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7 00:02:32牛頭犬
閱讀經典
就我印象所及,我閱讀的第一本翻譯經典文學,是【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之所以會去讀這本書,除了譯名煽情、封面唯美外,也正因為當時它所改編的同名電影,在國際影展上打出了響亮的名號。不過,在看書之前,我還沒有機會看到電影版。
懶散又懷疑有點閱讀障礙的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才把小說讀完。印象中,那是個舒服安適的下午,清澈暖和的陽光灑滿了我家陽台,電視或許還開著,但它所發出的雜音充耳未聞,穿著寬鬆的居家服,半躺半坐地靠在沙發上,就這麼毫無壓力也無庸分神地,我翻完了小說的最後幾頁。那真是個極震撼的經驗,我似乎從來沒有過這種充盈的滿足感,這種雜亂無章的心緒突然被梳整調理得井然有序的舒暢感,某個瞬間彷彿整個人煥然一新、脫胎換骨般。從此,我就染上了閱讀翻譯文學的癮頭。
忘了經過多久之後,我才有機會透過錄影帶看到這本小說的改編電影。在觀看那個刪剪掉近三分之一篇幅的錄影帶版本過程中,我的內心不時爆出失望的哀號,這個地方實在太簡略了、那個段落居然跳過去了...雖然意外的是,在看完整部片後,我竟然還能驚嘆感動得無以復加,只是原著小說刻在腦中的痕跡,不斷地跳出來干擾我的觀影。當然,隨著小說的文字在腦海中漸漸淡去,而我終於也有機會看到完整的影像化版本,這部電影對我的意義,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還記得在某一齣很好笑的影集(好吧!就是「天才保姆」)中,一個高中女生問她出身皇后區的保姆,她下週就要交一篇【誰殺了一隻知更鳥】的閱讀心得,但她還沒時間看小說(因為要約會),該怎麼辦?褓姆告訴她,去百視達借《梅崗城故事》回來看,只要兩個多小時就搞定了!
是啊!花了兩個小時,就可以從生動的影像與精煉的情節中獲取故事梗概與濃縮意念,甚至還有專家的詮釋解讀,何苦要去耗費那麼多時間精力去閱讀那厚重的經典呢?
懶散又懷疑有點閱讀障礙的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才把小說讀完。印象中,那是個舒服安適的下午,清澈暖和的陽光灑滿了我家陽台,電視或許還開著,但它所發出的雜音充耳未聞,穿著寬鬆的居家服,半躺半坐地靠在沙發上,就這麼毫無壓力也無庸分神地,我翻完了小說的最後幾頁。那真是個極震撼的經驗,我似乎從來沒有過這種充盈的滿足感,這種雜亂無章的心緒突然被梳整調理得井然有序的舒暢感,某個瞬間彷彿整個人煥然一新、脫胎換骨般。從此,我就染上了閱讀翻譯文學的癮頭。
忘了經過多久之後,我才有機會透過錄影帶看到這本小說的改編電影。在觀看那個刪剪掉近三分之一篇幅的錄影帶版本過程中,我的內心不時爆出失望的哀號,這個地方實在太簡略了、那個段落居然跳過去了...雖然意外的是,在看完整部片後,我竟然還能驚嘆感動得無以復加,只是原著小說刻在腦中的痕跡,不斷地跳出來干擾我的觀影。當然,隨著小說的文字在腦海中漸漸淡去,而我終於也有機會看到完整的影像化版本,這部電影對我的意義,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還記得在某一齣很好笑的影集(好吧!就是「天才保姆」)中,一個高中女生問她出身皇后區的保姆,她下週就要交一篇【誰殺了一隻知更鳥】的閱讀心得,但她還沒時間看小說(因為要約會),該怎麼辦?褓姆告訴她,去百視達借《梅崗城故事》回來看,只要兩個多小時就搞定了!
是啊!花了兩個小時,就可以從生動的影像與精煉的情節中獲取故事梗概與濃縮意念,甚至還有專家的詮釋解讀,何苦要去耗費那麼多時間精力去閱讀那厚重的經典呢?
高中的時候,也曾經因為好奇名聲如雷貫耳的「莎劇」究竟是有多精采,而買了一本蘭姆兄妹所改寫成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來看,讀完了大半本後只覺得大惑不解,這些誇張無邏輯又瑣碎相似的故事,怎麼會成為數個世紀以來傳頌(演)不輟的經典。當然,我的疑惑最後在我紮紮實實地讀了幾本完整的莎劇劇本,看了幾齣莎劇及莎劇電影後,得到了美好的解答。
文學,當然不只是故事橋段與情節,閱讀的過程就像旅行,那樣的體驗,是沒有辦法透過旅遊節目或是旅行文學來簡單替代的。
同時,除非你真是愛書成癡、戀字成狂的人,否則經典的閱讀也是帶有某種挑戰性,除了有時部頭大得驚人外,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必須承受相當程度的孤獨與苦悶,有時像是火車鑽進了漫長又漆黑的隧道,窗外沒有景色,身旁沒人相伴,不知故事要到何處才會出現轉折,世界何時透入光芒。但也正是這樣的歷程,讓經典的閱讀帶有著征服困境與衝破迷宮的暢快感,同時也在與作者的文字與思緒相互對抗拉扯的同時,慢慢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文學情境想像,繼而與經典產生了精神與情感上的同盟。
這樣的經驗是神秘、微妙而且私密,無法用言語傳神表達的,也因此,往往任何一種替代的形式,都可能破壞褻瀆這神奇經歷的意義。
(待續)
上一篇:愛的代價
下一篇:貝蒂、伍迪,生日快樂
敲碗...下一集趕快出來吧,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