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盜竊的人生
《第四張畫》
不知道是有意或無意,影片的最後,導演鍾孟宏用了不像是拿來過場的長拍,呈現了男孩在樹林小徑的快步行走,這跟拍鏡頭長得讓我不禁聯想起了楚浮《四百擊》的最後,少年安端逃離觀護所的時刻,讓我還有點兒期待起男孩接著會驀然回首,讓觀眾們看到,他特寫的臉龐上,哀傷又茫然的眼神。
結果並沒有!
這時的畫面突然跳接到了課堂上,在老師的交待下,面對著鏡子,男孩將要完成他的
第四張畫。
意外地,這是個比我的想像還要更有力的收尾,讓我黏在戲院的座位上好一陣子。
導演鍾孟宏延續著他在《停車》中強烈的個人風格,運用不寫實的詭奇影像去呈現社會現實,在感傷壓抑的悲劇氣氛中夾雜短劇式的荒謬笑料,讓影片維持在一種高張力的突梯氣氛中,強化了角色與環境、角色與角色間的內在衝突性與對比性。
《第四張畫》讓我聯想到《四百擊》,因為它們都是關於孩童被社會與家庭剝奪掉存在感的故事,但在《第四張畫》中,除了兒童敏銳易感的心靈,創作者更試圖去刻畫外在的環境,當前台灣社會邊緣的灰暗生活。
影片中藉由一張張男孩的素描畫,做為男孩不同生活段落的轉折點,標記出性與死亡的成長符號。而也同樣反覆在片中出現的,是人物在鏡頭前,陷入恍惚狀態的長長自白:校工的童年回憶、母親的往事追悔、繼父的無奈告解,導演故意在這些時刻裡,透過光影、聲音、幻象,加入了些許陰鬱魔幻的特質,讓已死去的、遺失的童年純真,隱約地再現,也回過頭去批判那摧折無辜青春的殘酷現實。畫與話兩相交疊,似乎讓我們看到了,社會中某些我們沒有勇氣去正視的角落。在那裡,成長所意味的,或許是不斷失落與無盡墜落的過程。
有趣的是,兩個先後進入片中小男主角生命中的「外人」:校工與小混混,呼應般地重複著相似的舉動:請男孩吃飯、騎車載男孩、帶男孩偷竊...建構出一種宿命式的氛圍暗示,彷彿是男孩掙脫不出的底層生活(校工的戰時童年故事,以及小混混生活的真相,隱約地指出他們都是曾被環境剝奪走童年與希望的人)。他們闖入無人的空屋,搜刮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錢、雜物、便當),乍看之下似乎是為了生活而不得不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也像是在對著這個盜竊走他們人生與夢想的世界,做出憤怒但無可奈何的反叛嗎...
面對鏡子,畫出自己。我們在這裡才看到特寫中男孩水汪汪的眼睛,洩露著哀傷與茫然,接著,他垂下了頭、閉起了眼。
真實的自己、未來的道路,究竟會是什麼模樣?有時,令人不敢看也不敢想。
鍾孟宏導演在影片最後,從類似他前作《停車》中,對於社會角落裡的陰暗與悲涼,那種外向式的探觸,轉而拉回到他紀錄片《醫生》中,對於青春生命的脆弱與無助,那股內斂的感嘆。
在這兒,張牙舞爪的光怪陸離褪去了,他的凝視因此變得深邃,他的哀傷也因而更為逼人。
(全文完)
下一篇:眾聲喧嘩的告白
謝謝您對"長日將盡"的回覆,我也希望相信這個結局是光明的,看了您的文章才發覺"長日將盡"中的達頓爵爺與"浮世畫家"中的小野畫家這兩個人物的塑造真的是很像。也才感受到史蒂文最後在陌生人前的悔恨,有更深一層的涵意。
嗯!怎麼在這裡留言那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哩?抱歉抱歉!實在是因為我也看了第四張畫,不知怎地不是很喜歡,看到網路上有影評也提到四百擊,我還特地在土豆網上馬上找來從頭仔細看一遍,奇怪,可能是我太駑鈍了,實在感受不到兩者除了主題相似外還有什麼共同之處,真是怪啊!
可能是我實在太討厭影片中的人物那種蔡明亮式的不快樂與對生活灰心的標準表情吧!從媽媽這個角色出場開始,心裡就有點反感,雖然必須承認這是部好電影,BUT無法很喜歡,偏見之下,那第四張畫的特寫鏡頭也連帶沒有非常震撼我了。(實在不好意思承認最後的幾秒我還恍神了一下想到我現實人生中待會兒要面臨的一個小問題哪!^_^)
THKS!
我想《第四張畫》會讓我聯想到《四百擊》主要原因,應該就是那種社會和家庭對於一個完全無辜兒童所產生的剝奪感吧!電影同時呈現了孩童的天真趣味,以及這個世故而且殘酷的世界帶來的壓迫性,最後讓孩子走上了茫然無助的困惑之路。
而其他你所說的部份,我其實真的可以體會你的感受,
這是一部很用力的作品,不是渾然天成的,看起來頗有壓力,
或許也因此,會和觀眾保持著一種距離感,很難全然投入其中。
後來看的那部《當愛來的時候》就是一部完全不一樣感受的電影,
或許你可以看看!
感謝你的回應!! 2010-11-04 2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