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4 23:32:22OHIYAO

《影癡》可曾在黑暗中獨自漫舞

一個人的時候,常常就不自覺的吹一段口哨、哼一首曲子、唱幾句歌詞...,口哨沒有節拍、曲子沒有段落、歌詞沒有意義...,騎車的時候唱、走路的時候唱、快樂的時候唱、悲傷的時候唱...,總有一些曲調、總有一些歌詞老是唱不完、老是迴盪在我的腦海裡,然後非得發出聲音來,簡單的節奏、不成調的樂曲...,但是,那是屬於我自己的無調之歌!

唱呀唱的,身體自然就想要動起來,舞動哪!跳躍呀!原來有某種方法能夠讓我的情緒和我的身體那麼的協調、那麼的...屬於我自己。

喜歡跳舞嗎?我的朋友。三年級下學期有一回在校門口等申請解說的團體,結果沒來被放鴿子...,心情悶悶的我不知怎麼竟走到體育館去,結果發現國標社正在體育館裡辦國標營,然後,站在門口看他們跳舞看了半個多小時...,我被那漫漫流洩的音樂被那充滿活力的舞蹈給深深的吸引,彷彿那音樂就是無形的絲線牽引著我的手足,一舉手一投足都會是最精采的我!就是那次,我承諾自己大四的體育課一定要修社交舞。

其實想說的是看完「在黑暗中漫舞」的心情。
真的是一部悲傷的影片。但是那種悲傷裡卻充滿了一種毫不沮喪地力量、沒有怨懟、沒有憤怒、沒有放棄...,那力量在莎瑪對小金細膩的愛裡,在比爾對妻子無悔的付出裡,在凱西對朋友深刻的友誼裡...在瑪莎每一曲高亢的歌聲,每一回忘我的舞蹈裡,歌舞裡的莎瑪是真正的莎瑪,扮演真正的自己、抒發真正的情緒..,當第一首在工廠裡的歌舞出現時,我嚇了一跳,完全不見完全擺脫那個我原本認定的莎瑪形象,羞赧的、內向的、不專注的、缺乏自信的、對孩子默默付出的...,取而代之的竟是一個快樂、充滿想像力、情感豐富、充滿力量的莎瑪;在工廠的第一首歌舞前,完全不知道這部片會是那麼動人的歌舞片,除了片頭的音樂外,以及一開始排練「真善美」的音樂外,完全沒有配樂...,並且,攝影的技巧一開始也令我相當不舒服,鏡頭搖晃、跟不上人物的走位、焦距也常抓不準...,後來,我才慢慢的了解,這樣的攝影方式反而令我更貼近了角色與故事劇情,彷彿這就是在我身邊在我眼前的故事一般真實。
但,還是悲傷,母親竟然能為孩子付出到這樣,以自己的生命交換孩子的光明...
最後一幕,莎瑪懸上絞刑台...害怕又無助的她在得知小金完成了手術,自己的犧牲有了代價,她平靜了下來...,唱起最後的歌...唉~歌聲來到最高亢最美好的地方...嘎然而止!她的生命...

用一滴眼淚落下的時間來原諒,我的眼淚...sing a sad song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