝突又和諧並存的深厚友誼,立體地呈現在銀幕上,而兩人與女主角間的微妙關係,也為後面的事件埋下伏筆(無趣但深情的朱爾,顯然綁不住野馬般的凱薩琳,而熱情又自信的吉姆,似乎又不願困於佔有慾無限的凱薩琳)。
另外,稍微熟悉楚浮愛情電影的影迷們,或許也可以在這部影片中找到一些作者論的脈絡。自信又大膽的女主角凱薩琳,像是女神與娼婦的綜合體,暗藏著楚浮對母親多重且矛盾情結,而兩位男主角,日耳曼裔的朱爾,有著楚浮作品中內斂、害羞又深情的主人翁性格,而法國籍的吉姆,卻也呈現楚浮本身浪漫、自由、英雄主義但畏於承諾的男性特質,像是他自我的一分為二。兩者在這個無望戀情的故事中對照起來,格外複雜有趣,無怪乎楚浮會對這部小說愛不釋手。
而這部片最迷人之處還是它那種活潑自由的態度,無論是導演拍攝的風格手法,或是他對於人生及愛情的獨特哲學。楚浮對於三個主角的描述,用了很多瑣細的片段來表現他們的自由心性,甚至運用很大量的畫外音來補充影像上的不足,這雖然讓影片呈現出一種說書般的風格,卻因導演敘事上的自由跳躍,而不致於讓整部作品困於文字之中,甚至在許多時候,這種優美文字的輔助,提供了畫龍點睛的效果,拉長了那種美麗淒涼的情緒。
1962年於法國上映的《夏日之戀》,飽足地吸納了那個時代知識份子追求自由的浪漫想法,讓這部描述二十世紀初男女情愛的悲劇,有著一股青春美好的氣質。而片中男女個個出口成章、心胸開闊、無所拘束,因此故事中並沒有一般灑狗血、言情小說式的濃稠黏膩,反而從處理得雲淡風輕的感情困境,還有人物峰迴路轉的心路歷程中,觀眾看到了情感的厚度與密度,最後更因為嚮往,進而投入,進而深深地感受到悸動。
《夏日之戀》是楚浮的第三部劇情長片,不同於第一部《四百擊》的自我挖掘、第二部《槍殺鋼琴師》對美國類型電影的反芻,在這部影片中,楚浮選擇了重返法式文藝電影的傳統,而不同於他身為影評人時期所嚴加躂伐的那類死板板又文謅謅的文學電影,楚浮在影片中不畏瑣細地大量鋪陳,流露出溫柔與殘酷、浪漫與現實的感情,並自由大膽地運用各樣的電影語言,讓這部文藝片非但絲毫不見死氣沉沉,反而隨意自然地讓觀眾感受到影中人的呼吸。
在這部影片中,楚浮落力最深的就是女主角凱薩琳,或許他知道,只要這個獨特極了的角色一旦塑造成功,整個故事就會活了起來。所以他不僅找來當時已因馬盧的《孽戀》而紅極一時的性格女演員珍妮摩露來演出,而光是她的出場(從希臘雕像大特寫的預示,到她臉部五官的特寫),簡直就像恭迎女神般地仔細專注。而後,無論是三人賽跑時快速搖晃的鏡頭運動,她一躍而入塞納河時俐落切換的畫面,還是她扮男裝畫上鬍子時的鏡像,楚浮讓這個意外捲進兩個男人友誼之間的女人,散發出獨立自信、大膽無畏卻帶有些許謎樣色彩的光芒。然而,到了影片中段,離開了巴黎,凱薩琳與其中一人結婚並定居德國鄉間後,楚浮瀟灑恣意的筆觸似乎便收斂得多,雖然仍有某些片段,對女主角的真誠與熱情依然難捨,如他們三人重逢並暢談生活的時候,楚浮刻意讓女主角的一顰一笑在剎那間的定格中,呈現出如同印在腦海中的畫面般永恆,還有女主角在寧靜舒適的屋內哼唱那首歌詠生命與愛情的曲子時,楚浮也以相當的耐心,溫存地凝視著她優雅的魅力。不過,她殘酷又瘋狂的舉止,卻漸漸讓影片的調性冷了下來,而且越來越陰沉...做為最後的勝利者,珍妮摩露無懈可擊的演出確實一把主導了整部影片的走向。
做為《夏日之戀》原片名的兩個男主角,雖然不可避免地被壓在珍妮摩露的光彩下,但兩位演員恰如其份的演出,在珍妮摩露不斷地掀起情緒波瀾的同時,將感情慢慢地內化成心理的矛盾與困惑,加深了感染力。而在楚浮刻意營造的對比之下(特別是在室內景時),兩人各自的性格表露無疑,讓他們既競爭衝突又和諧並存的深厚友誼,立體地呈現在銀幕上,而兩人與女主角間的微妙關係,也為後面的事件埋下伏筆(無趣但深情的朱爾,顯然綁不住野馬般的凱薩琳,而熱情又自信的吉姆,似乎又不願困於佔有慾無限的凱薩琳)。
另外,稍微熟悉楚浮愛情電影的影迷們,或許也可以在這部影片中找到一些作者論的脈絡。自信又大膽的女主角凱薩琳,像是女神與娼婦的綜合體,暗藏著楚浮對母親多重且矛盾情結,而兩位男主角,日耳曼裔的朱爾,有著楚浮作品中內斂、害羞又深情的主人翁性格,而法國籍的吉姆,卻也呈現楚浮本身浪漫、自由、英雄主義但畏於承諾的男性特質,像是他自我的一分為二。兩者在這個無望戀情的故事中對照起來,格外複雜有趣,無怪乎楚浮會對這部小說愛不釋手。
而這部片最迷人之處還是它那種活潑自由的態度,無論是導演拍攝的風格手法,或是他對於人生及愛情的獨特哲學。楚浮對於三個主角的描述,用了很多瑣細的片段來表現他們的自由心性,甚至運用很大量的畫外音來補充影像上的不足,這雖然讓影片呈現出一種說書般的風格,卻因導演敘事上的自由跳躍,而不致於讓整部作品困於文字之中,甚至在許多時候,這種優美文字的輔助,提供了畫龍點睛的效果,拉長了那種美麗淒涼的情緒。
1962年於法國上映的《夏日之戀》,飽足地吸納了那個時代知識份子追求自由的浪漫想法,讓這部描述二十世紀初男女情愛的悲劇,有著一股青春美好的氣質。而片中男女個個出口成章、心胸開闊、無所拘束,因此故事中並沒有一般灑狗血、言情小說式的濃稠黏膩,反而從處理得雲淡風輕的感情困境,還有人物峰迴路轉的心路歷程中,觀眾看到了情感的厚度與密度,最後更因為嚮往,進而投入,進而深深地感受到悸動。
你好~~
我明天正要打算去看這部電影呢
所以正在瀏覽關於這部電影的資料
你的講評很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