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3 16:05:11牛頭犬

傅聰的蕭邦‧華達的沙灘

在觀賞阿涅絲華達(我知道,我以前都譯為艾格妮絲華達,Sorry!)的紀錄片新作《沙灘上的安妮》Les Plages d'Agnes時,在我的腦中、耳邊,不斷地重現前一晚在音樂廳欣賞的「蕭邦鋼琴演奏會」,演奏家是現代鋼琴詩人:傅聰。

 

雖然多年來,傅聰的蕭邦似乎越來越有被刻板印象化的感覺,但那晚的演奏還是讓我感動不已。因為我所看到、聽到的傅聰,已經遠不只是個技藝超群的演奏家,更是一個內在涵養廣闊又深不可測的藝術家,他所展現出的那股優雅莊重與氣定神閒,簡直讓許多善於製造高潮氣氛的演奏者,聽來宛如跳樑小丑一般。當他演奏A大調變奏曲『帕格尼尼的回憶』時,就像是個出神入化的魔術師,輕鬆地台上一站,沒有嘩眾取寵的招式比劃與廢話,彈指間就是一束鮮艷的玫瑰,袖口一擺就是隻蹦跳的兔子。而在下半場中,一口氣演奏完成的兩首夜曲(蕭邦生前最後的作品),既是盤埢著憂傷愁緒,又是那麼的沉靜超然,和前半場的夜曲呈現出大不相同的情調,到了第二首(op.62-2)的最後,那股華美、溫柔與甜蜜,更變得如初脫軀體的靈魂般,充滿對於生命與世間的不捨、繾綣與哀傷,簡直摧人落淚(正是大師口中的「淚眼望花」啊)。而我最讚嘆的,還是他所演奏的『船歌』,他就像是將一軸中國畫卷往前輕輕一拋,便緩緩地開展出來,不一樣的風景、不同的生命體會,在悠然的態度中,沒有一絲勉強地在眼前揭露,那樣的境界,不僅是詩意,還有些許禪意。

而我在欣賞陶醉的過程中,似乎也發現,高齡七十六歲的傅聰,坐在鋼琴前、彈著蕭邦的他,看起來並不像是在演奏,反而更像是在傾洩,彷彿他指頭上有個水龍頭開關,一旦坐定啟動,自然就會有音符源源不絕地流淌出來。因此,那音樂幾乎是不帶情緒、未經思考的,幾乎就像是發自潛意識般的直覺反射,行雲流水、不可扼抑。我想,正是因為幾十年來,這些音樂早就已經被他撫碰、理解到滾瓜爛熟,而其中的結構、內涵、意念、感觸,更早已讓他鑽入骨髓深處。簡而言之,蕭邦的音樂,本來就已經是他生命、身體裡的一部份(同時又有兩人生命經歷上的種種心戚戚的相似處),他所需要做的,只不過是單純地將他的這個部份,在聽眾面前釋放出來。

所以,這場演奏會只是個儀式,一個展示自己人生經歷與思想哲學的儀式。

而《沙灘上的安妮》,對阿涅絲華達而言也一樣,是個生命的儀式。




華達以倒退著行走的方式,回到了童年時玩樂的比利時沙灘、回到了躲避戰禍的塞特海邊,那兒也是她電影生涯的起源(《短角情事》La Pointe-Courte),她逆著河流北上巴黎塞納河畔,重溫學院時的青春,又直下柯西嘉的海港,笑談輕狂的自我放逐,她退到了與賈克德米共度顛簸六○年代的洛杉磯威尼斯海灘、飄蕩在兩人相互激發創意與依偎扶持的諾慕提島海邊...海浪沖蝕著沙灘,淘洗著生命的記憶。

「我回憶,故我存在。」...倒退著行走,才能看得清楚來時的路...

但是,阿涅絲華達在這「夫子自道」的生命追憶裡,卻並沒有流露出自溺的神情,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她更像是個裝置藝術的導覽員。不僅是過去拍攝的電影片段,被她隨意紛雜地拼貼在這部紀錄片中,隨著她的生活經歷,而如萬花筒般轉動出獨特的色調。而當她身處於好友與工作團隊們,特地在她故園舊地所搭建,一個個重現的、幻想的場景裡時,她也是一副瀟灑自在的模樣,甚至有時還刻意去拍工作人員的佈置過程,有時也露出宛如旁觀者(或是誤闖進其中的遊客)的笑容。

她會輕輕地拍拍數十年老友的肩並親暱地聊上兩句,她會在已逝的藝術家同僚照片前灑上玫瑰與秋海棠,她會去凝視賈克德米的墓地,她會扮裝和自己的兒女孫子快活地互動,她會拖著粗重的電纜再度經過熟悉的左鄰右舍,她會在充滿記憶的海灘,看著鏡頭、帶著笑意、有些笨拙地倒退著行走...她讓自己的生命,變成了一塊又一塊、彷彿以裝置藝術呈現的夢樣展覽場。

於是,你會發現,這樣的一部紀錄片,竟然意外地不帶有什麼情緒。沒有淚眼婆娑、雙唇顫抖,沒有設計好的驚奇或意外的轉折,沒有漫長的八卦訪談或歌功頌德,只是一派的自然輕鬆、彷彿信手拈來。影迷們或許想知道更多她作品的來由或花絮、媒體們或許想挖掘更多關於德米的死或關於名流私生活的秘辛、民運人士或許想看到華達以古諷今來表達對時局的看法...但卻都只有輕輕一筆,沒有過多的著墨。

然而,這部紀錄片卻是這麼樣的飽滿、感性、溫柔又睿智,甚至到達一種神奇夢幻的境界,它遠遠超越了紀錄或是傳記的表象,隱然變成了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一種生命的哲學。因為,這部電影,就是阿涅絲華達本身,既豐富精采充滿想像力,更吸納了多年累積的思想、態度與智慧。



所以,當已經年過八十的華達,自己帶領著觀眾去回顧、去撿拾,她生活軌跡裡殘留的那些美好片段時,當然無需窺奇、無需張揚炫耀,更不需要戲劇張力,她只需要站在那兒,輕輕緩緩地讓往日的記憶,從她的腦海裡釋放出來,那就已經夠教人著迷動容了。而唯一欠缺的,只不過是個儀式:用攝影機紀錄下來,在電影院中放映...

這部電影的後半段,又不禁讓我聯想起,西蒙波娃所寫的【再見,沙特】La Ceremonie des Adieux,因為毫無疑問地,賈克德米仍然是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最重要動機。在某個層面上,這個作品,或許也可以算是華達一系列向德米「告別的儀式」之一吧!

影片的最後,是一間用色彩斑斕的底片,一串串圍成四壁的小屋,正呼應了影片剛開始時,海灘上所架起的那一面又一面的各式鏡子:真實的景色(人生)中拼貼入反射的影子(電影)。而這或許,也正是阿涅絲華達為自己生命所下的定義。

看完電影後,我突然又發覺到,《沙灘上的安妮》其實並不只是個藝術家回顧生平的儀式而已,對我來說,它也許更像是阿涅絲華達隨意做出的一個輕柔的手勢,那俏皮的姿態,似乎是在悄悄地告訴這個世界說:我在這兒呢!

我在這兒呢!

(全文完)

p.s. 我知道,以我個人這麼淺薄的古典音樂鑑賞能力,居然敢寫傅聰的蕭邦,簡直是放肆無恥。我也很訝異自己的膽量,不過或許是因為我真的太激動了,所以,就稍稍容許我鬼扯幾句吧!

日本藤素 2019-12-20 12:42:22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congratulations! 2010-08-19 19:53:05

經典留在FB

讀譜的要素 2010-08-14 11:43:32

1.和弦:搞懂大小增減三和弦 七和弦屬七大小增減半減七(基本的)
拿坡里 增六(德 法 義三種)這比較難 浪漫時期才用的到
2.和聲:講起來相當複雜 規則多又長 一般音樂科班的從國中開始學習至大二
推Tonal Harmony: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wentieth-century Music(這是新版) 小雅應該有賣 當時我們全班一起訂 好像不用3000就買到 是我最喜愛的一本和聲工具書 講的很詳細又適合初學者 一開始把所有定義都寫的很清楚 至今捨不得丟掉
小雅音樂公司: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82-1號3樓 古亭出來 經過師大 就看到了 專賣原文書還有進口譜 你可以去逛逛 不買東西都值得
3.音階:大小音階(自然 和聲 曲調 現代) 音程(簡明樂理 題目寫到你手爛掉或魔法樂理)
4.曲式學:輔大是用我們自己系上教授劉志明神父的著作 好像蠻多音樂系用的
還有西洋音樂與風格
5.鍵盤和聲:鍵盤和聲的喜悅(成田剛 著 盧昭洋 譯)
6.西洋音樂史:了解時代背景 才有可能了解作曲家的音樂和想法 進而了解演奏者的詮釋處理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by D.Grout and Claude Palisca 6th,w.w.North.2001 還有西方音樂圖驥 講的很清楚 但你中文要夠好(翻譯書都這麼可怕嗎?)
7.對位:中古時期巴洛克音樂常用的手法 到貝多芬都還有在用(著名的Hammerklavie) 我不知道我學的過程是老師教的好 還是對位他教太簡單?迷迷糊糊就學會了 課本根本沒帶回家過 是用劉志明:嚴格對位
8.曲式分析
會了這些基本知識 就有一塊穩穩的基石 幫忙你踏入音樂博大的世界中 了解作曲家所想 所思 所感 他在曲子中放的想法才有可能被你發現 才可能讀譜讀出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