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狂熱(10)~貓村:尋找猴硐礦業 (下)
越過復興橋來到基隆河左岸,先看到柴油車頭車庫,洗石子外牆上「努力生產,安全為先」、「提高警覺,防範未來」的標語令人想起產煤的年代。穿過台鐵鐵橋後來到「瑞三本坑」,雖然也是大門深鎖,不過坑頭上方的「瑞三本鑛」門匾仍是金光閃閃,早期坑口還保留有一段鐵軌,目前已經拆除了。在礦坑口有一間「檢身室」,是礦工入坑前的簽到處(領進坑牌)及檢查是否攜帶易燃物的場所,早年的工安就在這個小空間中落實。
坑口兩側各有幾棟建築,左側的「變電室」是供應坑內電源的場所,相關的抽風設備及照明,都是由此供應,右側則是礦場辦公室,目前這些空間都經過整修,還沒有軟體設施進駐。
當然一座礦場的設施還不只這些,像是當年的「烘砂室」、「員工浴室」目前化身為「礦工紀念室」,裡頭有地質的介紹以及礦工的生活介紹,像是利用黑色電話機,讓遊客可以來聽聽礦工講述採礦的生活,或是在礦工的置物櫃中,展示礦工的必需品,裡頭還有一處模擬礦坑,讓大家體驗礦坑內的情境。不過個人覺得模擬的方式不算太真實,可以再加強聲光效果或實境的場景。
在不遠處還有礦工的「寮仔」,這棟兩層半的工寮,以鋼筋及紅磚搭蓋,早期來時這棟建築還是長滿樹叢,整修後顯得美輪美奐,裡頭還有「煤炭」牆及宿舍內部空間展示。其實這棟宿舍的位置滿好的,門口就是基隆河,還能瞧見河床上的壺穴地形,是一棟不錯的景觀建築。
沿著馬路走回車站,中途會經過兩排民宅的小巷,這裡是「內店仔」聚落,這是當年的商店街,相信礦工下班後的生活會在此渡過。
逛了一圈後又回到猴硐車站,站前的兩家麵店早期是沒有招牌的,隨著觀光客的增加,麵店早就懸掛起大招牌,不過煮麵的氣味還是一樣,只是生意更好了。
這回來到猴硐發現進步又更多了,不過隨之而來的是交通的紛亂,連公車進站都被任意停放的小汽車所阻擋。其實猴硐的腹地很小,停車空間原本就不足,建議大家搭乘火車或公車前來,可以減少「碳」的排放,也更能愛護地球。
下一篇:新北貢寮~福連村.馬崗