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7 19:16:28紫風

學飛的小鳥

前些日子和外子到附近小學散步,看見一隻母鳥在樹梢上不停地來回跳躍著,焦急的模樣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仔細的駐足觀看,才知道是一隻羽翼未豐的小鳥,可能在學飛的過程意外的摔了下來。那時天色已漸昏黃,母鳥在心急之下卻只能不斷地呼喚著小鳥,也許是呼喊著要小鳥重複演練飛行的技巧,也許是擔心天色漸暗,小鳥可能會被路過的貓狗咬食,也許是告訴它該隱匿在樹叢中等待時機,再前來救援。
我們站在樹下,看著小鳥一次次地操練著母親的教誨,卻還是無法順利飛行,看著這一幕我們卻啥也不能做。這隻學飛的小鳥,使我想起了學校裡那群常常搗蛋的孩子們,這些令師長們頭痛的孩子,總有令人出奇不意的新招,真的讓我們感嘆能為他們做些啥?
急速的社會變遷和大量的文化入侵,孩子們最先學習的永遠是動物性的本能,舊式的管教方式和制式教育已無法讓他們感受到師長和父母的關心,管教衝突不斷的在媒體上演,我們能做的有多少?
在學飛的過程中,小鳥一定會面臨到種種來自外在環境的刺激與考驗,它也許會因此奮力向上,也許會就此灰心喪志,但是我看見了母鳥總在一旁耐心的告誡著它,學習飛行該有的態度和技巧,小鳥於是不斷地修正它飛行的路線,一次又一次的追尋屬於它的方向。這使我想起了洪蘭教授曾經在她書中提過的「安慰劑效應」,即是心中真正相信一件事時,大腦會因心裡的改變而改變原來處理刺激的部位。也許小鳥學會飛行之後,飛遠了、飛不見了,但它永遠會記得在學習飛行的過程中,曾經有過這樣的學習經驗。即便是一句話、一個關愛的眼神。
飛行的路有多遠,愛就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