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20 17:13:25牛頭犬

《戰地琴人》The Pianist

《戰地琴人》The Pianist

雖然在開場時,銀幕上並沒有立即昭示出這是「一部羅曼波蘭斯基的電影」,不過,很明顯的,如果《戰地琴人》,這部獲得坎城金棕櫚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風光影片,在觀眾的預期心理中,並不是「一部羅曼波蘭斯基的電影」,那麼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會失去意義。

若是你不帶任何成見地看這部片,很可能會認為它不過是又一部描述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電影,而且在敘事上,並沒有太多高潮迭起的戲劇魅力,無論是對於大時代下人間情感的描繪,或是對那種「在地獄裡萌現的人性光輝」的凝視,不但沒有濃度夠強的感傷煽情或溫柔撫慰,甚至顯得有些冷淡。你會發現,這個故事淨是繞著主角瓦瑞史培曼這位波蘭猶太鋼琴家,多次九死一生的經歷打轉,與周遭的親人、朋友、同胞與善意的陌生人間,沒有太多產生意義的交集,連常被拿來當做故事主軸宣傳的「猶太逃犯與德國軍官間的惺惺相惜」,其實在兩個多小時影片中也不過是二十分鐘左右的篇幅,它當然不是另一部《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

不過,當它是「一部羅曼波蘭斯基的電影」時,產生的意義就截然不同了。羅曼波蘭斯基可不是史蒂芬史匹柏,對他來說,納粹迫害猶太人、克拉科集中營的屠殺、殘暴肆虐的戰火,是無需藉由揣想模擬,一觸碰就歷歷在目的童年夢魘。他在那個時代裡失去了母親,與父親分離,十歲左右的年紀便得在戰禍下的波蘭鄉間,依附著善意陌生人的施捨而存活下去,《戰地琴人》這樣一個描寫死中求生的故事,怎麼可能讓他毫無感觸。於是站在這個角度來看,你或許就會發現,羅曼波蘭斯基是多麼小心翼翼地在收斂著自己的情緒,他讓自己(鏡頭)退到盡可能是冷眼旁觀的位置上,冷冷地記述著,沒有激情、閃避嘶吼、 無需催化煽動,波蘭斯基彷彿想告訴觀眾,這就是他見證過的世界,沒有誇大、沒有聳動,是真實的恐怖。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保持距離、冷眼以對,就彷彿是波蘭斯基只要再跨近一步、再多釋放出一點感情,這一切就會因為過於沉重、痛苦、難以承受,而使他的心靈崩潰。

所以波蘭斯基要選擇這樣一個故事,「近乎冷靜、科學化的客觀」(他描述原著之所以吸引他的地方),來觸碰這個他近半個世紀的電影生涯中首度願意正視的「切身之痛」,還可以藉著優雅流暢的鋼琴音樂(當然有蕭邦的夜曲、波蘭舞曲,還有貝多芬的「月光」)做為寄託與支持,伴著他與故事的主人翁度過那漫漫的暗夜之旅。

所以,波蘭斯基的冷淡與瑣碎並非是無動於衷,在影像中流洩而出的,更像是痛苦的迴避與遮掩(就像他為悼念亡妻而拍的《黛絲姑娘》Tess)。於是在一些細小的片段中,我們透過他揣揣不安的鏡頭,或是意在言外的凝視,看到那透露出的激動與傷懷,卻也因此顯得特別的強烈、格外的波濤洶湧。

當然,以超現實主義起家、擅長緊繃情境的羅曼波蘭斯基,在這部寫實的電影裡,還是不負所望地露了幾手,雖然敘事冷靜平淡,不過數場冷血屠殺與亡命逃脫的戲,怵目驚心的張力還是存在,而當鋼琴家在演奏時,配合著情境的不同,他也能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調與氣氛,證明波蘭斯基的確還是匠心獨具的。只不過,最懂得去刺戳、扒現脆弱人性的黑暗面與可悲可鄙的波蘭斯基,在面對這樣一個需要陳述「人性光明面」的故事裡,似乎那犀利的眼光無處投射,只能矇著眼含混地幾筆帶過,對他而言,或許真的是難以避免的缺漏。

艾德林布洛狄的演出也是這部片的關鍵,如果不是他的真情流露,波蘭斯基極盡壓抑下的真實情緒,將會更隱蔽。

說到猶太人,雖然這幾年來我的政治立場是反猶、反以色列的,不過有兩個同一天出生的猶太人卻是我無法抗拒、排斥的:貝蒂蜜勒Bette Midler與伍迪艾倫Woody Allen。

在電影大慘敗、影集提前洛幕、被踢出唱片公司後而沉寂好幾年的貝蒂蜜勒,這陣子全把心力擺在環保工作上,特別是她的紐約公園修復計劃,不過今年中後她又將重回演藝圈,同時推出幾項表演計劃。這包括了十月份起的巡迴演唱會,同時將推出一張由貝蒂和老搭擋巴瑞曼尼洛合作,向「永遠的女孩歌手」蘿絲瑪麗克隆尼致敬的爵士歌曲專輯,如果你曾看過貝蒂的《昨日今日永遠》For The Boys或是聽過這部片的原聲帶,就會知道這個消息是多麼令人振奮了,我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渴望貝蒂能出一張爵士歌曲專輯了。此外,貝蒂也將重回電影界,她將和妮可基嫚合演七○年代老片重拍的《The Stepford Wives》,由《新郎向後跑》In & Out的編導保羅魯德尼克及法蘭克歐茲再次合作的作品,貝蒂將演出妮可基嫚的好友,她們發現了一個祥和美國社區裡,那些快樂溫馴的家庭主婦們共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