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8 20:53:46bluejohn

夏日小健行~冷水坑→竹篙山→擎天崗(冷擎步道)

從陽明山冷水坑到擎天崗,多數人應都會選擇開車或搭遊園車前往,其實沿著冷擎步道只要30~40分鐘就能來到擎天崗大草原,一起來體驗夏日的小健行。


加入「Bluejohn旅行誌粉絲團」!


     

從冷水坑遊客中心出發,冷擎步道的開頭是一段落羽松所構成的步道,夏天的落羽松是青翠的綠葉,等到秋冬轉黃轉紅時,才是令大家驚豔的時節。之後來到紅色的菁山吊橋,橋下的水流是冷水坑溪,屬於外雙溪的上游。從橋上回望後方的山系,可以清楚見到七星山及七星東峰的山體,是很好的展望點。

續往前行會發現路旁一塊黃色警示牌,告知遊客這裡屬於牛隻放牧區,請遊客要小心。不過一路上倒是沒有見到牛隻,因該是躲在陰涼處納涼去了。再來步道會有一段起伏,在種植整齊的柳杉林中有條筆直的階梯步道,全程就這段路比較累一點,加油把它撐過去!

到小山丘頂後,會來到一處兩層樓的觀景涼亭,從這裡已經可以望見前方的擎天崗草原,要是走累了可以先休息一下。之後會先遇到通往絹絲瀑布步道,右轉可至瀑布,取左通往擎天崗。

經過一段小木橋後,整個擎天崗草原的景致慢慢呈現在眼前,一個陡升階梯後便踏進擎天崗。不過先不往大草原方向走,先來挑戰一下竹篙山。



竹篙山海拔830公尺,從擎天崗牛舍到山頂不過 20分鐘腳程,山頂上有座廢棄的圓形碉堡,以及陽明山東西大縱走的拓印柱。這裡除了可以俯望擎天崗草原的景致外,往紗帽山、文化大學一帶的景觀也清楚可見。

擎天崗草原步道是一條環狀步道,也就是可以繞一圈回到原點,西半邊的步道是在草原緩丘之上,相較於東半邊順著山丘起伏的步道,多數人還是選擇好走西半邊的柵欄步道,所以在熱門時段步道上通常是滿滿的人潮,在兩旁的草坪則有許多人席地而坐享受草地野餐的樂趣。


在西元1930年代,日本人一度想在這裡發展草原放牧,因此先這裡廣植草坪並經營「大嶺牧場」,後因二次大戰而荒廢。1950年代這裡被規劃為「陽明山牧場」,引進許多牛隻在此放牧飼養,而周邊還有許多走動的寄養牛隻,這是農閒時期協助農民照顧用的。牧場內唯一的牛舍建築,目前轉型為「教育解說中心」,設有解說牌說明牧場的歷史。

其實,如果當年的牧場計畫有成功,那麼現在的陽明山用「清境農場」來稱呼,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順著牧場的碎石步道往遊客中心走,可以一路回望擎天崗草原的美感,很喜歡這條步道的彎曲的線條,在草原上畫出一條優美的曲線,就連新婚夫妻的婚紗照也要特地選在這裡拍攝。不過這條步道其實是被遊客踩踏出來的,所以才用柵欄圍起來(早期曾用過鐵絲網,步道還是泥土路),除了區隔遊客行走範圍外,也保護這片草坪。


離開擎天崗之前,記得到入口處的嶺頭喦(嵒,音同岩,為其古字)土地公廟參拜一下,這是當年漁路古道的重要休息據點,從清乾隆年間土地公廟便從竹子山茶園移駐在此。從最早的石頭堆砌的小小廟,到今天的貼磁磚有裝飾的氣派小廟,最早的小小廟位在小廟後方處。

在反共抗俄的年代,位居大台北後方的陽明山,在許多制高點位置都有精銳部隊駐紮,以避免敵人空降攻擊。在擎天崗遊客中心上方的涼亭以及周邊的擎天崗山、竹篙山,都有許多碉堡的遺跡。回到擎天崗停車場,還保留有當年的歷史紀錄,由埔光部隊在西元1972年所修築的「擎天崗」紀念碑,就矗立在其內,也驗證擎天崗的開發。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