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13 18:33:36牛頭犬

行入死蔭之地(一)《時時刻刻》The Hours

行入死蔭之地

每一個卓越的作家,或許都有個瘋狂敏感的隱蔽心靈,那兒不見天日,像是個遍布著沼澤或湍流的幽深林地,稍一失足就會被淹沒、被吞噬。但當你行入這片死蔭之地,而且有勇氣探得夠深入,或許就會見到意想不到的奇異美景。接著就讓幾個卓越的引導者帶領我們進入作家內在的陰暗面,探勘那鬼影幢幢的死蔭之地。

《時時刻刻》The Hours

吳爾芙夫人將她對外在(如她姊姊般嫻雅莊重、受人景仰的貴婦人)和內在(一個脆弱、不穩定卻亟欲掌握自己生命的靈魂)兩種對比的渴求,投射在官夫人克勞麗莎達洛維和退役軍人塞普提摩斯身上。而這兩個角色被美國作家麥可康寧漢搬到了二十世紀末,變成為出版編輯克勞麗莎范恩與愛滋末期的桂冠詩人理查布朗,然後他再退回到五○年代,將兩者融合化為一名家庭主婦蘿拉布朗,她力圖鎮定的外表,與蠢蠢不安的心靈。

這便是《時時刻刻》的情節,從作者(維吉妮亞吳爾芙)、作品/角色(達洛維夫人)到讀者(蘿拉布朗),三個脈搏隱然相繫的女性,在那個足以代表一輩子的某一日裡,藉她們荒蕪的生命,共振出澎湃慘烈的心靈史詩。

由於【達洛維夫人】是我所讀過最震撼的文學作品之一,所以當兩年前我第一次讀完這部普利茲獎得獎作品【時時刻刻】時,只感到興奮,並不特別感到滿意。原因是這部小說過於精準刻意,將作家本身的解讀與重塑,建構得太過嚴密,以致於吳爾芙夫人那種恍惚的、渾然天成的、不可定型的奇特美感,無可避免地被框限住了。然而,這部改編自小說【時時刻刻】的同名電影,在善於刻劃複雜道德處境的英國劇作家大衛海爾的手中,更是變本加厲,不僅把將原著的章節打碎,將三條情節線大膽地並置,更以極瑣細的拼貼,將故事的點滴以微妙的相似性拉在一塊兒相互對照。這簡直是刻意、精準得太過頭了。

但意外的是,它所產生的效果,卻不只是讓我興奮,卻更讓我感到滿意。

我曾以波流中的漂浮與迷宮中的漫步,來比喻【達洛維夫人】與【時時刻刻】的差異(或許有些不倫不類),那麼電影版的《時時刻刻》,或許就該比喻為因為暈眩,而在迷宮裡莫名地漂浮了起來。這不只該歸功於用心良苦的編劇,導演史蒂芬戴德利出色的調度也是關鍵。

和原著一樣,故事從吳爾芙夫人1941年自溺於河流中的情節開始,戴德利迅速露了一手奇妙的平行剪輯技巧,讓吳爾芙夫人的死、她寫遺書的過程,與丈夫讀遺書的畫面,三個不同時間與空間的敘事,在叨絮的遺言中緊密地層層疊疊,堆砌起驚人的劇情張力,以及思緒般跳躍的錯覺。就此,揭開了故事的序幕...

從醒來的那一剎那起,編導小心翼翼地來去於三○年代、五○年代與二十一世紀初(克勞麗莎的時代改為2001年),交織三個女人某日某時的生命觸動。原本看來只是點小聰明與小技巧,但漸漸地我發覺,編導運用這些巧合與偶然讓三段故事在瞬息間轉換交錯,似乎和【達洛維夫人】中以大笨鐘的鐘聲做為意識流的轉折,與幻想現實間的媒介一般,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突然我發現了,彷彿《時時刻刻》已經不再是三個女人的故事了,而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她是維吉妮亞、是克勞麗莎,也是蘿拉,每一次劇情的跳接,就像意識流中的一段階差,讓她落進了同個靈魂的另一個化身中(或說是腦中的另一個世界),她同樣都是那麼地痛苦、恐懼、茫然、寂寞,「如果現在就死去,正是最幸福的時刻」她也都這麼想著。而她即將面對一場死亡(可能是她所創造的、她所目睹的,或她所企圖的)、一個吻、一次抉擇,幸福平靜的表面將在眼前崩解,露出瘋狂顫抖的內在。

吳爾芙夫人的喃喃自語與心靈獨語、達洛維夫人的長篇念白與嘶喊、布朗夫人的漠然呆滯與落淚,相互之間「陌生疏遠卻又其實那麼熟悉」,她們隔著遙遠的時空觸動著對方,並合而為一。於是在這兒,每一條線都成為了另兩條線的延伸與內化,原本稍嫌單薄的三個角色,也在彼此互補和擴展之下,變得豐潤多面,而那股縈繞不去的感傷,更在燈熄之後,仍不斷地蔓延出去。

回到最初,維吉妮亞口袋裡裝著石頭,走到了河流的中央,湍急的流水中,她只剩下一顆頭露在水面外。再一步,再一步就要滅頂了...然而,誰又不是呢?

大衛海爾的劇本為了讓三段故事均勻的對唱,不得不刪減掉原著中吳爾芙夫人段落構思情節時精彩的心理描寫(個人覺得那是原著裡最棒之處),以及達洛維夫人部份的許多仿擬的橋段(包括莎莉與過氣明星的約會、女兒與邋遢女伴去買鞋,及理查舊情人的痛苦戀情),還增加了布朗夫人部份的後續,使這部電影與【達洛維夫人】的血緣更加疏遠,卻因此擺脫了許多障礙,變成更獨立的創作品。而從吳爾芙夫人的生命困境、她的經典【達洛維夫人】、小說【時時刻刻】,到電影《時時刻刻》的劇本,分別從前者身上吸取養份,而開展出不同姿態、顏色的花朵,而相互輝映,這般人生/文學/延伸/改編的關係,似乎也正與「時時刻刻」故事中作者/作品/讀者間的奇妙連繫,共同唱和對應,構成更斑斕撩亂的圖象。

PS:原來吳爾芙夫人當時靜養避居的地方是里奇蒙,那真是個美麗寧靜的小鎮,我愚蠢地搭了近四個小時的船走泰晤士河到里奇蒙,延途實在難得有幾處美景,結果真正美麗寬闊的里奇蒙公園(會有鹿從身邊走過耶),還有那可愛溫馨的小城鎮,只剩下三個小時可逛,回程時才發現,原來從里奇蒙站到我下榻旅館的那站,只需要花四十分鐘就可以到達,讓我後悔得半死。所以,如果要我選三段故事中最喜歡那一段,無疑的我會選吳爾芙夫人那段。至於三個女演員誰演得最好,我會說,梅莉史翠普的火候最夠,可惜角色最糟(原著也屬仿達洛維夫人那段最乏味),因為要撐起這個角色的枝節太龐雜,卻多半被砍掉了,使她的處境很難讓人感同身受,更何況,梅莉的形象原本就和達洛維夫人(像隻小鳥兒)有段距離,即使她能完美地掌握長篇念白的情緒、能瞬間變換表情、隨時能讓眼角滲紅泛淚,卻還是很難彌補。茱莉安摩兒漠然低調的神情,以及有氣無力、冰冷蒼白的口吻,對於角色的表現最為精確,感情的收放之間拿捏控制得讓人完全相信她就是蘿拉的不二人選,是最恰如其分的演員。而妮可基嫚,除了她的假鼻子外,無論從神情、語氣、身形、步態到念白,都和我想像中的維吉妮亞吳爾芙如出一轍,溫柔、脆弱與瘋狂、強硬,在她內斂與恍惚的表演中,更調和得簡直不可思議,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最大驚喜。不過我還是認為即使她們三個加起來,仍比不上凡妮莎蕾格烈芙97年所完美詮釋的《達洛維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